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普通农民,今年栽培的25万袋秀珍菇已经陆续上市,他喜滋滋地说:“今年收成不错,年收入20万元没问题!”他是上海南汇区祝桥镇立新村8组农民王全,参加了“专业农民”培训,60学时的“充电”让他增收6万多元。今年,他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带动5户农民在南汇现代农业园区开辟了25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姬菇-秀珍菇”栽培条件要求的基础上,阐明了猪舍转产“姬菇-秀珍菇”的生产季节与茬口安排,总结了猪舍转产“姬菇-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并对猪舍转产“姬菇-秀珍菇”的产值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1,(1):35-35
椐悉,总投资3.2亿元、占地5500亩的全国最大秀珍菇食用茵生产基地现已在该县潘庄镇基本建设完成。基地建成新型节能温室218栋。第一批引进试种的300万包秀珍菇已上市,不仅填补了本市特种食用菌生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正>寿宁县每年栽培秀珍菇1000多万袋,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至2008年的两年间,我们对寿宁县不同地点,不同气象条件下栽培秀珍菇全过程的气象因子和出菇的品质、产量进行了观测记录,根据记录资料,归纳、总结了本县优质、高产秀珍菇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5.
1.目的。必须明确有机秀珍菇栽培生产所处的位置,该产地条件、种植生产历史及周边环境是否满足秀珍菇有机生产的需耍。  相似文献   

6.
徐仁庚 《新农村》2006,(1):13-13
江山市是中国白菇之乡,而近几年江山市大力发展秀珍菇,又成为浙江省秀珍菇主要生产基地。秀珍菇主要采取反季节种植,在夏秋季生产,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江山市双塔街道的"菇王"徐裕安,2007年种植猴头菇、秀珍菇、白菇共62万袋,获净利40万元,全家4口,人均收入10万元,成为农村创收致富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7,(11):22-23
秀珍菇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秀珍菇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可采取三种组织分离方法对秀珍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了解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展望秀珍菇的生产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科技》2007,(3):69-69
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是食用菌生产专业大村,从事食用菌生产320户,占总户数70%以上。全村生产秀珍菇、大杯蕈、鲍鱼菇、金福菇、杏鲍菇等珍稀菇类5000多万袋,产量1万t,产值6000万元,食用菌生产已成为郑店村的支柱产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食用菌原材料日益紧缺。为了解决菌林矛盾,降低生产成本,综合利用原材料,作为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南靖嘉田木耳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0.
因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秀珍菇生产已成为罗源县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加大罗源秀珍菇产业的发展力度,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罗源县秀珍菇产业目前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菌食文化普及不到位等问题。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强化标准化生产、注重培育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期打造品牌文化,拓宽销售渠道,最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夏季栽培秀珍菇不但可弥补高温季节市场空缺,而且因秀珍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青睐,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秀珍菇是一种变温结实性的食用菌,出菇适宜温度为20~25℃,在炎热夏季栽培,要想安全出菇,确保优质稳产高产高效,必须选择优良菌种和采用科学原料配方,做好低温处理、催蕾护蕾、适时补水等袋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市农科院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到食用菌科研生产中,成功建立了我国首套秀珍菇DNA指纹图谱。这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不仅为秀珍菇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最科学的依据,可以不通过出菇试验,而快速、准确地将不同的秀珍菇菌株区分和鉴别出来;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实行食用菌菌种资源产权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测试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潮霉素4种抗菌素对秀珍菇菌丝体、菌肉和孢子萌发及萌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对秀珍菇菌丝体、菌肉组织和孢子的萌发及萌发菌丝的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潮霉素对秀珍菇孢子、菌丝体和菌肉组织的萌发及萌发菌丝的生长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2.5、20、25 mg/L的潮霉素能完全抑制秀珍菇菌丝体、菌肉和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秀珍菇鲜销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超市、酒楼的需求量占有较大份额,要求秀珍菇货源供应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秀珍菇周年栽培并不像全调控工厂化生产的菌类,要做到周年出菇的均衡性,主要通过不同气候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现将该技术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是一种中温出菇,变温结实的珍稀菌类。以投资少、耗能低、产量高、质量好,实现秀珍菇的反季节生产一直是广大菇农追求的目标。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其生长,技术相对复杂,操作也同样困难,无疑会提高生产成本,因此我们立足于杭州地区原材料及地理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海拔为500m以上的临安顶山开展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科学配料、温差刺激、催蕾护蕾、补水增养等措施,达到了秀珍菇在高温季节正常出菇的目的,并突破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的一些技术难题,同时也给欠发达的山区农村提供了一条利用自然优势来脱贫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秀珍菇形态秀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极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销量及栽培量逐年上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庆元东部高山台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十分有利秀珍菇的夏季无公害栽培。为此,我们于2004年开始,在庆元县荷地镇连续三年开展了秀珍菇反季节无公害栽培的示范推广,2006年已发展成20万袋的生产规模,菌包成活率达90%以上,单产可达0.25kg/袋,部分农户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六、栽培的有机规程1.目的。确保栽培的秀珍菇符合有机食品要求。2.方法。(1)栽培季节。秀珍姑的生长温度为18-26℃。秀珍菇菌包生产基本安排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时气温较低,菌包走满袋约50—60天,后熟时间大约25-30天,一般6月上旬至下旬开袋出菇,出菇时间80~90天;秋季安排在9月上甸至10月上甸,这时气温较适宜.菌包走满袋约30-35天,后熟时间大约20天,一股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开袋出菇,到次年2月左右结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方法]该试验利用桉树皮栽培9个秀珍菇品种,测定各品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在桉树皮培养基里的菌丝生长速率、部分生物特性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结果]筛选出了品质与台湾秀珍菇媲美、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结论]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台秀这4个品种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且菌丝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夏季秀珍菇转潮期对鲜菇产量的影响,为夏季设施化桑枝秀珍菇种植者提供科学选择依据。【方法】利用秀珍菇变温结实的习性,人为设置不同的转潮期并通过人工制冷的方式实现秀珍菇转潮出菇,同时精确测定出秀珍菇转潮时间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秀珍菇产量与转潮间隔期长短呈明显的相关性,两潮菇之间的间隔期3至7天内,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秀珍菇的单包鲜菇重有所增加,但菌包平均单包产量差异不显著;秀珍菇采用割口出菇,在高温季节下因菌包开口大水分蒸发快,开口后平均三天内菌包水分可损失0. 25%以上,转潮期长水分损失大是菌包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夏季秀珍菇两潮次之间短暂的转潮期可促使菌丝恢复,有利于提高秀珍菇产量,转潮时间应控制在7~10天左右,过长的转潮时间会造成夏季秀珍菇大量减产或绝收。  相似文献   

20.
正秀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栽培量渐增的新兴食用菌[1],其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秀珍菇生产以夏季设施栽培为主、春秋自然季节生产为辅的周年生产,均是袋料出菇栽培,但真正大规模的工厂化栽培还没有实现。近年来,秀珍菇周年袋料栽培技术不断成熟,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制约秀珍菇生产的原材料短缺特别是人工费上涨等问题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作者进行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技术总结如下,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