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乳业经过2008年的阵痛,2009年的复苏和2010年的增长,2011年将是整合与快速发展的年份。近3年来,中国乳业基本上是在动荡中前行,虽然质量问题、诚信问题不断出现,但国内的消费增长依然强劲。2010年11月乳品企业必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的文件发布后,  相似文献   

2.
事件: 从2008年9月11日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到2月6日蒙牛OMP事件共147天中,中国乳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性变革,原有统治行业多年的腐朽潜规则已被打破,监管机构和加工企业的诚信都正经受着巨大的质疑.消费者仍处于被欺骗后的怀疑之中,新的行业规则和格局尚未形成。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应总结过去,德在智先;展望未来。行胜于言!  相似文献   

3.
中国乳业在不平静中迎来了新的一年。2011年岁末,蒙牛集团及福建长富的牛奶分别被检测出高含量的黄曲霉毒素M1。这起“致癌门”事件给辞旧迎新的中国乳业图添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4.
2011年的中国乳业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企业形成了30%甚至更快的增长,有的企业则因为种种原因退出市场。细细想来,2011年,国内的乳品行业出现了五大重生迹象。  相似文献   

5.
<正>乳品巨头遭遇重创正逐步复苏去年乳业三巨头总亏损逾30亿元今年将是中国乳业不平静的一年。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整个乳品行业遭遇重创,虽然市场在逐渐复苏,但阴影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伊利、蒙牛、光明三乳业巨头在此背景下正奋力翻身,期望可在今年尽快走出阴影。  相似文献   

6.
电影《2012》告诉我们,2012年,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当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中国乳业即将跨入2012年,却是近在眼前。2012年,中国乳业将会有哪些可能的变化呢,笔者在这里大胆地"猜想",看看是不是能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10年,中国乳业取得了惊人成长。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从5.3公斤提升至27.9公斤,奶制品工业生产总值也从120亿元增至1300亿元。但是,高速发展的中国乳业,却在2008年9月遭遇行业性重创,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多年来对中国乳品企业建立的信任基础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8.
2012春暖花开     
《中国乳业》2012,(1):I0001-I0001
不知不觉中,2011年已渐渐离我们远去,2012年的钟声已经敲晌。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乳业》杂志社全体员工谨向过去的一年中,为中国乳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所有指导、支持和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乳业在平稳中迎来了新春。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乳品行业整体稳定;生鲜乳产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奶源质量控制得到加强:奶牛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饲养管理水平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即将过去,对这一年的中国乳业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胆战心惊。1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乳品质量监管的力度。国家卫生部公布了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标准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中国乳业》杂志迎来了正式创刊后的第100期。在纪念特刊即将出版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本刊的前身《农牧产品开发》杂志更名为《中国乳业》。2002年1月,创刊号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中国乳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逐渐平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乳业究竟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区域型乳品企业节节败退,曾经有人预言:区域型乳品企业将被国内的大型乳品企业兼并,最后中国的乳业市场必定形成垄断。然而,尺有所短,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乳业发展步入新常态已成为乳业界共识,增长平缓、竞争加剧、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乳业的三大特征。随着君乐宝、现代牧业、圣牧高科、辉山等区域乳企布局全国市场的步伐加速,再加上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品牌,中国渐已形成"乳业七雄(伊蒙光君现圣辉)"共同逐鹿的市场格局。在各区域市场,"乳业七雄"和当地乳企们展开激烈的巷战,中国乳业新一轮洗牌大战业已正式拉开帷幕。对于广大中小区域乳企来说,当前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的营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春节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快速消费品行业正迎来一波消费热潮。而去年因三聚氰胺倍受打击的中国乳品企业。也正在借此契机迅速复苏。据国研网数据显示:中国乳业第四季度的销售呈恢复性增长,且明显好于预期。伊利等乳业龙头企业的销售业绩更明显强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因此吸引了不少证券机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乳业》2010,(8):84-84
2009年以来,经历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危机的中国乳业逐渐回暖并走向振兴。但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新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未来中国乳业的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正白驹过隙,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这已经是《中国乳业》陪伴大家走过的第16个春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乳业》杂志全体员工谨向一直关注、帮助和支持我们的领导们、同仁们以及奶业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7年,可谓是养牛人经历的又一个寒冬。生鲜乳价格仍然维持在低位,养殖场(户)退出的数量持续增加,奶牛养殖行业总体处于盈亏平衡状态。但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奶价在下半年触底回升,有突破3.50元/千克平台的迹象。行业供需出现了双拐点,1~11月生鲜乳生产指数下降了1.46%,供给不断收紧;1~10月液态奶消费额增长6.8%,乳制品消费复苏超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初,"皮革奶死灰复燃"的消息传出,又给中国乳业一次重创,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乳业经济,国人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笔者因此回顾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乳业经历了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冲击,2009年乳品行业的"冬眠期",2010年和2011年行业重新洗牌、乳品市场净化,2012年全国型乳品企业向高端产品的进一步跨跃和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低温转型,2013年原奶价格飙升、乳品企业向用奶量较低的乳饮料转型,2014年婴儿奶粉行业重新洗牌和液态奶的价格大战,2015年,中国乳业将何去何从?根据国内乳业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十大发展趋势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四川奶业》2009,(3):30-32
2008年9月,对于中国乳业来说,永远无法忘记: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中国乳业一瞬间跌至谷底,然后开始艰难的救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中国乳业很不平常的一年.尽管经历了诸如"价格战"、"奶源战"、"概念战"等一系列残酷竞争,尽管面对"禁鲜令"几次波折,给消费者和乳品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面对世界乳业巨头对中国乳业市场的攻城掠地,但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中国乳业得到理性、持续、稳定的增长,乳粉、酸奶、含乳饮料表现出不凡的业绩.牛奶营养知识的普及,饮食结构的调整,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企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都为中国乳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