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阳罗渔场农业队万贱生同志八四年承包一丘3.45亩低水田,进行稻田发花、育种试验。分别收获稻谷(一季稻)1454斤。亩平421.4斤,获得夏花鱼种4.8万尾,其中销售3万尾,春片鱼种562斤,成鱼192斤,现金收入(鱼款)2612.96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二年,我们在沅江县普丰公社鹭鸶湖渔场进行了用谷芽培育草鱼种的试验,结果亩平净产4寸以上的大鱼种480斤,其中4——6寸的草鱼种236.8斤。现小结如后。  相似文献   

3.
下琼湖属沅江县琼湖渔场的一个小型湖泊,位于县城境内,该湖以鱼类养殖为主,并兼有旅游业(主要是游船)。现有水面一千亩左右,但其产量占整个渔场(一万亩)的一半左右。近年来,由于湖泊周围工厂,医院以及城镇居民的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入湖,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北河庄渔场在1997年开始摸索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取得了成功。具体办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方式:采用池塘培养银鲫,搭配部分红出鱼。级培育2.养殖工艺:引苗分塘二级培育培育分塘成鱼起捕。1997年4月23日从南方引进银鲫县花10万尾放人2亩池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00,291(2)
1999年重庆市将湘云鲫列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广品种之一,并委托壁山县水产站于同年4月统一从湖南引进湘云鲫水花105万尾,分别在壁山县、九龙坡区、巴南区、江津市等14个区、县沛)进行了池塘、稻田、网箱单养和混养试验示范。1999年10月16日,该市农业局、水产科技推广站在警山县华龙渔场对该品种的测产结果显示:同在一口鱼池(面积4亩、水深1.l米),于5月9日同时投放2一3cm的湘云鲫1.0万尾和异有银鲫0.6万尾,经5个月饲养,湘云鲫平均尾重达131.5克,异育银鲫平均尾重为62.5克,由于相对密度偏大,虽然总体长势不够理想,但拥…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1980,(4):49-49
湘潭县白托公社渔场,1977年购回细鳞斜颌鲴鱼苗6万尾,直接投放40亩成鱼塘饲养,当年长到尾重1两左右,第二年尾重可达7—8两,成活率30%左右,78—79年共起水细鳞斜颌鲴5000斤,平均亩产60多斤,两年该场出售细鳞斜颌鲴鱼种收入3000余元。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我市谷城县县管的3座中型水库和1个国营渔场,同8个公社15个大队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签订了联营养鱼合同和技术承包合同。参加联营的有大队渔场4个,专业户、重点户28户,养鱼专业劳力50人,联营水面240.9亩,其中126.9亩鱼种塘收获3寸以上鱼种81.37万尾,114亩成鱼塘产成鱼12,800斤。渔业产值47,142元。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库、队联营养鱼,既发展了农村的养鱼生产。  相似文献   

8.
长寿湖渔场自1958年至1979年,共修建了8个培养鱼种的土坝水库(俗称外荡)。每个荡面积六、七十亩到二百五十亩,水深约10米左右,8个荡共有水面一千多亩。每年可为渔场培养四寸以上大规格鱼种165万尾,其中78亩水面的红旗外荡每年可同时培养四寸以上鱼种约40万尾以及1.2~1.4和1.8~2.0寸的鱼种400万尾。这些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鄂城县黄龙水库管理处于1982年初,将一口面积为三亩的鱼种池以生产大鱼种3万尾的合同包给了两名职工,验收结果为:平时陆续投库的3寸以上的鲢、鳙、草鱼种6.87万尾,1,823.4斤;9月7目因气候突变,泛塘死去0.4万尾,221斤;鱼池尚存0.8万尾;共计生产鱼种8万余尾,2,100多斤,收入3,000多元,亩产达700余斤,为一般鱼种池产量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5,(3):36-37
安徽省佛子岭水库渔场有可养水面3万多亩,鱼苗饲养塘400亩。十几年来共投放鱼种1.06亿尾,捕捞成鱼730多万斤,1964年最高年产达74万斤。  相似文献   

11.
我是虎林县太和乡太山渔场的承包户,全家8口人,三个半劳动力。1984年9月承包了渔场的70亩水面。1985年投产后,当年生产商品鱼2.2万斤,纯收入1.3万元,使我尝到了养鱼的甜头,增强了靠养鱼致富的信心。1986年在市、县水产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比1985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秋后共生产商品鱼3.01万斤,平均亩产430斤;  相似文献   

12.
利用菱塘,进行“菱--鱼混养”,套养夏花鱼种,建立菱-鱼立体养殖生态体系。德安县河东乡李家村张宝根去年在村前2.0亩养菱塘中套养了花、白鲢和鲤鲫夏花1600尾(其中花白鲢夏花12000尾,鲤鲫夏花4000尾)。经过四个多月饲养,共产花白鲢鱼种102斤,鲤鲫鱼冬片34斤,产菱1660斤,产菱盘10700斤,总收入1961元。  相似文献   

13.
湖南湘鲫1989年3月在宁波市的东钱湖鱼场放养(试养)后,到今年4月鉴定,已见成效。湘鲫这个新品种从1989年3月起,选择东钱湖养鱼场一块精养区内(195亩)作投放试验,当时共放鲤、鲫、鳊、草鱼1018公斤(1656尾),其中湘鲫335公斤(8040尾),经过10个多月饲养,普遍长到500克/尾。经专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成鱼总产量增长最快的县是沔阳县,1978年总产量536万斤,1981年达到1,073.5万斤,翻了一番.△建设集中连片精养鱼池最多的县是沔阳县,1981年鱼池总面积19,300亩,生产成鱼448.27万斤,平均亩产232.3斤.△国家商品鱼基地渔场单产最高的是沔阳县郭河公社渔场,1981年养殖面积579亩,单产623斤.  相似文献   

15.
1985年6月,由湖南省科委主持对鲫鲤杂交鱼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会上把鲫鲤杂交第一代鱼简称为“湘鲫”,去年列入了省科委推广计划,在省鲫鲤杂交研究协作组的统一组织下,有关地县科委和水产主管部门积极支持,生产单位大力推广养殖,据年终“湘鲫”推广总结会上的不完全统计,1986年全省推广养殖“湘鲫”面积达18.63万亩,产“湘鲫”鲜鱼2803.9吨,  相似文献   

16.
在辽西地区0.3hm2鱼池中进行湘鲫高密度养殖(夏花10.35万尾/hm2),经147天饲养,总产湘鲫3190kg,平均体重达110g/尾,成活率94.6%,饲料系数1.58,总盈利15630.44元,资金投产出比为1:1.83,试验证明,湘鲫在我国北方地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1982-1984年,我县共制鲫鲤杂交鱼苗290多万尾,除由省统一调拨支援兄弟县市200万尾外,留下本县试验养殖推广90多万尾,放养面积6088.47亩,产鱼134,840斤,  相似文献   

18.
我省从77年冬以来,洞庭湖区十一个县二百三十六个渔场,已建成商品鱼基地86667亩。去年投产成鱼池面积37689亩,产鱼53649担,亩产142斤。其中126个集体基地渔场,产鱼44838担,交国家鲜鱼32467担。与78年比,总产增加两倍,单产提高86%,商品量增加1.4倍,积累资金翻了两番。日前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商品量最多的新建商品鱼基地省。  相似文献   

19.
在辽西地区0.3hm^2鱼池中进行湘鲫高密度养殖(夏花10.35万尾/hm^2)经147天饲养,总产湘鲫3190kg,平均体重达110g/尾,成活率94.6%,饲料系数1.58,总盈利15630.44元,资金投产出比为1:1.83,试验证明,湘鲫在我国北方地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正> 沅江县阳罗渔场1984年在3.45亩的低水田进行稻田发花、育种试验。分别收获稻谷(一季)1454斤,亩平421.4斤;夏花鱼种4.8万尾,春片鱼种562斤,成鱼198斤,共收入鱼款2612.96元,扣除饵料、农药和鱼花等费用275.50元,纯收入2337.46元,平均每亩收入鱼款677.52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