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建华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6,25(11):47-49,60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原因,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危害特性,从储罐质量设计、储罐合理设置、隔热防火设计和安全检测装置等方面探索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消防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2.
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火灾作用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防护方法,确定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试验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环境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储罐的失效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技术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危害及其连锁反应过程,对液化石油气罐区的安全防护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防护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时选择安全防护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何家运 《油气储运》1995,14(3):30-32
丙烯是一种受压易液化、受热易气化的石油气,在储运中依靠储罐气相压力完成丙烯的液相输送。对抚顺地区,储罐操作压力要求在0.9 ̄1.4MPa之间,当气温低于11℃时压力降低,必须启动液化丙烯储罐的升压系统进行升压。原丙烯球形储罐每个升压系统只有一台升压器,无备用的,不利于液化丙烯物料的连续输送。由于3台升压器全部投用,冬季需要消耗大量蒸汽加热防冻,而且升压器的液相和气相管道只有一道阀,使升压器无法检修  相似文献   

5.
唐桂华 《油气储运》1994,13(1):32-34
储存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必须设置安全泄放系统,同时加设冷却水系统,以防止火灾情况下发生爆炸事故。安全泄放与冷却水系统是二者互相联系的安全措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弹簧封闭全启式安全阀。把国家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安全阀计算公式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的简化计算公式。对安全阀泄放管的设置提出了以下要求:由于安全阀排放时喷嘴处气速极大,  相似文献   

6.
大型液化气低温储罐结构及其保冷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储存液化气大容量储罐的超低温特点,对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低温储存储罐的隔冷保温材料及其保温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几种大型圆筒型立式储罐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蒸气爆炸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液化石油气蒸气爆炸是其储运过程中较易发生且危害极大的一种热力过程。探讨了液化石油气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和沸腾液体压缩气泡爆炸的发生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对储罐破裂前的热力响应过程和储罐破裂后的压力瞬变过程两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若干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的硬件安全问题,提出已运行储配站整改和新建储配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法兰密封结构要改进;二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工艺配管及阀门的连接要牢靠;三是燃气检测报警器使用与维护要加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的硬件安全问题,提出已运行储配站整改和新建储配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法兰密封结构要改进;二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工艺配管及阀门的连接要牢靠;三是燃气检测报警器使用与维护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琴 《油气储运》1994,13(6):39-47,51
鉴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标准,又缺乏计算的基础数据,为此引用了国外有关标准中的基础数据,提供了液化石油气计量的参数和计算公式。同其它油品的计量一样,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必须把真空中的质量换算在大气中的质量,由于液化石油气是储存在压力容器中,呈气液平衡状态,所以它在储罐内的质量应是其液体质量和饱和蒸气质量的总和。着重介绍了根据油罐测量资料进行液化石油气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液相和  相似文献   

11.
张天娇  李汉勇  宫敬  段纪淼 《油气储运》2012,31(5):352-357,407,408
以大庆外输含蜡原油为实验介质,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测试了实验油样在氮气和天然气两种气质加压条件下,油气两相和油气水三相在不同剪切速率、含水率及压力下的粘温特性,探讨了氮气和天然气的溶解度对含蜡原油析蜡点和溶蜡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和天然气两种气质加压条件下,油气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视粘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温度越低剪切稀释性越明显。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原油含水率低于20%时,油样视粘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低于泡点压力的条件下,当以天然气加压时,油气水三相和油气两相混合物的溶蜡点和析蜡点均随压力升高而降低,而以氮气加压时的变化规律与此相反,说明天然气溶解于原油有利于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油液分析法诊断天然气增压机组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增压机组的结构及运行特点,结合国内外故障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设计出增压机组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在分析了增压机组一般润滑工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油液分析为中心的监测指标体系.依据所设计的监测方案,对典型的进口天然气增压机组开展了状态监测试验,制定了相应的油液分析诊断标准.将油液分析与振动分析相结合,对某压气站增压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诊断,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元模型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物元分析方法应用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以土壤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通过建立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重集和关联度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来实现对各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模型被应用到松花江地区21种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评价与排序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海蓉  梁栋 《油气储运》2012,31(4):246-249,253,327
根据LNG分层翻滚的温度信号涨落,利用互信息函数和小数据量的Rosenstein算法,计算了翻滚事故样本的时间延迟、嵌入维数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得到了事故的最大可预测时间;基于盐水与LNG分层、传热以及对流过程的相似性分析,建立了盐水模化实验系统,以模拟储罐分层翻滚时的密度场。通过实验,得到了LNG分层形成的条件、翻滚发生的时间、初始密度差、充注速度和漏热等因素对分层翻滚事故的影响。实验证明:当初始密度差为17.2kg/m3,漏热为3.9W/m2时,翻滚发生的时间为28h,这一结论与液化天然气储槽中进行的翻滚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β-乳球蛋白加压凝胶的生成及其物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在30℃ 、800 MPa压力的作用下, 不同加压时间(5~120 min)和不同浓度N-乙基马来酰亚胺 (NEM,1~10 mmol·L-1)对14%(w/v)的β-乳球蛋白(β-Lg)溶液在pH 7.20条件下形成凝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加压时间未对凝胶的硬度和破断应力造成影响。凝胶呈现出类似蜂窝状的多孔网状结构。随加压时间延长,蜂窝状多孔的孔径变大,但其网状结构未受到破坏。在加压时间延长的条件下凝胶保持着高持水力,说明在加压过程中,凝胶内部蛋白质和水的相互作用未产生明显变化。随加压时间延长,用Tris-glycine-EDTA缓冲溶液或含有0.5% SDS和8 mol·L-1尿素的缓冲液溶解凝胶,发现凝胶中蛋白溶解度降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在2-巯基乙醇不存在的条件下,除了β-Lg单体以外,还检出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以及高分子聚合体的染色带。相反,在2-巯基乙醇存在的条件下,只检出了单体。此外,在800 MPa条件下添加10 mmol·L-1的N-乙基马来酰亚胺未导致凝胶的生成。表明在pH中性范围内,加压 β-Lg凝胶,主要是通过SH基的氧化和SH/S-S内部交换反应形成的内部分子间架桥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不当和定压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超压泄漏问题,设置地源换热器定压方式为开式膨胀水箱定压,即静水柱定压。当冷热转换阀门出现泄漏,可通过开式膨胀水箱的排泄溢流作用保护地源换热器,从而避免超压泄漏事故的发生。因其压力恒定,自动补水,同时有超压排泄溢流的优点,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高大建筑的地源换热器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苏里格气田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勘探开发评价,该气田属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岩性气藏,有效开发难度大。根据苏里格气田集输工艺的特点,结合苏54区块采气管网布局现状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将已建采气管网与苏里格气田较成熟的采气管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制定了适应苏里格气田集中增压的“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方案。与传统分散增压集气站技术、集中增压集气站技术相比,该技术方案缩短了采气管道长度,降低了征地和占压公路的费用,加快了区块开发建产的速度,实现了苏里格气田低成本滚动开发的目标,可为类似“三低”气田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支持下,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从立地条件、剖面性状、土壤管理、耕层养分状况、耕层理化性质5个方面共选取14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隶属函数模型和地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了黄山市耕地地力等级。在此基础上,就市级与其各县级耕地地力等级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级评价结果与县级评价结果的整体趋势一致,并且实现了不同县级区域间的等级可比性。研究结果对于市级乃至省级耕地地力汇总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腊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202-205
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自动站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数值预报等方面,对2015年9月13日石河子发生的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升温快、空气土壤干燥,北方冷空气快速南下,风力达6级以上;K指数增幅大,SI指数梯度明显,大气层结不稳定;气压梯度大、有深厚强盛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冷平流,这些条件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ECMWF模式对于大风沙尘暴天气具有更好的指示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剪羊毛机加压机构的加压原理,对垂直加压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垂直加压理论,为剪羊毛机剪头改进设计、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