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在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连年大范围暴发,已成为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最重要病害。从制种组合方面看,各制种组合都有发病,特优系列最为严重,所有田块全部发病,一般田块病穴率40%~60%,严重田块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或绝收;从制种区域方面看,里下河地区最重,其次是徐准地区,再其次是沿海地区:从造成的损失方面看,由于杂交水稻制种投入高,在相同发病率的情况下,杂交水稻制种的损失远大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粒黑粉病在湖南省普遍发生,一般病穗率为30~70%,严重达100%;病粒率通常为10%左右,重病田可超过30%,造成杂交稻制种大幅度减产,而且种子质量降低,千粒重和发芽率下降,严重阻碍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不多,也没有专门用于防治此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化学杀雄是水稻杂交育种和杂交制种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1984年我们观察到,水稻赣化2号制种时采用化学药剂杀雄以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加重。9月下旬在赣榆县塔山乡陡沟村的赣化2号制种区考查,其母本IR 24在化学杀雄较好的田块病穗率达90.26%,病粒率达18.51%,而杀雄效果较差的田块病穗率为20.83%,病粒率仅0.11%。10月初在东海县农科所考查,赣化2号化学杀雄制种的病穗率100%,病粒率高达45.44%。1985年我们分别在杂交稻三系制种区和常规稻区作化学杀雄诱病试验,结  相似文献   

4.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俗称公秧、公禾,在江苏省洪泽农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发病的田块病株率达35%,损失稻谷20%,目前已成为洪泽农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席草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1985年为严重发生年,据在仪征市朴席乡调查,一般田块病穴率为30%左右,病秆率5~10%;重病田块病穴率为70~80%,病秆率30~50%;少数田块病穴率竟高达100%。发病田席草常成块枯死。纹枯病直接影响席草的产量和品质,故已成为发展席草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为此,我们于1985~1987年在本院和仪征市朴席乡试验基点,对席草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于后。 一、症状观察 此病在席草苗期及整个草茎生长期都可发生,一般以分蘖后期及收割期前发病最盛。主要侵害草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市特别是楚州区近年来危害严重的病害,已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重发地区病穴率达40%~60%,重病田块病穴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2004年,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明显呈现出发病早、病情重、受灾范围广的特点。为明确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法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2004年我们做了相关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靖江市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24.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6.35%,病株率达0.2%~78.3%,平均12.55%,部分早播田及秧田未用药防治灰飞虱的田块发病较重,田间普遍出现死苗现象,严重田块甚至失收。为摸清现有栽培条件下,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本市大量种植的感病品种“9998-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病株率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以及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县四分之三的面积属丘陵山区,作物布局以稻麦两熟为主,中稻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多年来,水稻病害造成的损失往往大于虫害,主要有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其次为云形病、叶鞘腐败病、穗颈稻瘟、稻叶尖枯病、稻曲病等。在近14年中,白叶枯病中等及中等以上流行年有8年,特别是1979~1982年连续4年全县每年损失稻谷100万斤左右。纹枯病对株型松散、叶片较宽的品种发病更重,近几年病穴率一般在60%以上。病情指数23.2~45.6。云形病1982年一般病叶率8~26.8%,个别重病田块达43.3%;1983年病叶率9.2~36.7%,个别重病田达70.1%。功能叶发病后,造成减产6.2~18.1%。叶鞘腐败病一般病株率10~30%,个别重病田44.6%,  相似文献   

9.
稻粒黑粉病又叫水稻黑穗病,在杂交稻制种田中危害较为严重.一般病粒率10%~30%,严重田块甚至高达50%~80%,既影响杂交稻制种产量,也影响种子质量.生产大田常发生在稻穗上部的个别谷粒上,一般每穗有病谷1~5粒.  相似文献   

10.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山区杂交中稻、一季晚稻上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病症状与种性不纯的植株相似,给杂交稻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发病田块损失10%~30%,严重田块损失达50%~8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大、元麦条纹病和黑穗病在局部地区有回升趋势,据1984年及1985年在如皋的伴今、夏堡,海安的迮庄,泰兴的段庄等地调查,67块田早熟3号和矮早三大麦,有60块田发病,田块发病率90%左右,平均发病株率9.44%,严重田块发病株率达45%。感病品种主要是本地大麦当家品种早熟3号及矮早三,其他品种大麦及元麦发病较少。 大、元麦黑穗病也普遍发生。感病品种主要是浙114元麦及76-31大麦。浙114元麦平均病穗率5.38%,病穗幅度0~18.1%;76-31大麦病穗率0~4.54%。  相似文献   

12.
1大豆立枯病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3.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的常发病害之一,近年在巢湖市发生呈加重趋势,发生品种主要集中为杂交籼稻和杂交籼稻制种田的母本。杂交籼稻制种常年因此病减产10%.25%,重发年份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籼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本站对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对策等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以来,大丰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4~2006年连续三年大暴发,一般田块自然病穗率达10%左右.少数严重田块高达30%,甚至出现绝收田块,已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长,为有效地遏制该病流行,笔者综合分析了大丰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较为严重,成为我省粳、糯稻生产的突出问题。 为了做好防治工作,各地开展了病情调查与产量损失率测定。句容、武进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间能够查见该病症状的发病田块占调查总数的71%以上,虽然平均病株率只有3.72~14.43%,但其产量损失,一般病田在8%左右,严重病田减产率高达35.4%。为何田间查见的病株率较低而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6.
西芹是福清市渔溪镇红山村蔬菜基地的种植品种之一,经济效益看好,但随着逐年的连作种植,病害特别是西芹斑枯病发生较重。据近两年来对该病的调查结果表明,西芹斑枯病病田率达37.2%,一般田病株率达20.1%~32.3%,严重的病株率达68.7%以上;而且连作田块的发病率比轮作田块高2~3倍,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严重威胁了西芹生产。 一、症状识别 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生长期均可发生,但以生育中期发生最严重。叶片、叶柄和茎秆均可感病受害,但以叶片感病受害为主。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中上  相似文献   

17.
水稻菌核秆腐病简称水稻秆腐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市范县、濮阳县水稻产区部分田块严重发生,不但影响水稻产量,还可造成碎米粒增多、米质下降,一般减产20%~30%,高者可达50%~60%。 1.田间症状识别 该病病原以小球菌核病菌和小黑菌核病菌最为常见,但二者为害病斑的形状和颜色基本相同。水稻苗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以抽穗以后发病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生与危害情况 稻曲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穗粒的真菌病害.因病菌生长的有利条件与水稻生长良好的条件相似,故常把病害的出现当作丰收年份的标志,在防治上不予重视.近年来随感病品种的扩大和病菌的逐年积累,此病在我省南方稻区与苏北稻区已大面积流行,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晚粳稻穗期的重要病害.据1999年县内调查,稻曲病发病面积达30多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病穗率一般为5%~10%,严重的田块达30%.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是四川种业的优势产业之一。20多年来,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川种”品牌美誉全国,被称之为具有“四大优势”:①生产优势。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四川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30~35万亩,且制种单产高,是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种生产的优势区域;②质量优势。每年所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历次在全国种子质量抽检中,均名列前茅,并且质量优,种子商品率高;③外销优势。每年除满足省内用种外,还外销省外4000万kg左右,其省间杂交稻种调剂量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楬条病呈上升趋势。本人从防治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有效地控制此病的发生,而且对彻底防治该病有良好的效果。我公司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1995年、1996两年累计防治面积达600亩,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