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30%福联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用由多菌灵与戊唑醇复配而成的30%福联悬浮剂进行葡萄白腐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福联800倍液的防效非常显著(2年分别为93.64%、97.98%),高于1000倍液和1200倍液的防效;高于单剂25%戊唑醇2500倍液的防效;更显著高于单剂50%多菌灵500倍液防效;安全无药害,是防治葡萄果实病害的理想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剂量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稀释500~700倍液,对霜霉病的防效达到83%以上。该药剂对黄瓜生长安全,可以在农业生产中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果穗套袋前喷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15%四霉素水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观察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生物杀菌剂多利维生7500~50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的防效较好,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荆800倍液,且对葡萄安全;15%四霉素水荆800倍和6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防效均较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防效较好,但对霜霉病无效.  相似文献   

4.
环保酵素防治3种蔬菜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果果皮酵素和大蒜酵素对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大蒜酵素1∶10浓度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6.15%和79.24%;大蒜酵素1∶30浓度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达到82.55%。  相似文献   

5.
四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霞多丽"葡萄叶片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田间喷雾法,探究了4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复配芽孢菌剂均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在室内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在浓度稀释50倍时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2.51%和83.16%;且与其它药剂相比复配芽孢菌剂Ⅳ的EC50值最小,抑菌活性最高,分别为5.00×107cfu·mL-1和3.95×107cfu·mL-1。田间防效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对葡萄霜霉病防效较好,持续时间长,药效比较稳定,连续施药4次后防效可达80.39%,可作为生产上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生防药剂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生物活性,客观评价该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敏感性测定及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即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烯肟菌酯乳油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EC50分别为1.89、5.12、5.56μg/mL,EC90分别为13.27、42.01、36.63μg/mL;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1 000倍液叶面喷雾7天后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在90.17%以上,均极显著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说明在甘肃天水地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蓟马对园艺作物的为害,选用唑虫酰胺、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EC1000倍液、1500倍液持效期长,70%吡虫啉SC3000倍液速效性好,均对花蓟马、烟蓟马的防治效果显著或极显著;2.5%多杀菌素SC、10%虫螨腈SC分别与20%啶虫脒SL均1500倍液混配也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8.
哈茨木霉菌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生物药剂哈茨木霉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使用剂量,试验比较了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400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经济使用浓度为300倍液;生产上连续喷施3次为宜,并配以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莴苣上进行了5种不同杀虫剂对三叶草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三叶草斑潜蝇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0d防效达到79.45%,显著好于其他处理且持效期长;其次是2%甲维盐微乳剂3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药后10d防效均在50%以上;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处理防效较低,低于其他4种药剂。各个药剂在供试浓度下对莴苣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应用普力克防治黄瓜霜霉病。结果表明:普力克600倍、800倍和1,000倍液喷雾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93.4%、90.8%和87.0%。  相似文献   

11.
Profiler 71.1%WG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Profiler 71.1%WG(水分散粒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持效性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特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Profiler 71.1%WG对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防效,有一定持效性,推荐在夏秋季黄瓜上使用,适宜剂量为2500~3000 g/hm2,以不超过3000 g/hm2为宜,最佳剂量为2500 g/h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法与田间药效小区试验法,测定5%烯酰吗啉粉尘剂喷粉施药对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烯酰吗啉粉尘剂喷粉施药,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黄瓜无药害。盆栽试验中,按11.25ga.i.·(667m2)-1剂量喷粉施药1次,防效为89.13%;田间试验中,按11.25ga.i.·(667m2)-1剂量间隔7d喷粉施药3次,第3次施药7d后的防效达86.64%。  相似文献   

13.
几种新型生物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4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氰霜唑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连续施药3次后14 d防效分别为91.1%和88.4%,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药剂,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第3次药后14 d生物多肽667 m~2用量150 mL处理组的防效为68.4%,与1.5%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种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用,均对黄瓜安全,且无药害产生。推荐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生物药剂防控,重病田块可与化学药剂交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蒜鳞茎粗提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张坤  王辉  肖雪梅 《北方园艺》2010,(11):167-170
为了探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采用大蒜鳞茎粗提液分别对黄瓜叶盘、叶片以及幼苗霜霉病进行防病与治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强,在黄瓜叶盘、离体叶片和幼苗上防病治病的最低浓度不同。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为350 mg/mL时在叶盘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显著水平;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达400 mg/mL和200 mg/mL时在黄瓜成株离体叶片上的防病治病效果显著。大蒜鳞茎粗提液达350 mg/mL时在黄瓜幼苗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生防菌H1、H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菌H1、H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35.28%、35.75%,说明生防菌H1、H2不只对黄瓜白粉病效果明显,对黄瓜霜霉病也表现出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杀菌广谱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毒力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通 《北方园艺》2011,(14):141-144
为选择黄瓜抗性品种,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长度和宽度进行研究,以期明确定黄瓜霜霉病在各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8个黄瓜霜霉病菌株的孢子囊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城市的菌株间差异不显著,并从供试的10个黄瓜品种中筛选出7个对不同致病菌株反应型各异,抗病感病界限明显的品种,可初步作为黄瓜霜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别寄主,利用所筛选出的鉴别寄主将18个菌株分为12个致病性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12种杀菌剂、4种植物原液为试材,研究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并用6种杀菌剂对菌丝进行毒力测定,以期为葡萄霜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对菌丝抑制作用EC50值依次为85%波尔·甲霜灵(0.442 2 mg·L^-1)<18.7%烯酰·吡唑酯(0.711 9 mg·L^-1)<57%烯酰·丙森锌(0.778 9 mg·L^-1)<72%霜脲·锰锌(1.608 9 mg·L^-1)<50%烯酰吗啉(2.381 1 mg·L^-1)<80%福美双(15.619 0mg·L^-1)。60%唑醚·代森联、57%烯酰·丙森锌、68%精甲霜·锰锌、72%甲霜·锰锌、18.7%烯酰·吡唑酯、2%辣椒液等大田防效好,持续时间长,防效均达60%以上,其中72.2%霜霉威盐酸盐1 000倍液防效最好,3次用药后达到100%。50%烯酰吗啉、23.4%双炔酰菌胺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黄瓜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了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设施黄瓜减药的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2017年春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74%、86.70%;2017年秋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4.18%、85.57%、80.91%,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处理,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5.20%。说明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适合在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赵明  殷岩 《长江蔬菜》2012,(14):83-85
以烟台地黄瓜为材料,研究了百泰、凯润、安克、克露、乙膦铝和代森锰锌等药剂在发病前和发病后施药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预防及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病前喷施百泰、凯润效果最好,防效在97%以上;安克、克露、代森锰锌防效次之,防效也高达88%以上;乙膦铝防效较差,为81.00%。发病后喷施凯润防效在93.83%以上,百泰、安克和代森锰锌防效都在80%以上。发病后喷施百泰、凯润和安克比CK(清水)分别增产18.46%、24.36%和22.22%,增产效果明显。因此推荐凯润为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理想药剂,百泰、安克和代森锰锌可以作为保护性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