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2.
一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塘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塘水的溶氧量,改善水质,避免鱼类缺氧浮头,对防止泛塘和病害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1.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塘注水,尤其是凌晨1~2时或3~4时注水,可提高塘水的溶氧量,改善水质,避免鱼类缺氧浮头,对防止泛塘和病害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洪学 《吉林农业》2006,(5):26-26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  相似文献   

5.
浅谈水环境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中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这些水环境因素对鱼类养殖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掌握鱼类与水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改善水质,达到鱼类养殖的最佳水环境,实现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任志 《新农村》2011,(8):34
1·分期注水鱼苗放养初期因水温不高,为提高水质肥度和温度,应将水深保持在50~70厘米,施足基肥。随着鱼体的增长和投饵、施肥的增加,应逐渐注入适量新水,这对调节水质,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生长,提高施肥效果等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理施肥,适时注水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鱼类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但施用过量,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并污染水体。因此,要合理施肥,掌握好“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并且有机肥一定要先经过发酵。成鱼池要求的肥水,透明度在25厘米~40厘米之间。当池水水色过浓,呈黑褐色,悬浮大量有机物,透明度低于25厘米时,说明水质过肥,不可再施肥,并应及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一般每隔10天~15天换水30厘米左右深,使水质符合“肥、活、嫩、爽”的要求。勤捞残渣,清除淤泥在养殖水体中,…  相似文献   

8.
巧用增氧机     
益阳市大通湖渔农陈一鸣来信问:我家池塘中安装了渔用增氧机,听说具有增加水中溶氧、解救鱼类"浮头"、提高饵料生物产量、改善水质、提高鱼类产量的多种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使用时间?答:一是正确掌握开机时间。开机时间可从6~10小时减少到3~5小时,可节约用电60%左右,而且能保证鱼类正常耗氧。①黎明前开机。此  相似文献   

9.
唐俊  杨明举 《农技服务》2009,26(5):130-130,134
在鱼类养殖中,成功掌握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亲鱼池和亲鱼的选择、孵化池的水质和鱼卵放入前的消毒、苗种池的选择和苗种放养、鱼种越冬、成鱼养殖的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等方面介绍了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水质不达标,将极大缩短地面设备、井下管柱服役期限,给油田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引起地层欠注,影响开发效果。综合广华作业区近年来注水水质状况,通过对水质达标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到了水质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完善工艺流程,达到改善注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池塘养殖鱼类稳产高产,应做好以下管理技术工作。一、要加强饲喂夏季水温较高,一般20—28℃,特别是25—28℃之间时,鱼类生长最快,饲料效率最高。一般精饲料投喂3次,以投下后半小时吃完为适度,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以当天吃完为适度,鲜活贝料(破壳)每天投喂一次,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适度。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如天气晴朗,水质清爽,水中溶氧量高,鱼类摄食旺盛应  相似文献   

12.
<正> 夏季高温时期,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是水体中溶解氧的多少,利用池中生物估测溶解氧,可以掌握水质,为科学管理水质提供依据。 1.看鱼类反应。不同的水产动物在水体中对溶解氧的要求不同,池塘中放养一些对溶解氧要求高的水产动物,如鲢鱼、鳙鱼等,通过  相似文献   

13.
1、准确确定投饵量掌握最适投饵量是投饵技术的关键和核心。过量投饵造成浪费,并且会污染水质,引起疾病;而投饵量不足,又不能满足鱼类能量和营养需要,使鱼类不能维持体重而减产,同样造成饵料浪费。使用量少的饵料并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群体产量就是最适投饵量。  相似文献   

14.
草鱼机械性肠炎病是因长期喂得过饱、高蛋白饲料喂得过量,致使草鱼肠道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甚至亢奋状态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注水条件差,增氧设备不足,淤泥过深,池塘长期处于偏酸环境中,水质变老变坏,溶解氧长期偏低的情况下,鱼类可出现群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40%,鱼种则更甚.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集约化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中,把握水质变化等信息能够保证鱼类高密度养殖的优质高产。鱼类的行为变化是监测由溶解氧等水质变化造成的鱼类应激反应指标。通过监测鱼类行为变化能够反映水质情况,为监控鱼类健康提供有效依据。本研究设计1种嵌入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实时采集的鱼类图像进行轨迹跟踪的方法。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目标分割、目标标记、目标跟踪以及输出轨迹等6个部分。设计了运动轨迹参数分析方法,分析在不同溶解氧情况下的鱼类运动速度、位移量的变化,试验证明通过监测鱼类行为变化能够反映养殖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m,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  相似文献   

17.
水质调控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按照或参考已然成熟了的,可以量化进行的水质调节技术标准来进行水质调控,使之尽可能地满足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满足之各类理化因子,将会大幅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实现养殖生产的丰收。本文基于多年养殖经验,对池塘鱼类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着湖泊的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了鱼类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富营养化控制的鱼类群落管理对策,即通过放养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及减少食浮游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等方式,对湖泊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9.
一、及时调节水质.及时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并补注新水,每月注水2~3 次,每次10~15 厘米.每隔20~25 天施生石灰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0千克~25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H值为7.5~8.5.每0.33~0.66 公顷水面配备1台叶轮式增氧机,以改善水质和防止鱼类浮头.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T油田注水井注入困难,注水水质造成了储层损害,因此有必要进行注水试验分析。根据T油田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储层的敏感性,储层速敏、水敏和盐敏的损害程度均是中等偏弱。调查注水水质现状发现,注入水细菌和溶解氧含量高。通过注入水与地层水水质试验、注入水和地层水离子配伍性试验,发现注入水与地层水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混配水结垢现象不十分明显,结垢量随混配样中地层水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注水水质标准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