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唐古特白刺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具有典型的抗旱、抗风沙、抗盐碱等生物学特性,适应严酷的荒漠生态环境,其枝条沙埋后易生不定根促其生长发育,固定流沙的效果明显。唐古特白刺果实富含多种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且酸甜可口,是荒漠中罕见的野生水果,具有"荒漠樱桃"之称。另外,唐古特白刺是"荒漠人参"锁阳的寄主。开展唐古特白刺的人工育苗栽培,对实现锁阳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小果白刺和大白刺寄生锁阳的营养组成及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对寄生于小果白刺和大白刺的锁阳茎与花序中的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多糖、粗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含量方面,不同寄主及不同部位样品间无差异显著性(P>0.05)。寄生于小果白刺的锁阳茎和花序部位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寄生于大白刺锁阳的相应部位,且同一寄主锁阳的花序部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茎部位(P<0.01)。对5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锁阳中共检测出了23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前3位的分别是S、Ca和Mg,其中镉(Cd)仅在锁阳茎部位中检出,而钒(V)仅在花序部位中检出;系统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寄主锁阳的同一部位样品更为相似。【结论】两种白刺属植物寄生锁阳的营养组成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寄主锁阳的茎部位和花序部位氨基酸含量却存在极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不同寄主锁阳鉴别以及品质鉴定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锁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锁阳寄生对白刺生物量及碳水化合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锁阳寄生对白刺各器官生物量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累积量和分配比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称重法测定生物量、蒽酮比色法测定糖和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1)锁阳寄生后,白刺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减少2.58、6.87和4.61g/株,寄生复合体生物量也降低2.82g/株。2)锁阳寄生后,白刺根、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提高0.8%、0.17%,茎降低0.61%;白刺根、茎、叶淀粉含量分别提高6.24%、1.87%、0.39%;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分别提高7.05%、1.25%、0.56%。3)锁阳寄生后,白刺根、茎、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比例均分别降低3.59%、25.09%、16.35%。研究结果说明锁阳寄生调整白刺体内碳水化合物更多地向锁阳中分配和累积。  相似文献   

4.
周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60-10361
[目的]为白刺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青海地区植物白刺叶中Fe、Cu、Zn、Mn、Cr、Ni、Cd7种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白刺叶的微量元素谱。[结果]白刺叶中Fe与Zn极显著相关,Mn与Zn、Fe显著负相关。在这2个主因子中最重要的是第1主因子F1,Mn的载荷值最大,说明青海地区白刺叶中Mn的影响最大,其次为Cu、Zn、Fe等。唐古特白刺叶的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小果白刺叶、齿叶白刺叶、沙棘叶。唐古特白刺叶和小果白刺叶的微量元素较丰富,且唐古特白刺叶的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沙棘叶。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3类时,沙棘叶为一类,齿叶白刺叶为一类,唐古特白刺叶和小果白刺叶为一类。[结论]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白刺叶进行聚类分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吕嘉 《青海农林科技》2005,(4):38-40,67
白刺是一种高原沙生植物,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耐干早、耐风沙、耐盐碱,是沙地盐碱荒漠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同时决定了它的生态保护价值更大于经济价值。文章阐述了在保护和扩大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时适量,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左旗属干旱荒漠地区,白刺分布面积55.38万公顷,野生锁阳集中分布面积52.16万公顷。据统计,每公顷可采风干锁阳100~1000千克,每千克收购价6.00~7.00元,是沙区农牧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由于大量采挖,天然野生锁阳锐减,为保护野生物种资源,自2004年开始进行锁阳人工繁育试验。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野生锁阳人工繁育获得成功。为促进该技术在阿拉善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扼要介绍该技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锁阳一个生长季地上、地下生长情况观察的总结。观察发现,在一条白刺根上同时寄生着已出土开花的锁阳,还有未出土的锁阳及许多锁阳芽体,证明锁阳的繁殖主要是无性繁殖,锁阳从出土到开花约需一个月的时间,出土时生长缓慢,出土一周后开始快速生长,高生长停止后开始开花。锁阳种子基本与白刺种子同期成熟。  相似文献   

8.
用薄层色谱法对来自张掖市郊的西伯利亚白刺寄生锁阳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锁阳中含有脯氨酸、熊果酸和乙酰熊果酸,其茎中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花序。用醋酸甘油液进行锁阳粉末透化以及显微观察鉴定表明,锁阳中含有大量淀粉粒。采用微量升华法进行理化鉴定,在用数码显微照相机拍摄到的照片中,可观察到棕色针晶状氨基酸结晶。  相似文献   

9.
狗爪豆生物碱、左旋多巴及其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狗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内生物碱、左旋多巴等部分活性有效成分,氨基酸含量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该植物体内未检出生物碱;野生材料种子内左旋多巴含量略高于栽培材料,两种样品其他部分中左旋多巴含量极微。该植物野生与栽培种子内左旋多巴含量分别为5.13g/100g和4.49g/100g,作为药用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种子内氨基酸种类齐全,共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18种水解氨基酸,未检出γ-氨基丁酸。狗爪豆种子营养价值较高,具有作为精饲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5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荒漠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5种典型群落,利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荒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5个群落的丰富度指数(Ma)从大到小依次为白梭梭、白刺、柽柳、沙拐枣、梭梭;优势度指数(C)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拐枣、梭梭、白刺、柽柳、白梭梭;群落多样性指数(D)从大到小依次为白梭梭、柽柳、白刺、梭梭、沙拐枣;均匀度指数(Jsw)从大到小依次为梭梭、沙拐枣、柽柳、白刺、白梭梭。[结论]同时提高荒漠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可以提高荒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88-3091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北疆各山地山前砂砾质冲积平原、洪积扇到前山、低山丘陵区中,在新疆各类草地中共有2个草地类、3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和9个草地型,面积约600万hm2,不仅是新疆重要的春秋牧场,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受地质地貌、土壤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发育为典型的中亚荒漠草地,每年春秋两季利用。由于人类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资源经营的不合理,使其处于持续退化与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利用现状。针对利用现状和草地资源经营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和田河沙漠段生态输水以来植被变化情况,评价和田河沙漠段治理成效,研究植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为和田河沙漠段生态修复提供指导。【方法】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对和田河沙漠段生态输水以来植被响应特征指标NDVI值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结果】2002年生态输水以来,和田河沙漠段NDVI值整体提高,平均增幅达37.24%。生态输水对河岸1~2.75 km范围内植被影响显著,年际间NDVI值呈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趋势。整个沙漠段植被呈现上、下游较好,中游较差的特点,两河汇合口下游15~115 km为植被脆弱区域。沙漠段NDVI值变化与气温和河段耗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和田河生态输水促进河道两岸植被的生态恢复,植被变好趋势明显。沙漠段NDVI值变化与气温和河段耗水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和上、下游断面水量损耗(生态引水)增加,均有助于和田河沙漠段植被改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映出该复合系统的景观结构中,荒漠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或结构成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基质,是影响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决定性因素。山地、荒漠、绿洲、水域、道路平均信息量(H)的平均值分别为22.10、35.50、29.00、17.81和16.80;荒漠景观的异质性最高,其次是绿洲景观,水域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最低。平均信息量H值的空间变化中,山地景观的变异程度最高,为83.12 %;其次是绿洲,为64.07 %;荒漠景观的异质性空间变化程度最低,为45.21 %,说明荒漠景观在复合系统中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最稳定,山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变化最大。由于荒漠景观的相对频率在50 % 以上,所以,其景观异质性是均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由于相对频率均小于50 %,是异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因此以50 % 为相对频率的控制界限,提高道路、水域、绿洲的相对频率,降低荒漠的相对频率有助于提高整个复合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沙漠增温效应导致了绿洲不同区域热量资源的分异[1] ,为了进一步了解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区作物的影响,通过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区、距沙漠20和70 km区进行试验, 从棉花生理生态的角度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域的农田小气候和棉花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三个区域之间的Par、RH差异不大;(2)不同区域的Tair均呈单峰曲线,距沙漠越近的区域温度越高;(3)在Par和Tair的交互作用下,沙漠区与其他两个区域棉花的Pn的平均值和产量均呈显著差异,距沙漠越近的区域棉花Pn的平均值和产量越高.以往的研究集中在沙漠热量特征对沙生植被的影响或绿洲局地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农业角度研究两者关系的还很薄弱,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掘绿洲热量资源的特殊性,明确绿洲区作物的高产规律.  相似文献   

15.
沙漠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塔里木盆地拥有的沙漠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其独有的开发价值。该文章围绕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资源,运用模糊定量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其经济、社会、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研究区域沙漠旅游经济效应最高,而沙漠旅游对塔里木盆地社会和环境正效应不大,而负效应影响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今后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是国内外热点问题之一.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荒漠生态系统本身因环境因素的差异而类别多样,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其主要功能划分为固碳、水文调节、保持土壤养分、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旅游6类10个评估指标,并探讨了各指标的物质量及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为今后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南部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寄生性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寄生性天敌在棉田中共有14科,荒漠过渡带共有21科.在棉田中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9.86;;荒漠过渡带中无后缘姬小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4.93;.荒漠过渡带的寄生性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比棉田高,均匀性指数总体来说比棉田低.棉田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荒漠过渡带为棉田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性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地区沙漠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生态价值,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并结合艾比湖流域景观类型,分析了2001~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干旱区内陆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6.84,其中从单一动态度得出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耕地、荒漠、林地的扩大,草地和水体的较少;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不大,研究期间总价值由395.70亿元减少到390.14亿元,原因是草地、水体面积的减少,耕地、灌木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但损失大于收益;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差异明显,2001~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最频繁的地区主要位于流域中部荒漠和绿洲交错带,这里荒漠面积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降低,有向绿洲扩散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艾比湖流域国家生态保护区土地科学管理、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青沟是为保护我国东部沙地中独特的森林生态和珍贵的落叶阔叶林树种,于198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大青沟已逐渐被建设成为内蒙古著名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胜地.本文以生态评价的7项要素为主要内容,说明大青沟生态质量较好,保护的优先程度较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