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铃薯是毕节区主要的粮、经、饲兼用型作物,近年来,我区马铃薯生产发展较快,到2004年,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已达21.29万hm^2,其中脱毒种薯面积为6.8万hm^2,较2003年的5.96万hm^2。增14.7%,占整个播种面积的31.8%。  相似文献   

2.
2017年呼伦贝尔市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这是对呼伦贝尔市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业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为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区位优势明显、科研基础较好、种薯生产和加工能力较强,目前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研投入不足、种薯生产缺乏监管、贮藏设施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针对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大力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加快马铃薯大数据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马铃薯仓贮物流中心建设等建议,以期促进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陇中地处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马铃薯优质薯生产基地,年种植马铃薯在20万hm2左右,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5%,2001年被中国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2005年又被甘肃省确定为种薯生产基地。近年随着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市场上对优质种薯需求量俱增,年需优质种薯在千吨以上,所以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种薯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种薯业,并紧紧依托种薯这个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我国为第四大粮食作用,年播种面积470多万hm^2,由于它的特殊功用和科学家的长期努力,其开发潜力与发展前景都备受国内外关注。据专家估计,近期我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还将发展到600万hm^2,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脱毒种薯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赵彪 《中国马铃薯》2005,19(4):252-253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量在全球粮食作用中居第四位,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和产业链长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逐步上升,加工产品量多样化。马铃薯是云南省的一个优势明显的特色作物,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计划到2008年种植面积发展到43.3万hm2,产量700万t,其中:种植加工型马铃薯10.67万hm2,总产165万t;种植出口商品种薯4.67万hm2,年产量72万t。大理州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加工型马铃薯列为重点引导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具有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种薯和商品薯基地之一。2004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34.0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4.0%,仅次于大豆、玉米和水稻,马铃薯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近年来我县将发展马铃薯生产及加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全县马铃薯种植呈逐年增长趋势,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从1993年起,陆续引进省内外马铃薯新品种(系)近90个进行鉴定筛选,其中从庄浪县引进的马铃薯品种河薯3号表现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耐贮藏,产量居各试验、示范品种(系)之首。至2000年底已在会宁、定西、静宁、通渭等地累计示范推广种植3.86万hm^2。其中会宁县示范推广1.58万hm^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对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高度重视,省农业厅提出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2100万t、总产值达到521亿元,实现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工产值位居全国前三,把我省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实现产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为达到上述要求,就我省马铃薯种植的品种来说,必须有一批适宜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加工生产要求,并且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作支撑和保证。对此,系统、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省马铃薯品种现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蔗地套作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密度,提高种植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7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蔗地套种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马铃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6.75万丛/hm^2和6.00万丛/hm^2时产量最高,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商品薯率差异不显著。[结论】6.00万丛/hm^2的密度是蔗地套作马铃薯的适宜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10.
西吉县马铃薯窖藏现状及减少烂薯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吉县马铃薯生产以其无可替代的生产规模和生产优势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每年种植面积4.6万hm^2。左右,年产鲜薯105万t以上。有30万t以上的马铃薯被贮藏了下来。但随着贮藏量的不断上升,烂薯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据调查,一般年份烂薯损失率为25%~35%,严重的达50%,每年造成至少3600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预防烂薯、减少烂薯损失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渭源县是甘肃省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基地。目前种植面积达2.3万hm^2,马铃薯已发展成为渭源县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县北部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成倍增加。但由于我县北部半干旱山区地广人稀,多年来农民对农家肥的投入量有限,加上农民偏重N、P化肥的投入,致使土壤中钾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7,(1):54-58
在福建农林大学詹家绥教授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赴台湾调研马铃薯产业,代表们参观了台湾马铃薯生产、加工和种业基地,并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分析了50年来台湾马铃薯的产业情况。最近30年,台湾马铃薯种植面积徘徊在1 500~2 500 hm2,总产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稳定增加。台湾马铃薯进出口贸易一直很活跃,以1993~1997年为界,之前以鲜薯出口为主,之后以鲜薯进口为主。1986年起,台湾开始进口马铃薯冷冻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5.4万t。1982年台湾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仅为1.3 kg,2010年增加到7.8 kg(含加工产品折鲜薯量)。采用三级种薯繁育体系50余年,仍未解决种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立体气候条件影响,四川省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马铃薯种植和收获。自2006年来全省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hm2以上,2009年达到了73.3万hm2。全省需要种薯量达到了近150万t,其中来自农民自留种的比例约为70%,外购种薯约占30%。虽然各级部门正想方设法改进种薯体系,但存在着优质种薯供应量不足、三代种薯体系尚未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健全和种薯质量较差等问题,造成全省马铃薯产量长期徘徊在每公顷16.5~17.9 t之间。通过建立省级基础脱毒种苗供应中心、建立三代种薯体系、增加各级种薯生产能力、改进种薯贮藏条件、提高自留种薯质量和规范种薯繁供体系,将迅速提高全省种薯质量,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种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广兰  方子山 《杂粮作物》2002,22(6):345-346
马铃薯是建平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物,常年栽培面积都在1.5万hm^2左右,建平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传统的低垄单行切块栽培方法,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采用高垄双行整薯栽培方式显著地提高了大薯率,降低了小薯率,从而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在山坡地通过加大种植密度,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而且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适合做种的小整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美姑县的主要优势作物,2010年美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7800 hm2,总产19.2万t以上,比2009年增加5 100 t以上。为了抓好马铃薯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强种植模式创新和推广,在保持大春马铃薯净作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低海拔河谷地区适当挖掘秋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确保持续增产,大力开展马铃薯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切实抓好技术储备,为马铃薯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突出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配套技术推广、建立低代种薯串换机制、推广应用适宜品种、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有力地推进了马铃薯产业开发的目标任务,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晓宏 《中国马铃薯》2003,17(6):373-374
马铃薯是甘肃省白银市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淀粉加工业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来,随着整薯窝种技术的推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旱地整薯窝种年播种面积已达1.1万hm^2,占全市马铃薯总面积的41.2%,一般产量22300~27000kg/hm^2,平均比切块播种可增产7785.8kg/hm^2,增产率46.1%,平均增收1557.0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巩永平 《中国马铃薯》2006,20(3):187-188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上游,地处北温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0.2℃,年降雨量450~55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全县耕地面积6万hm^2,农业生产以旱地农业为主,境内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雨量较充沛,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特别适宜马铃薯的栽培生长。全县马铃薯年播种面积1.12万hm^2。主要栽培在海拔1500m以上的半山及高寒阴湿地区,渭河流域川道区栽培面积0.33万hm^2左右。其栽培模式是早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早熟菜用品种,夏播复种蒜苗、大葱,两茬每667m^2产值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较高,鲜薯收获时间在西北各栽培区最早,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青海、陕西、兰州、宁夏等城市。由于薯块大、品质优,在各销售地享有盛誉。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西吉县是宁夏马铃薯生产、加工第一大县.年种植面积3.8万hm2,占全固原市的38%,占宁夏的31.7%,占全国的1.0%,总产60万t,年加工马铃薯精淀粉6万t,约占全国年马铃薯淀粉生产的40%.随着马铃薯产业向纵深层次发展,要求马铃薯专用化、优质化和多样化,因此选育出适合宁南大规模推广种植的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是促进宁南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三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州市是中原二作区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002年全市栽培面积达到2.67万hm^2,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食用薯集散地。传统秋马铃薯种植多为直播栽培,播期受到限制,播种出苗晚,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自1999年,我们开始在夏玉米田内进行套种秋马铃薯的  相似文献   

20.
对推进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是陕西第三大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作为全国主产区之二,陕西有着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形势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发展壮大这一传统产业,培育区域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