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7,(15):21-26
发酵豆粕是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蛋白原料之一,然而其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通过评估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降解程度,蛋白质量受热处理的影响程度,同时改善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才能够真实有效的综合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我们建议发酵豆粕的质量控制指标如下:蛋白溶解度≥70%、酸溶蛋白(占蛋白比)≥20%、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10%、水苏糖+棉籽糖≤1%、赖氨酸/粗蛋白≥6.0%。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嗜热厌氧杆菌(Keratinibaculum paraultunense) KD-1角蛋白酶酶解豆粕条件来达到提高豆粕营养价值,改善其功能的目的。以酸溶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豆粕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豆粕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85℃,底物浓度10%,酶解时间3 h。经KD-1粗酶液酶解后,豆粕中的粗蛋白质、酸溶蛋白、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脲酶、棉籽糖、水苏糖、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6种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豆粕经角蛋白酶酶解后,其营养价值显著增加,功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以及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对国内257份大豆制品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大豆产品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灵敏、准确的同步测定法,并对国内92份大豆制品中寡糖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建立的离子色谱同步测定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豆寡糖的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发酵豆粕和大豆分离蛋白中3种大豆寡糖含量均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得到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相关数据将为大豆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粕是一种优异的植物蛋白饲料,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动物对其利用率高,近年来又发现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大豆异黄酮等物质,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豆粕由于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热敏感ANF和引起动物腹泻的胀气因子大豆寡糖如棉籽三糖、水苏四糖等热不敏感ANF,因此限制了豆粕在仔猪和高档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人们对抗营养因子的消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有化学法、物理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下面笔者就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实时监测豆粕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以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HTGC-10为发酵菌株,降解甘露聚糖,使用薄层层析及实时电泳检测菌株HTGC-10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菌株HTGC-10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甘露寡糖;使用HTGC-10发酵10%的豆粕,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抗营养因子,将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KTI抗营养因子分别降解至原含量的11.9%、18.5%和2.0%,继续发酵24~48 h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不大。研究表明,豆粕发酵以24 h为宜,可以更好地利用豆粕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酸性蛋白酶复合固态发酵对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粗蛋白质、pH、酸度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以乳酸菌和酸性蛋白酶为发酵剂,对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进行固态厌氧发酵,每隔12 h采样1次(其中粗蛋白质测定为每隔24 h采样1次),共发酵72 h。结果表明,乳酸菌固态发酵酶解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均能有效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pH,使酸度增加;乳酸菌固态发酵酶解能有效降解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水苏糖和棉籽糖含量,棉籽粕中单宁及菜籽粕中异硫氰酸酯和唑烷硫酮,而对游离棉酚及植酸的降解能力有限。由此可知,乳酸菌固态发酵酶解能通过提高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pH及对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从而达到改善饲料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1 发酵棉籽粕的营养特性 1.1 抗营养因子有效去除 微生物发酵法被认为是目前去除棉籽粕抗营养因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新陈代谢,可以对棉籽粕中的多种抗原进行降解,有效去除棉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微生物发酵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见表1.  相似文献   

8.
<正>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工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是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等蛋白质类抗营养因子与改善营养效价的可行方法。发酵豆粕工艺过程的目的之一是达到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度(DH),以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降解大豆抗原蛋白质消除其抗营养因  相似文献   

9.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粕是畜牧业中的优质的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豆粕一方面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本文结合近几年发酵豆粕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主要从发酵豆粕的研究意义、特点、制备工艺、品质评价、饲喂效果,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发酵豆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是畜牧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豆粕一方面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结合近几年发酵豆粕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主要从发酵豆粕的研究意义、特点、制备工艺、品质评价、饲喂效果,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1.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但它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包括影响蛋白质消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非淀粉多糖(NSPs),如阿拉伯木聚糖、果胶、β-葡聚糖等。至于α-半乳糖苷之类的寡聚糖,即使豆粕加工适当,也尤其麻烦(表1)。α-半乳糖苷是由一个蔗糖单位(果糖-葡萄糖)与多个半乳糖单位,以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短不同的一类物质,如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根据所含半乳糖单位的数目不同而名称各异。表1 大豆及其它豆类中寡聚糖的组成及含量(%)豆类名称总含量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鹰嘴豆7.51.02.54.0绿豆7.10.82.5…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4)
研究通过采用菌酶协同厌氧发酵技术发酵大豆皮,以期评估不同种碱性蛋白酶、不同发酵剂组合和不同发酵参数对大豆皮中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碱性蛋白酶3号对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效果优于其他蛋白酶;2)大豆皮中补充发酵剂组合2并添加蛋白酶3号,对抗原蛋白的降解效果较优,且能有效降低发酵体系pH,提高乳酸含量,改善发酵品质和适口性;3)大豆皮中补充发酵剂组合2,并添加100或200 U/g碱性蛋白酶3号,酶解体系含水量为45%以及酶解48 h或72 h时其对大豆皮抗原蛋白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好,其抗原蛋白降解率达80%以上。综上所述,在菌酶协同厌氧发酵模式下,其发酵参数为加酶量100 U/g、酶解时间48 h、含水量45%,发酵温度30℃,并选用发酵剂组合2时,其对大豆皮发酵效果较优,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因子,改善发酵料品质、适口性、减少染霉风险,且产品质量稳定,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12,(11):29
正1简介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该产品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菌种技术与中国传统的固体发酵技术相结合,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解大豆蛋白为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益生菌固态湿发酵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地衣芽孢杆菌(Bac-l)、凝结芽孢杆菌(Bac-c)、罗伊氏乳杆菌(Lac)、米曲霉(Asp)、酿酒酵母(Sac)、沼泽红假单胞菌(Pho) 6种益生菌,固态发酵48 h,以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为指标,从发酵豆粕营养指标、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增加至31.55%(P<0.05);酿酒酵母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后酸溶蛋白含量提升至12.98%(P<0.05);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P<0.05),提高干物质回收率达到94%(P<0.05);发酵豆粕时,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酿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P<0.05),酿酒酵母的植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优;米曲霉分解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最强,对3种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降解率也最高,分别达到64.71%、78.94%和98.07%(P<0.05)。说明益生菌发酵可以改善豆粕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媛媛  冯杰 《广东饲料》2006,15(2):34-35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和蛋白质的有效吸收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豆粕深加工方法更受到重视,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促进大豆蛋白更有效地降解吸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豆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经研究表明,经过发酵的豆粕,较大程度降低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有效消除大豆蛋白的抗原性,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肠道的吸收利用。1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在豆粕中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血素、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及致甲状腺肿素…  相似文献   

16.
豆粕是畜牧业及养殖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是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发酵豆粕一般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凝素、脲酶、抗原蛋白等彻底分解。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发酵豆粕,一来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二来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通过发酵,豆粕蛋白质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消化率提高5%~8%,显著改善了适口性和消化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将大量有益菌及其产物(乳酸菌、酵母菌、小分子蛋白质、乳酸、维生素和未知促生长因子(UGFs)都保留了下来,使得产品既具有优质蛋白饲料的特性,又具有微生态制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范围内鱼粉等高品质动物蛋白质原料的日益减少,鱼粉价格的不断上涨,寻求鱼粉替代物成为一种迫切需求。豆粕凭借着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但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能够引起动物消化率和吸收率的下降。微生物发酵豆粕是在不破坏大豆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酶将豆粕中的部分蛋白质酶降解成大豆多肽,在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的  相似文献   

18.
混合发酵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最佳发酵条件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法分解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对发酵条件进行探究,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基础发酵料为豆粕,料水比为1∶0.8~1.0,pH7.0±0.2,温度25℃±5℃接种量芽孢杆菌H-4262.5%,酵母菌HC22%、HC52.5%,乳酸菌HZ-132.0%发酵48h翻料1次,终止时间为72h,翻料料温60℃,在以上条件下发酵豆粕其抗营养因子被分解去除。  相似文献   

19.
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微生物发酵降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多温相微生物发酵法对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豆粕中的尿素酶活性由原来的0.353mg/g.min降低到0.021mg/g.min;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含量降低到0.52%,水苏四糖的含量也降低到0.61%;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小分子多肽。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利用率极低,而发酵是提高其应用价值有效方法之一。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将发酵与酶解有机结合,能有效降解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缓解常规蛋白原料匮乏现状。本文综述了饲料蛋白原料现状及非常规蛋白原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菌酶协同发酵的作用、发酵工艺的差异,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菌酶协同发酵非常规蛋白原料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持。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抗营养因子|酶制剂|非常规蛋白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