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同属于同翅目粉虱科。烟粉虱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蔬菜和甘薯、木薯、棉花、烟草等植物。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烟粉虱主要用其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叶片吸取汁液。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粉虱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严重影响天津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温室白粉虱和B-型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特征,并提出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随着墨玉县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面积的迅猛发展,为粉虱提供了有利的越冬场所和条件,经调查墨玉县发生危害的粉虱主要有烟粉虱和白粉虱.2004年烟粉虱危害开始加重,2006年传入棉田,2007-2009年重发生,主要危害棉花、西甜瓜及露地白菜等农作物大棚及日光温室内种值的各种蔬菜.因此,我们为保证墨玉县棉花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对烟粉虱和白粉虱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生性,于2007-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了青岛城阳、烟台莱阳和济宁邹城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室内测定确定了2种粉虱在茄子、烟草、黄瓜和番茄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烟台莱阳地区,烟粉虱的发生较为严重,温室白粉虱分布较少;在青岛城阳地区,温室白粉虱为较大的优势种群,烟粉虱少有分布;济宁邹城地区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布较为均匀,但烟粉虱寄主更为广泛;温室白粉虱在番茄和烟草上的室内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而烟粉虱仅在番茄上的存活率偏低。由试验得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均表现出不同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5.
白粉虱、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蔬菜田白粉虱、烟粉虱发生严重。白粉虱为害不仅局限在温室,在露地发生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烟粉虱在我省发生分布也十分广泛。以番茄、茄子受害最重,黄瓜、豆角、辣椒、十字花科蔬菜次之。白粉虱、烟粉虱不但刺吸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使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响植  相似文献   

6.
新绛县温室蔬菜粉虱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温室粉虱目前已是各国蔬菜和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是全国著名的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明确该地区温室蔬菜上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在温室中,尚未发现烟粉虱的发生;西葫芦、黄瓜、冬茬番茄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较严重;春茬番茄、油菜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一般,甚至不发生;而在豆角、辣椒、甘蓝等蔬菜上未发现温室白粉虱;(2)农民大都采取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也被采取,但效果一般;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农民的防治也为温室白粉虱的大发生提供生存、繁殖的条件;有些防治方法仍值得推广。本文对该地区温室种植模式以及近年来温室白粉虱爆发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制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近年来入侵我国的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生物型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B型烟粉虱可为害寄主植物超过500种,包括多种蔬菜、花卉和大田作物,这些作物也是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介。在云南、浙江、北京等地区已有Q型烟粉虱存在的报道,其在浙江省曾大量发生危害。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很难根据形态特征来区分,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区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叶片背面,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病害发生。烟粉虱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结论]应重视B型和Q型烟粉虱的传播与危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烟粉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A、B两种生物型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鉴定这两种生物型的形态特征。此外,文中还就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的区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烟粉虱的田间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疆温室白粉虱自然寄生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疆各地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迅猛.但是,温室虫害的危害逐渐呈加重趋势,特别是粉虱类害虫.对全疆主要农区温室进行了广泛调查,表明危害温室内蔬菜的粉虱类害虫为温室白粉虱和B型烟粉虱.除吐鲁番地区以外,新疆多数地区的温室粉虱以温室白粉虱为主.对采自新疆各地白粉虱寄生蜂标本进行的室内鉴定,结果显示温室白粉虱的寄生蜂均为温室粉虱恩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且在新疆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广大农区温室均有分布,其自然寄生率为12.76;~69.53;,田间初步试验表明,新疆本地蜂种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中南部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是全球温室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由于各地生态环境、栽培植物及管理方式等存在差异,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也不相同。温室生产在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对山西省中南部6个地区近47个县市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调研结果显示:①山西省中南部地区两种粉虱均有发生,100%的地区有温室白粉虱发生,而约有67%的地区有烟粉虱发生,温室白粉虱为山西省温室的主要害虫。②温室粉虱为害的蔬菜中黄瓜受害最严重,即当地受害的主要蔬菜中,94%的地区调查为黄瓜,92%为番茄,72%为茄子。花卉中约67%的调查显示,当地主要受害的是月季,50%为一串红、倒挂金钟等。温室周边其他植物中棉花受害最重,占了所有地区的50%。③化学防治是山西省治理粉虱的主要方法,广泛使用的药剂主要包括噻嗪酮、吡虫啉、拟除虫菊酯类和阿维菌素等。该项调研可为山西省宏观治理温室粉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烟粉虱是近几年来新上升的虫害,它具有为害作物广、数量多、为害重、传病毒、难根治等特点,常常造成蔬菜毁种。2002年,由于烟粉虱传播病毒,导致冀南秋冬茬瓜类、茄果类蔬菜近乎绝收。因此,须加强对该虫害的认识和防治。 1 烟粉虱的识别 在生产上,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常常混合发生,农民往往把烟粉虱误认为白粉虱,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1 寄主范围不同。烟粉虱的寄主范围非常厂一,可为害50多种作物,如蔬菜、棉花、花卉、豆科作物等。温室白粉虱主要为害大棚和温室蔬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温室白粉虱在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而B型烟粉虱是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从国外传入的一种新害虫,呈爆发性蔓延危害,危害面积逐年扩大,2001~2003年,据有关专家在山西省的41个县市调查,绝大部分为B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14.
赵文彦 《河北农业》2005,(10):24-24
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目前河北省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发生的粉虱有二种,一种叫温室白粉虱,一种叫烟粉虱,统称白粉虱。白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小型昆虫,是危害大棚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保护地主要危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等,对辣椒、韭菜、芹菜等危害较轻。白粉虱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叶背面刺吸寄主汁液,使受害叶片褪绿、变黄、白化、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白粉虱成虫分泌蜜露,还可诱发煤污病,不仅影响叶子光合作用,还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降低蔬菜商品价值。同时还可传播病毒病。一般受害蔬菜可减产15-30%,严重危害时可绝产。  相似文献   

15.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是棚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害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它的分泌物能引起煤污病,通过取食可传染病毒。温室白粉虱、烟粉虱能危害近300种植物,包括几乎所有蔬菜、花卉都可受害。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繁殖快,1年发生10代以上,体表蜡质,耐药性强,大多数成虫生活在叶背面,易于逃脱农药毒害;另外,成虫在光强时活跃,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身体不易沾药,虫子很快逃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周边的桑树、薄荷、丝瓜、辣椒、黄瓜、青菜、假柿木姜子等7种寄主植物上危害的粉虱样本,分别提取其基因组,利用线粒体mtDNA COⅠ基因片段标记,截取其代表序列679bp片段与国内外代表性粉虱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危害不同寄主植物的粉虱种类.[结果]辣椒(LJ)、薄荷(BH)、丝瓜(SG)、青菜(QC)为寄主的粉虱种群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小于0.003,同源性大于97%,聚为同一发育分支;黄瓜(HG)、假柿木姜子(JSM)为寄主的粉虱出现种群分化:JSM1、HG2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为0.002,同源性为98%,并聚为同一分支,JSM2、HG1与温室白粉虱同源性为100%,并聚为同一分支;桑粉虱与各比对粉虱的遗传距离在0.234~1.372,桑粉虱作为独立分支存在.[结论]桑粉虱只危害桑树;桑园周边的辣椒、薄荷、丝瓜、青菜植株上粉虱种群皆为烟粉虱B型,而黄瓜、假柿木姜子植株上的粉虱为烟粉虱B型与温室白粉虱,两者混合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种间竞争。2008年研究了2种粉虱在茄子、黄瓜、番茄、辣椒4种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和种间竞争,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不同起始种群数量二者间的竞争,温室白粉虱对南瓜和茄子的喜好。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上,相同基数的2种试虫,烟粉虱建立种群的能力大于温室白粉虱,在茄子上表现尤为明显;在茄子上不同种群基数的竞争条件下,烟粉虱最终可将温室白粉虱取代;温室白粉虱在养虫笼小生境下对南瓜的喜好略大于茄子。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烟粉虱较温室白粉虱有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烟粉虱的危害及发生特点 (一)危害 近几年烟粉虱在周口市危害逐年加重,其寄主范围之厂,危害之重,造成损失之大远远超过温室白粉虱。成为温室和大田作物及花卉的主要危险性害虫。烟粉虱以若虫和成虫群集棉花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汁液,大量消耗棉花同化产物,被害叶片出现退绿斑点或红褐色斑点,上部嫩叶翻卷,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B型和Q型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烟粉虱复合种中2种入侵性较强的生物型烟粉虱B型和Q型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入侵机制并对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以温室白粉虱以及浙江非B/Q型为对照种群,对世界各地16个烟粉虱B型种群和4个烟粉虱Q型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Q型种群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及多态性位点百分比等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烟粉虱B型的相应指数。聚类分析结果提示,ISSR标记能够区分烟粉虱不同生物型,但可能不适用于生物型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论】烟粉虱B型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Q型种群。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陕西菜田烟粉虱和白粉虱的数量结构,为粉虱风险评估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生态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作物以及不同菜田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种群分布和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mtDNA-CO1标记基因实现对陕西菜田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和种群组成因地区、季节、作物种植模式不同而异。其中烟粉虱均呈现优势分布,并占到种群数量的67.2%~100%。采用标记基因技术、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陕西菜田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