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鱼儿离不开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而不良水质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灭顶之灾。由于目前水产集约化养殖比较普遍.养殖中投入品越来越多,水质的调控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调控好鱼塘的水质,已成为许多养殖者孜孜以求的技术。下面结合生产实际.谈几点水质调控技巧.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8,(6):83-84
鱼腥草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早已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鱼类的一些常见疾病,且近几年来被广泛用于增强鱼类免疫力和调控池塘水质。为鱼腥草与其他物质结合建立新型池塘养殖系统提供参考,综述了鱼腥草作为浮床载体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净化,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和调节养殖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稳定对于鱼类生长相当重要。但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水质很容易产生变化,水质变化会对鱼类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的水产养殖生产中,寒潮及暴雨都能引起水温和水质的剧烈变化,造成水产养殖的灾害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寒潮和暴雨产生的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灾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  相似文献   

5.
<正>现将健康养殖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健康养殖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一、底泥底泥对水质的影响:(1)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没有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比未养过鱼的底泥高出三倍。(2)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  相似文献   

6.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相似文献   

7.
<正>水质是水产养殖的重要部分,其要求非常高。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养殖水质面临着很大的污染影响,必须深化调控技术的应用,净化水产养殖的水质,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质的条件。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解决水质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影响,满足水产养殖的需求。文章以水产养殖为背景,分析了水质调控技术的应用。一、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的关键因素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水产养殖的优质性。水质调控中,需要考虑三项关键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这三项因素决定了水质调控技术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水质实时检测及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水产品养殖水体发生污染会导致PH值发生变化,溶解氧下降,亚硝酸盐、氨氮、重金属含量超标,水产品更容易频繁患病。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质因素对水产品养殖的影响,进而论证水质检测对水产品养殖的重要意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养鱼先养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水质可促进鱼类生长发育,不良水质则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各种疫病。一般来说,良好水质可以概括为"肥、活、嫩、爽"。良好的水质必须定期调控池水的理化因子,加强管理养殖投入品。池水的理化因子是水质变化的内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温、溶氧、二氧化碳、硫化氢、营养盐类、透明度及水色等,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控以实现水质的优化。养殖投入品则是影响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杭州市萧山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和模式进行调查,结合当地生产现状,对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和外塘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养殖环境建设、虾苗选择与投放、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是鱼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水体条件的优劣决定着鱼的生存和正常生长发育。“肥、活、嫩、爽”是池塘养殖理想的水质。经多年来的新技术推广结合生产经验,对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和改善,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温季节,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增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严格,因此应加强水质调控。给鱼池注水,是有效调节水质量的最主要措施。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注水过程中须掌握以下技巧。酌情注水注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注水1次  相似文献   

13.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用肥水养鱼的方法来调控水质,大量使用有机粪肥,加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产养殖中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水质是养殖行业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保持良好的水质不仅杜绝了过多排泄物的出现,而且有利于养殖生物的存活,促进养殖生物的更好成长。在水产养殖的整个过程中,核心和关键就是水质的调控,有效且实时性的水质调控不仅利于优良水质的保持,而且对于水生物的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水质调控通常涉及物理要素、化学要素以及生物要素。(一)物理要素通常而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的透明度、水体温度以  相似文献   

16.
三角鲂是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重要土著经济鱼类,养殖规模及效益日益增长。水质是限制三角鲂养殖的制约因素,基于生物絮团原理的水质调控技术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在三角鲂保种池塘水质引入以生物絮团为核心的水质调控技术,通过在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平衡水体中的碳氮比例,结合充足的增氧曝气,促进养殖系统中异养菌群形成,转化水体中的无机氮,并合成自身蛋白质供养殖动物使用,达到净化水质、提供饲料来源的调控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以虾蟹为主要养殖对象,在养殖过程中集成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疾病生物防控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利用三疣梭子蟹和鱼类等摄食病虾防治疾病传播、贝类滤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调节水质的特点,建立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主要养殖模式采用"虾—蟹—贝—鱼"等,养殖虾类主要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凡纳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糯扎渡鱼类增殖站丝尾鳠养殖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检测,了解其变化规律。池塘水的主要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高锰酸盐指数4.87~21.10 mg/L,氨氮0.128~1.086 mg/L,亚硝酸盐0~0.01 mg/L,溶解氧5.34~8.40 mg/L。丝尾鳠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非离子氨的适应能力较好,适合作为池塘养殖品种。最后提出了几种水质调控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质调控是夏季鲟鱼流水养殖的重要环节,夏季首先要控制好流水的温度,在加强水温调控的同时,还要要保持水质的清新.如何保持水质的清新? 流水养殖主要靠水体的流动,为鱼类的生长提供充足溶氧,并将养殖废物带走.水质调控的一般方法,一是做好沉淀与过滤.根据水源情况,做好入池水的沉淀与过滤,防止杂物进入养殖池;二是提高水体交换量.  相似文献   

20.
催产药物和剂量的选择是实现鱼类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12目116种)催产药物种类、剂量等的使用情况,总结鱼类人工繁殖机理及催产药物使用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并指出新养殖种适宜催产药物、包埋缓释技术和基因调控等是未来催产药物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