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区森林培育资金陷入困境.从明确林业投资主体入手,以创新林业经营组织形式、重建林业自我循环资金链、用活育林基金等方式,建立起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的林业发展模式,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的实质内涵是政府为矫正“市场失灵”,以林业生态建设所付出的成本资金为价值尺度,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服务功能予以的经济补偿。在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完全有必要对原来作为林业基金来源的各种资金的性质重新进行认定,按照使用功能将育林基金分离出林业基金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3.
育林基金是一项政府性基金,是更新恢复森林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林业专项资金,本文对我省实行育林基金制度简要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革设想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从1988年起正式实行了林业基金制度。这一制度把各项单一的资金容在一起统筹安排使用,初步打破了现有林业资金的分划格局,有利于保证林业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林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林业基金基本上是用于林业生产、建设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基金。因此,在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的同时,有必要对林业生产、建设的投资管理体制进行同步改革,以发挥配套改革的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1995年省审计厅和林业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育林基金联合审计,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050万元,约占审计总金额9866万元的11%。通过这次审计深感我省育林基金管理办法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在育林基金征管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必要作以揭示和剖析,以引起各级  相似文献   

6.
育林基金不是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而是营林生产单位的育林成本,是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它与林业基金在性质、用途、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上完全不同,因此不能将其纳入预算内政府基金进行管理。应逐步取消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育林基金比例分成,将育林基金的使用支配权归还给营林生产单位。育林基金的提取标准应以育林成本为尺度,其使用范围应限制在营林生产阶段。建议将育林基金改称为育林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生产费用管理并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7.
征好、管好、用好林业基金,对我县林业生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7年以来.我们在育林基金征、管、用上实行多渠道、主渠道、保重点的做法,连续几年获省林业厅育林基金优秀工作奖。  相似文献   

8.
1995年我省林业、审计部门合作,对全省育林基金进行了联合审计。这次审计工作扎实细致,使我们对全省的育林基金征管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解决存在问题,加强育林基金以及其他林业专项资金的征收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较多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不行。发展林业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育林基金。征收育林基金,是党和国家根据以林养林的原则而早已建立的一项制度。多年来,我省认真地执行了这一制度,对发展林业起了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木材市场开放后,问题较以前更多。其主要表现,一是一些林业部门领导,当家不理财,对于征收育林基金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收好管好用好育株基金工作的位置摆正,不认真组织力量征收,漏征现象很严重。二  相似文献   

10.
育林基金是建国初期就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林业经济政策,对保证和促进林业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形势的变化,育林基金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笔者就安徽省育林基金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育林基金是林业部门恢复和培养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的专项资金。征管用好育林基金对培育扩大森林资源,实现治危兴林起着保证和促进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市有些工作环节薄弱,造成育林基金一定程度上的流失和浪费,使本来属于林业的收入未能得到,用到林业上的资金也未能完全发挥作用。当前,育林基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育林基金对林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育林基金的来源、使用性质、征收过程及政策法规等方面阐述其不能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的缘由,以期育林基金能明正言顺地专款专用,不再被作作平衡地方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3.
洛南县林特局是该县育林基金征收、管理使用的主管局。该局确定下属木材检查站、林业派出所、营林站、财务股、公安股、林政股为育林基金征收单位,授权其对木材采伐、运输、经营、加工、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共同监督,加强征收管理,年初下达任务指标,年终依据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按比例超奖欠罚制  相似文献   

14.
育林基金是营林生产的专项资金.管好、用好这项资金,是林业扩大再生产,恢复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保证. 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解决国有林区森林工业问题的会议纪要》,育林基金由过去按原木量提取改为按木材销售额的21%提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987年提取育林基金1.4亿元,比改革前的1986年增长1倍多;1988年上升到2.08亿元,又  相似文献   

15.
育林基金、更改资金、林业保护建设资(以下简称“两金一费”)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征收的取之于林,用之于林的专项资金,是目前林业生产的主要资金来源。自实行征收“两金一劳”以来,我区筹集了大量的林业资金,为造林绿化,发展经济果木林,加速林产工业建设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检查中笔者发现,目前“两金一费”的征收管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水平,与现在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本文试从加强“两金一赛”的征收管理,明确征收环节,规范征收手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谈谈个人的意见。1实行征收的目标管理。区林业局…  相似文献   

16.
育林基金制度是在林区实行的一种尚不完全的价值补偿制度。在农区怎样实行,又如何逐步合理和完善,是目前林业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仅根据山东省农区林业经济的特点,谈一点浮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育林基金的提取是以原木销售额的25%计算的,(从1993年起改为26%)。我们对育林基金的管理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即:不管该单位提取多少,必须全额上缴省厅,再由省厅按各项生产计划将经费下拨给各单位使用,这种办法坚持了二十多年,效果比较好,各单位反映也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 1.能照顾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真正做到为生产服务。 2.能按需要分配资金,相对于采用比例留成办法,它因林区开发时间的早晚和资源悬殊等问题将造成苦乐不均,而统收统支可保证有正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的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8.
育林基金是林业工作的生命线。近几年,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育林基金工作,全省育林基金征收由意到面,从南到北,自山区扩大到丘陵、平原,育林基金工作稳步推进,征收额度逐年增加。“八五”期间,全省累计征收育秫基金1亿余元,并坚持严格开支,合理投向,为实现“五年鹊灭荒山”,推走林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9.
营林资金的有偿使用,是深化林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营林资金有偿使用的必要性和若干政策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 现行体制下的营林资金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木材销售价中提取的育林基金;二是从国家基建投资中取得的资金;三是从国家财政收入中拨给的林业事业费。营林是发展林  相似文献   

20.
规范林业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以来,各级政府大幅度提高林业专项投资,给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会。霍山县林业项目资金包括国债长江(淮河)防护林、国债采种基地、退耕还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国家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资金、省级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资金、林业治沙贷款资金及贴息,还有省级森林植被恢复费及育林基金返还等。管好用好这些林业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意义重大。本人从事财会工作多年,深感林业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亟待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