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茶叶》1983,(4)
淳安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自然品质优异,为“遂绿”传统的出口绿茶基地。1983年7月5日,淳安县人民政府邀请我们赴淳安县考察茶叶,历时7天,由县农业、多办、农机、供销、茶厂等有关部门介绍情况,参观访问了著名的“鸠坑种”原产地——鸠坑公社和宋村公社茶场、新安江开  相似文献   

2.
紫芽种是我们浙江农大茶叶系于1965年从鸠坑群体中用单株选择法育成的。它具有结实多、抗性强的特点,是一个可以作为以生产茶籽为主的油、叶两用的新茶种。  相似文献   

3.
正鸠坑种,是浙江唯一入选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系茶树品种,该品种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深受广大茶区喜爱,在全国广泛种植。其原产地鸠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部,西北与安徽歙县的巨川、璜蔚等乡接壤,南与本县梓桐镇相连,东北临千岛湖,与淳西北重镇威坪镇隔湖相望,是千岛湖茶区传统优势产区,也是最重要的重点茶乡之一。为发挥利用好"鸠坑种"、"鸠坑茶"这一独特资源,根据农业创新型的新要求,围绕提升产业基础,促进茶叶增效、农民增收,就当前鸠坑的茶园经营管理和今后的改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鸠坑茶的历史渊源 鸠坑乡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部,境内山峦叠翠,阡陌纵横,山溪潺潺,茶园满坡,田园风光十分迷人。鸠坑茶树良种原产地就在该乡的塘联村,用鸠坑种制成的鸠坑茶“质优味浓、香气浓馥”,是浙江绿茶的中坚,驰名全球。鸠坑茶在唐代就成贡品。  相似文献   

5.
五凤香茗是近年来苍南县茶叶主打品牌之一,主产于浙江省茶叶特色优势强乡——苍南县五凤乡境内,以香高、味浓、色绿、形美而著称,产品质量优异,曾多次获得省内外农业(茶叶)博览会金奖,并成为第二届温州人大会指定产品。五凤香茗的品质与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生产中用于加工成五凤香茗产品的多为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群体品种——鸠坑种,也有少量的迎霜、乌牛早等。在已引进的茶树品种中,虽说可以加工成外形相近的五凤香茗,但品质上还是有一定差别。选择当地鸠坑种茶园中萌芽期较早的茶树单株,通过短穗扦插,培育成了南山头1号、鹤顶山1号等比普通的鸠坑群体品种早萌芽十余天。研究探明这些选出的早生单株加工的五凤香茗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淳安是我国和浙江省历史上最有名的茶区之一,国家级茶树良种"鸠坑种"就源于此地。千岛湖自然环境条件极有利茶树生育和形成茶叶良好品质,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好茶。历史上的鸠坑茶产销,始源于东汉(约公元25~220年),盛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清。淳安千岛湖茶区的历史始终透着一股悠悠的茶香,这股茶香已经萦绕淳安近2000年。  相似文献   

7.
黄海涛  余继忠  周铁锋  崔宏春 《茶叶》2010,36(4):219-220,231
通过对鸠坑种原产地茶树资源进行调查,明确了鸠坑种原产地茶树资源的地域环境、分布状况和特征特性,并对其保护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鸠坑16、鸠坑20、中茶302、中茶108、中白1号5个不同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加工成开化龙顶茶,分别对成茶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含量,及鲜叶的采摘期和百芽质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鸠坑16、中茶108、中白1号等3个品种制成的开化龙顶茶成茶品质最优。综合采摘期、产量等因素,鸠坑16可作为开化龙顶茶的当家品种,中白1号可作为高档开化龙顶茶的补充品种。  相似文献   

9.
嫁接茶树氨基酸含量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姗  骆耀平 《茶叶》2000,26(2):75-77
对4种不同嫁接组合茶树(乌牛早/鸠坑,龙井43/鸠坑,浙农113/鸠坑,福建水仙/鸠坑)及相应的嫁穗,砧木品种新梢一芽二叶的氨基酸作了HPLC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茶样都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嫁接茶树中茶氨酸含量都较对应接品种有增高,这是导致氨基酸总量较对应接、砧木品种高一个主要原因,但乌牛早/鸠坑的氨基酸总量较乌牛早品种低,其中ARG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他3个嫁接组合ARG含量也较各自接品种降  相似文献   

10.
茶树品种对改进茶叶质量、提高茶叶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茶叶生产者无不把选用良种作为提高种茶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茶叶科学工作者更是把选育符合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当作一个重要的课题。早在建所之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开始了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的方法,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的品种、品系,有些品种、品系已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最近,从鸠坑种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优质的绿茶品种碧峰,从平阳云大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的红、绿茶兼优  相似文献   

11.
12.
Essential plant food ele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对植物化感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化感与可持续农林生产、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化感作用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蔗糖合成酶(SuSy)是植物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SuSy的生物学功能、家族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调控机理以及SuSy的转基因植株的表现,进一步对SuSy的研究做出设想。  相似文献   

17.
茶树的钾素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连梅  董尚胜 《茶叶》2003,29(4):195-197
本概述了钾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吸收;钾对茶树光合、产量、品质及抗性的影响;茶树钾营养的品种间差异;及中国茶园钾含量现状及推荐钾肥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茶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所需的营养成分,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气态营养以CO2形式进入树体提供碳素,主要从叶片气孔,皮孔进入,少量溶于水中的CO2也可由根系吸入.液态营养主要来自土壤,通过根系吸收,提供N、P、K、Ca、Mg、S、Fe、B、Zn等,少量亦可由叶面喷肥补充.茶树吸收营养元素后,同化利用这些矿质成分,壮大树体,更新枝叶和根系,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9.
甘蔗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新植、宿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提高产量和糖分,方便管理,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与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棉农的植棉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棉价。但作为弱势群体的棉农没有价格的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把握市场提升植棉效益呢?笔者认为:棉农作为产品的第一生产力,虽无法左右市场,但可以在数量和质量上即棉花品级和产量上下功夫。因此,一定程度上棉农不仅能决定棉价,而且能决定全年的植棉效益。精心选择适应本地的优良棉种,采取科学的栽培手段,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级收益。1增产是提升植棉效益的根本1·1选用高产品种杂交棉自20世纪90年代推广以来,以其优势强、结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