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于艳青  王东阁 《北方水稻》2022,(1):57-58,61
水稻分蘖后期的晾田是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手段.晾田可以协调田间群体数量与质量、穗数与穗型、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稻株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矛盾,为最终实现水稻的高产高效生产创造条件.晾田一般应该在田间总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90%时开始;晾田的结束时间与晾田的轻重,需根据群体状况、土壤条件、品种特性及气象因素等情况灵活掌...  相似文献   

2.
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5—2007年连续3 a定位试验,在双季稻田研究了免耕抛秧水稻的根系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根系干重低于翻耕移栽稻,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表层(0-5 cm土层)土壤。水稻单穴根系固持力表现为翻耕移栽〉翻耕抛秧〉免耕抛秧,且随着免耕年限的延长,这种趋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寒地水稻生产应加强调控,使水稻叶龄进程与当地农时季节高度吻合。介绍了佳木斯地区水稻大棚扣膜期、浸种催芽期、秧田播种期、泡田整地期、移栽期、晾田控蘖壮根期、稻瘟病防治期、齐穗期、安全成熟期、收获期的计划农时标准,并对寒地水稻种植气温与日期变化的关系及部分栽培活动界限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水稻根系是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是与地上部进行物质交流的代谢器官,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地上部性状和产量。关于水稻根系的研究,国内外已作了很多的探索研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 水稻根系形态发育、活力研究1-1 水稻根系形态建成研究日本的川田(1982)、森田(1987)等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冠根及其分枝根的原基分化、形态、特征和伸长动态,得出:水稻从基部密集的节间萌发大量不定根,每一节位萌发上位和下位两列冠根,每条冠根可萌发众多分枝根,大的分枝根可长小的分枝根,多达5~6次分枝…  相似文献   

5.
鸭绿河农场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浅湿灌溉技术,以从本田田间水分管理的角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阐述了浅湿灌溉的概念和关键点,总结了水稻各生育期浅湿灌溉技术要点,并介绍了自水稻返青期至停灌期的浅湿灌溉具体措施,其中详细说明了必须晾田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水稻根系泌氧原理、水稻根系泌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水稻根系泌氧能力的因素。介绍了水稻根系通气组织与水稻根系泌氧能力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根系泌氧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机插秧与麦秸秆全量还田相结合已成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主推技术。但机插秧秧苗素质弱,生产上普遍存在缓苗期长、分蘖发生迟等问题。传统的稻田整田方式主要为水耕水耙,翻耕、泡田过于频繁,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幼苗早发根、早分蘖。采用旱耕旱耙方式有利于减轻这一问题。关于旱整方式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水稻茎蘖动态、产量形成、根系及土壤有关性状影响的研究极少。为此,笔者在上海农场、江苏五图河农场,研究了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整田方式对机插水稻镇稻99上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旱整田茎蘖动态年度间有一定差异,高峰苗与水整田相近,但成穗率高于水整田;旱整田产量高于水整田,平均增产8.36%。旱整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每穗粒数少,结实率较高;旱整田抽穗期、灌浆结实中期的叶面积系数高于水整田,中、后期光合面积明显增加,单位面积颖花量高于水整田;旱整田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经济系数均大于水整田,结实期茎鞘叶干物质比重降幅小于水整田;旱整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单丛不定根数多、单丛根干质量大,有利于前期分蘖的发生,也有利于延缓后期叶片衰老,提高光合功能;旱整田有效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了土壤含水率,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推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性状中,成穗率是一项能优化其他各项产量因素的综合指标。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是一套科学、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分析阐述成穗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高成穗率对产量性状的协调与优化,以及成穗率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的关系,揭示了高成穗率能获得高产的原因,并从培育带蘖壮秧、合理设计栽培规格、科学施肥、提早晾田等主要方面提出了获得高成穗率群体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上栽培方法研究水稻根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水上种植条件下的水稻根系的一些性状与水田条件下种植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上水稻的根系数量、根系分枝特性、根粗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百分比等生理指标与水田水稻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而且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也呈现出较一致的趋势。说明利用水上种植方法研究水稻根系是可行的,能较好地反映较高产量水平的水稻根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因此有望成为今后水稻根系研究的一条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稻根系的研究方法、水稻根系与地上部分关系以及水稻根系遗传等方面研究情况,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高产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方面研究和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超级稻根系特性及根际生态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为代表的一批超高产水稻研发成功使水稻单产获得大幅度提高。较大的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根长密度和根直径,根系偏向纵深分布且土壤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大是超级稻根系生物学主要特征;高的单株根系氧化力、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细胞分裂素(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是超级稻扩库增产的重要根系生理基础。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种植方式和根际土壤生态环境pH、氧、微生物、氮素形态等均可显著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调控水稻根际生态环境向有利于水稻生长生理需求方向发展,以促进水稻根系健壮生长,实现水稻增产。水稻高产群体根系构型的形成与根际土壤生态因子匹配原理与调控,高产水稻地下根系、根际生态因子与地上群体的互作机制与调控路径,水稻根系定量化等方面是今后水稻根系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1998~1999年进行了千金防除水稻旱育秧田、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千金乳油,旱育秧床茎叶处理每公顷300~600ml能有效地防治禾本科杂草,对水稻秧苗安全。水稻移栽田茎叶处理每公顷600~900ml能有效防治大龄禾本科杂草,对水稻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13.
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系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桥梁,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根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形成,是制约着高产水稻产量潜力进一步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根系形态建成、活力功能、分子遗传几个角度对水稻根系的形态分布、营养元素吸收、物质合成和分泌等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试图为促进根系研究,通过调控根系的生长发育来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水稻的根系分布特征比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对不同类型水稻的根系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籼型水稻和粳型水稻的根系垂直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20 cm以下的根系干物重占总根重的百分比籼型水稻一般在10%以下,而粳型水稻一般高于15%。根深指数对比结果同样表明了这一趋势,粳型水稻的根深指数一般在10以上,而籼型水稻的根深指数一般低于10。上述两个指标均表明,与籼型水稻相比,粳型水稻具有明显的深扎根性。亚种间杂交水稻的根系分布更接近粳型水稻。  相似文献   

16.
程兆伟  邹应斌  刘武 《作物研究》2006,20(Z1):504-508
总结了水稻根系的形态功能和活力、水稻根系与地上部关系、耕作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的影响,并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加强和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验证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探索其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对水稻安全、药效期长、用量低、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等特点。使用该药剂防除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应在播种后2~5 d,杂草出土前进行均匀喷雾,同时保持田板平整湿润,田沟内有水。从经济有效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最佳使用剂量100~120g/667m^2。  相似文献   

18.
1998~1999年进行了千金防除水稻旱育秧田、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千金乳油,旱育秧床茎叶处理每公顷300~600ml能有效地防治禾本科杂草,对水稻秧苗安全。水稻移栽田茎叶处理每公顷600~900ml能有效防治大龄禾本科杂草,对水稻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稻和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水培供应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混合)的方法培养水稻和旱稻,并对水稻和旱稻的根系形态进行了扫描分析;同时,通过测定根系伤流液和采用HgCl2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方法,比较了水稻和旱稻根系对不同氮素形态响应的差异。 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干质量明显低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但单位根表面积的水分吸收与根系伤流液量比硝态氮营养高;3种形态氮素营养水稻(或旱稻)运输水分的主要方式均是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途径,但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的根系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途径运输水分的能力明显高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与水稻相比,旱稻对硝态氮营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耕作及洗盐对水稻根系生长和形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耕作及洗盐对盐碱地水稻根系生长以及形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耕处理并没有影响根系的生长,而洗盐处理明显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根系干质量和根系长度明显增加。冬耕结合洗盐处理改变了根系的构型,显著增加了根系的长度、根表面积,降低了根系的直径,显著增加了直径在0~0.1 mm之间根系的长度。洗盐处理明显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增加,与不耕作不洗盐处理相比增产79%,冬耕结合洗盐处理显著增升了水稻的产量,与不耕作不洗盐处理相比增产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