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红松自然分布区内对3个亚区、9个地点、108株优树的子代10年生幼树测定结果表明,高生长可作为优树表型遗传选择。亚区间和家系/地点/亚区间差异显著、极显著,北亚区带岭优树子代高生长表现最好;亚区、地点/亚区、家系/地点/亚区遗传力分别为0.836,0.537,0.365。  相似文献   

2.
红松优树子代多点测定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红松自然分布区内3个亚区、9个产地、108个家系优树子代3个试验点10年生树高测定表明,亚区间、产地/亚区间差异显著,家系/产地/亚区×地点间差异极显著。北亚区优树子代在带岭和露水河两地表现最好,南亚区在草河口表现最好。9个产地综合评定带岭优树子代表现最好。108个家系有87个超过对照,占参试总数80.5%;达显著水准有5个,占参试总数4.6%,超过对照34%以上。  相似文献   

3.
油松优良家系及单株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3批142个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筛选出36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15.4%、26.9%、73.3%的优良家系,遗传增益分别为8.2%、8.5%、22.2%。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出263株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27.2%、41.1%、125.9%,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3.3%、11.7%、37.2%,并讨论了评选方法与比较标准对选择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油松优树子代遗传变异与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来自油松中部种子区晋南豫北亚区的3个种源5~6年生的114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单地点测定结果表明,3个种源在主干高和地径生长上无显著差异;树高生长的家系遗传率在0.6左右,家系内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31.9%;近59%家系的主干高生长超过对照,1/3家系超过对照10%以上,最高的超过对照28%;有34个无性系主干高相对育种值超过0.20,16个超过0.10,按25%比例作后向选择,其子代预期遗传增益接近26%;中选优良家系的平均育种值在7.6%左右;家系结合家系内的预期选择增益在19%左右,其效果略低于后向选择.并讨论了选择技术,提出了发展多经济方向多树种的良种基地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松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3批142个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进行测定.选出36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15.4%、26.9%、73.3%,遗传增益分别为8.2%、8.5%、22.2%;再从优良隶系内选择263个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27.2%、41.1%、125.9%。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3.3%、11.7%、37.2%;用选出的优良单株营建高世代无性系种子园.并提出了高世代种子园建立技术和种子高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优树子代遗传评价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法,对229个13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19个高产稳定型优良家系,适宜在福建省范围内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8.30%。13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西北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1.07%。17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东南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 25.51%,表6参13  相似文献   

7.
以保存于安吉县龙山林场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39个无患子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种实各表型性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相关性,并计算苗高和地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间差异显著,种实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形态性状,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大于种实质量性状。种实各表型性状间、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实各表型性状与子代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96.09%和93.23%,以1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9.97%、27.51%,以2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5.10%、25.59%。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及子代生长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但两者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根据子代生长性状差异以及遗传增益估算,选择出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为SM322号、SM36号、SM331号、SM312号。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变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10年生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树高、胸径、材积和通直度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263个优树家系中有26.62%材积生长超过对照10%以上.其中龙岩地区优树的子代生长表现最佳.同地区不同林分的优树子代有很大差异,林分间平均变异系数大于林分内家系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在不同海拔林分选择的优树,除戴云山南麓海拔600~700m左右优树子代生长表现较好外,其它海拔点的子代无明显差异,且都差于对照.优树子代生长性状与树干通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可望同时在生长性状和干形上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析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分析和遗传评估,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甘肃省小陇山建立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建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及区组间胸径、树高、材积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材积、胸径、树高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3 5、0.697 2、0.538 2,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33 0、0.536 6、0.539 2.材积、胸径单株遗传力大于家系遗传力.以子代测定林材积为基础,兼顾其他性状,采取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结合的综合选择方式得到二代优树群体,作为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最终选出优良家系8个,优良单株30株.选出的二代优树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59.7%.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湿地松优良家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湿地松种源、种间试验和湿地松种源试验基础上选择性引进了美国3个州种子园单亲子代111个,分别在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进行多点多年份遗传测定,总面积40hm2,试验论证了湿地松树木改良进行多点家系选择的重要性。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赣南赣中各选出18个优良家系,赣北选出22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树高11.94%~22.97%,胸径12.83%~28.46%.全省选出优良单株150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20%~25.60%,胸径13.30%~15.80%.并注意适应性选择,选出适合全省推广的广谱型优良家系9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胸径都在10%以上。佛罗里达群体入选的优良家系占总入选的56.09%,说明该群体有广泛遗传基础,其增产潜力不可忽视。试验紧扣种源-群体-家系-单株,各层次的遗传差异、谱系关系较清楚,为今后江西省湿地松无亲缘关系优良家系间组配、控制授粉、多系测交、轮回选择、累加增益等高世代育种奠定理论、物质基础,符合当今世界多群体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选自优良种源的育种亲本在遗传改良中的表现,以马尾松1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子代家系生长量、亲本育种值、实际改良增益及选择2代优树等,评价广西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优良种源在马尾松传统改良中的表现与价值。结果表明,19年生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家系平均树高为15.99 m,平均胸径为19.66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46 0 m~3,比本地商品种和湿地松对照分别提高了65.10%和35.16%。与优良种源对照相比,获得了8.30%的树高实际改良增益、12.70%的胸径实际改良增益、33.33%的材积实际改良增益。来自不同种源的亲本在子代测定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育种值方面,选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种源的亲本分别为0.001 2、-0.000 8、0.001 1。子代树高生长量以古蓬种源亲本最高,平均为16.11 m,胸径生长量以桐棉种源亲本最大,平均为19.86 cm。16株2代优树中,母本来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种源的分别有2、10、4株。母本来自云开大山种源的家系,生长表现非常突出的单株比例更高。结果还表明,亲本来自桐棉种源的家系相对桐棉种源混系对照在树高上获得了较高的实际改良增益;而来自古蓬种源的家系相对古蓬种源混系对照在胸径上获得了较大的实际改良增益。  相似文献   

12.
杉木第1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对杉木无性系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子代生长快,无性系结实量多,产量稳定,抗性强,当代生长也快,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可用于重建第1代生产性改良种子园。其种子产量的遗传增益为150.39%,无性系当代材积比平均生长快33.81%,子代高比平均生长快8.07%。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二层次联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优良种源、优良杂交组合、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共选出遗传型优良材料164株,其中109株亲本一般配合力优良者,作为第二代种子园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55.1%,其余55株单株表现优异者选用为高级采穗圃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70.2%。第一层次选择的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育种材料中,种源选择的增益(16.44%)>家系选择的增益(13.48%)>杂交组合的增益(10.64%)。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树高和胸径,可作为决定性状进行选择,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福建马尾松优良源区中,采取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并在3个地点营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测定的结果表明:参试144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结实等性状的遗传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中再选择优良单株是有效的.对3个测定点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把参试的144个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速生和较速生类型,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5.02%,胸径为4.98%,材积为11.97%.对3个测定点的结实性进行综合分析,把参试的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为极高产和高产类型,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为5.44%.对生长性状和结实性进行总评价,将144个参试家系分为9类,其中速生高产,速生中产,生长中等高产3种是选择类型,共选择32个优良家系,其选择的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5.87%,结实性平均遗传增益为5.21%.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文以4个种源的169个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的树高和胸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家系选择。结果各指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4.00%~37.37%和24.89%~26.48%)和遗传变异系数(1.94%~20.93%和8.93%~13.68%)均随树龄的增加而上升。树高和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881~0.972和0.877~0.879,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406~0.664和0.301~0.410。各性状变异系数及遗传力均属于较高水平,有利于优良家系的评价选择。相关分析表明种源内不同树龄树高和胸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10%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选择,17个入选家系的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11.10 m和13.82 cm,现实增益分别为11.68%和17.98%,遗传增益分别为11.35%和15.80%。以5%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内优良单株的选择,25个入选单株的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12.58 m和17.72 cm,遗传增益分别为8.54%和12.50%。结论在本研究中,种源和家系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可以进行优良种源、家系和单株的选择,为建立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提供育种材料,也为日本落叶松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1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7.39%,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4.45%,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0.77,木材体积质量的广义遗传力则为0.86;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0.6049)。采用简单指数法评选出4个优良杂交组合,胸径遗传增益为9.18%,而木材体积  相似文献   

17.
对9个种源102株野生山胡椒连续2年进行单株采集果实并测定相关性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山胡椒居群各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与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3种评价方法对9个主要的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并以这3种评价法结果排序都位于前10名的标准,确定7棵野生山胡椒优良单株。通过综合评定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在重要经济种实性状(果鲜质量、果干质量、果实含油率、种子质量)上现实增益为8.98%~65.88%,具有显著的优异性,可作为良种选育或快速扩繁的基础材料,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6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林材积、胸径、树高3个性状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的当地商品种.材积性状比对照增长40%,平均遗传增益达27%,最高家系材积增长率为126%,遗传增益达86%;胸径性状比对照增长17.8%,平均遗传增益15%,最高遗传增益38%;树高性状比对照增长6.1%,平均遗传增益5%,最高遗传增益16%.筛选出一批生长性状优良家系,可为新建的马尾松种子园提供选择材料,同时为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秃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生秃杉种源-家系试验表明,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优良种源有贵州格、贵州交、贵州昂、云南龙陵、贵州丹,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6.33%,实际增益为30.75%。秃杉种源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