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 ,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 WTO日期临近 ,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 :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 ,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 ,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 ,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苎麻热”促进了国内苎麻行业的发展,但呈现一度“苎麻热”之后,苎麻的价格一落再落,到了苎麻难以承受的程度,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据最近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去冬今春以来,已先后挖毁苎麻近300万亩,占原有苎麻面积的38.75%,苎麻行业界的权威人士认为:“像这样大规模的全面挖毁苎麻(除湖南、四川等少数过于集中麻区外),如不及时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稳住剩余麻园,势必导致明后几年的苎麻原料奇缺。”本着这个问题,1988年6月间一行两人,先后对省内主产麻区的瑞昌、武宁、分宜、宜春、万载、宜丰、上高等县、市开展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3.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江西苎麻产业化建设的初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占钧 《中国麻业》2002,24(1):46-50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两个转变”、解决农业、工业流通领域中诸多矛盾、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一条广阔路子。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营体系。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江麻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以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质、高产、低胶“赣苎三号”为主要品种、通过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基地组织农户种植生产、实行品种区域化布局、企业与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利用基地优…  相似文献   

5.
再次“苎麻热”的思考杨木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芒麻紧缺,价格上涨,已由1992年前每公斤2元左右上升到8元以上,促使苎麻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再次"苎麻热"已经开始,并正在升温之中。现提出三个关键问...  相似文献   

6.
苎麻 ,又称“中国草” ,在上高这块 1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有着 30 0多年的种植历史。改革开放以来 ,上高县的苎麻种植曾一度十分红火 ,90年代中期 ,由于品质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麻价走低 ,麻贱伤农 ,使苎麻种植走入低谷。 1998年初 ,南港镇大面积推广优质苎麻品种“赣苎 3号”获得成功 ,1999— 2 0 0 0年辐射到田心、汗堂、芦洲、徐家渡等乡镇 ,至今为止 ,总面积达 1 56khm2 万亩 ,原麻总产 2 0 87吨 ,产值达 2 0 87万元 ,苎麻产业已成为上高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1 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苎麻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  相似文献   

7.
关于进一步开发苎麻纺织产品和稳定苎麻生产的建议毕秋芳(湖北省农牧厅武汉430070)我国苎麻生产经过7年之久的萧条徘徊,现由冷变热。自1993年初开始,苎麻原料供应趋紧,库存几乎告罄,苎麻价格由1988年的每公斤2元左右上涨到1994年的13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剖析我省第一个“苎麻热”的经验教训──商榷发展苎麻业的设想与对策陈柏清,陈百生(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310004)80年代中期我省苎麻种植面积由常年的2万亩,迅速扩大到11.97万亩,总产量达16.24万担.这是我省苎麻生产史上的"突峰"阶段.它给我们...  相似文献   

9.
江西夏布与江西苎麻齐名,夏布是我省古老的传统苎麻织品。历来江西万载、湖南浏阳、浙江诸暨夏布驰名于海内外。近代以来,我省棠阴镇(在宜黄县内)形成了全国苎麻夏布的集产地,在当时有“夏布不到棠阴不白”之美称,为我国夏布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由于国际市场“苎麻热”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国内苎麻生产的发展,而苎麻纺织业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导致了目前产大于销的被动状态,加之湖南等地苎麻大量冲击我省市场,造成了省内苎麻的积压、价低、卖麻难。自1987年冬以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目前已挖毁苎麻近300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苎麻在我县是一种面积甚微、分布零星、自产自销的小宗作物。然而,随着近两年麻纺工业的发展,国际市场“苎麻热”的形成,苎麻以投资小、花工少、效益好等特点而成为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从而求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面积由1984年的199亩,发展到1986年近1.5万亩。新扩麻园基本上是分布在丘陵地区的黄土上。据全县土壤普查结果表明:黄土坡地速效磷小于5ppm,而据报导,磷肥对新麻园的增产效果尤为明显。为了探讨磷肥在我  相似文献   

11.
湖南素有“苎麻之乡”美称,产量和品质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87年全省种植面积高达289万亩,总产25.3万吨。1988年以来,由于全世界“苎麻热”降温,苎麻生产受到严重冲击,苎麻原料积压,种植面积减少。1991年底湖南苎麻种植面积仅10万亩左右,因滞销而库存的苎麻则达7万吨。1992年年初开始,湖南省苎麻市场有所回升,价格看好,由原来每公斤原麻1.6元上升至每公斤3元左右,库存压力缓解。1—3月份全省销售1.2万吨,减少库存19%左右,而其中华容、南县、沅江3个县(市)棉麻公  相似文献   

12.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旌德县是安徽省的苎麻主产区,年产量和收购量占全省第一。为了搞活苎麻生产该县于1984年8月13日召开了苎麻研究会成立会议.研究会由从事苎麻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苎麻生产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31名会员组成。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提高科学种麻水平,组织交流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捕集市场信息,为苎麻“两户”服务。  相似文献   

14.
苎麻由统购包销过渡到市场调节以后,如何健全新的市场体系呢?湖南省沅江县棉麻土产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决策,大胆改革了购销制度,把“自营”,为主改为“代理,为主,全面开展了代购、代销、代贮、代运、代加工业务,与基层供销社联合,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集镇为躯干,组成全县规模的苎麻专业市场,成为广大麻农分散的家庭经营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苎麻的种植、纺织加工和外贸出口,在历史上曾有多次辉煌,但受苎麻纺织成本高、深加工难度大、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销售市场的局限性以及近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多种国际政治、经济大气候因素影响,麻织品销售不畅。当前整个苎麻行业困难重重,麻纺厂开工不足,有的频临破产、甚至破产,由此波及原麻均价由1995年的12000元/吨降至目前4500~5500元/吨,导致种植面积和产量锐减,原麻生产再次在低谷徘徊。有关人士对此极为关注,提出了诸如苎麻的发展前景,麻价能否上升,洞庭湖区原麻为何积压严重等问题,现根…  相似文献   

16.
近来,苎麻这个词在服装及类似亚麻织品的标签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苎麻是一种植物纤维,人们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使用它。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对苎麻这个词的发音亦有不同,最广泛的至少有两种,分别是“ra-me”和“ram-e”。苎麻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名———“中国草”。美国市场对苎麻织品产生兴趣源于与中国贸易的增加和进口商利用美国贸易法的漏洞。这些法律限制羊毛、棉花和人造纤维的进口,不限制丝绸、苎麻和其它小量的天然纤维的进口。进口配额制度现在包括了苎麻,以这种纤维制成的进口物的配额应该调整到同一水平。目前,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麻作》1987,(4):22-25
近三年来,国内外市场上苎麻及其纺织品十分热销,价格上涨。各地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苎麻热的形势议论纷纷,迫切希望知道苎麻热的原因,苎麻有无发展前途?现就我们掌握的资料作点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 WTO的日益临近 ,国际苎麻市场逐渐看好 ,被称为中国“苎麻城”的四川大竹苎麻产业在经历了十年低迷之后 ,正在复苏并有望在近期内重新崛起。如何依托传统苎麻资源优势 ,构筑强劲的特色产业 ,将产麻大县建设成为全国苎麻产业大县 ,是加快我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大竹新跨越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 建设全国优质苎麻生产加工基地县时机成熟1 .1 苎麻产业前景看好。苎麻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 ,我国的苎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 90 %以上。苎麻是优良的纺织原料 ,其纺织品具有轻、薄、滑、挺、爽等优点。在国际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苎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是保存苎麻种质资源、进行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并且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苎麻品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研究学者开展了苎麻组织培养研究,本论文从不同基因型、不同的外植体、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激素对苎麻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苎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苎麻榨菜套作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榨菜、苎麻是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推产业。利用苎麻冬闲地套种榨菜,既有利于苎麻生长,又增收一季榨菜。研究表明:本市中高海拔区域苎麻地可收获鲜菜头1750kg/667m^2,可产原麻217.3kg/667m^2。比不种榨菜的对照区平均增产8.7%(其中头麻增产11.6%);低海拔区域收获鲜菜头2250kg/667m^2,产原麻265.5kg/667m^2,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0.8%(其中头麻增产14.4%)。而且“麻菜”季节茬口衔接合适,当年麻菜总收入可达到2500元以上/667m^2.该种植模式目前已在重庆市三峡库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