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湖地区植物中常最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湖地区各类植被中采集的46种主要植物样品,进行6种常量营养元素的分析测试,得到了区内主要植物常量营养元素的一些特征。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草原建设、畜牧业发展等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地区植物中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青海湖地区各类植被中的46种主要植物样品,进行了As,Sb,Hg,Pb,Cd5种非必需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并对植物及植被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青海湖地区植物生态学、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等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黑剌长角明亮金龟子是青海湖上游流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啃食黑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破坏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黑刺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量,重则造成连片黑剌枝枯死。据调查,环青海湖上游流域目前危害面积达2×10^5hm^2,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天峻县、刚察县和共和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达18.56头/株,最高达127头/株,长角明亮金龟子的迅速扩散,造成成片灌丛黑剌枝条干枯死亡,严重破坏了环青海湖地区防风固沙植被,进而加剧了上游地区的草地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将选择经济适用的化学药品,确定防治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为有效控制环青海湖流域黑刺长角明亮金龟子的扩散和蔓延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和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康海军  李启良 《青海草业》2015,(1):16-20,34
经考察记录到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1532种,隶属84科,419属,表明该地区植物种类较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份复杂,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  相似文献   

5.
海晏县地处青海省农牧区交接处,所辖金滩、银滩、哈勒景三个乡在黄河流域的山谷地区,托勒、甘子河和青海湖三个乡位于内陆河流域的青海湖滩地.滩地岌岌草丛生,是海晏县草原畜牧业的主要地区。青海湖滩地草原革蜱孽生,每到春季饥饿蜱附着岌岌草侵袭家畜,在畜体完成生殖过程。青海湖滩地历史上春季就有马属动物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黑刺长角明亮金龟子是青海湖上游流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啃食黑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破坏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黑刺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量,重则造成连片黑刺枝枯死。据调查,环青海湖上游流域目前危害面积达2×105 hm2,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天峻县、刚察县和共和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达18.56头/株,最高达127头/株,长角明亮金龟子的迅速扩散,造成成片灌丛黑刺枝条干枯死亡,严重破坏了环青海湖地区防风固沙植被,进而加剧了上游地区的草地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将选择经济适用的化学药品,确定防治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为有效控制环青海湖流域黑刺长角明亮金龟子的扩散和蔓延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和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5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具有特征谱、垂直带状谱、与株高负相关和指示性等4个特征,为草地矿物元素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概念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1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化学肥料的简称。只含有1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2种或3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繁殖物候的影响,试验收集了连续10年青海湖地区的气候数据和马兰、车前、蒲公英的物候期数据。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马兰的繁殖物候期最长,种子完全成熟期发生了显著变化;车前末花期发生显著变化;蒲公英繁殖物候期最短,繁殖物候指标中明显变化最多。说明繁殖物候期越短的植物越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花期容易受到4月份和6月份平均气温的影响;6月份的平均气温影响到3种植物的种子物候期。  相似文献   

10.
孙军 《四川草原》2005,(7):34-35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不仅以盛产5种裸鲤闻名于世,而且有189种鸟类,成为我国八大鸟类主要栖息地。环青海湖周边拥有约1.2×106hm2优良草场,为4万多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系200多万牲畜的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国内游客、专家关注的胜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干旱缺水,开垦草原、草场超载过牧、鼠虫危害,已使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环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保护和建设环青海湖生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1重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是对全国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环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牧草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年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可分为春季缓慢失墒期、春末夏初墒情缓慢恢复期、夏季快速失墒期、秋季快速增墒期4个时段;不同年份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不同,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受天气、牧草生长等因素影响干湿变化明显,30~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相对较稳定。牧草生长季(5-9月)各月末的生物量与前期土壤水分的关系密切,上一年度土壤水分对牧草生物量的影响在牧草生长前期较为明显,后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内生态环境的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大幅下降,流域生态安全问题严重。本研究利用2002-2010年的MODIS NDVI产品、青海湖流域气象数据、流域社会数据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数据,结果显示:1)2002-2008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植被退化面积是植被恢复面积的2倍以上。2008-2010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之后,恶化形势有所缓解,恶化面积减少至与植被恢复面积持平。2)实施治理工程之后,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是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仍处于退化状态,甚至有恶化趋势。天峻县和共和县分别有3 415.36和2 324.57km2地区出现警戒状态,分别占当地陆地面积的25%和38%。较严重的是,海晏县有284.98km2地区的生态安全处于重度危险状态,占当地陆地面积的18%,剩余地区都处于轻度危险状态。根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指数评价研究,提出了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的可行性措施和改进环境治理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适量降水因有利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基数。青海湖Ⅱ级湖成阶地和构造台地更有利于蝗虫的繁育,此外,土壤的温度,质地及水分和盐分含量对草地蝗虫的发生和繁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晏县沙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秀莲 《青海草业》2009,18(2):40-42
海晏县地处青海湖北岸,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青海湖流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境内草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文章就海晏县境内沙化现状作调查,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吉云 《青海草业》2007,16(1):34-35,58
环青海湖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湖区气候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湖区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脆弱性和与环境不协调。对环青海湖区进行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恢复治理,改善草地环境和资源的生产能力,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导致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紊乱,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严重下降,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气候生产潜力、宜牧土地生产潜力和潜力总量的估算,探讨影响草地资源生产潜力的驱动机制,寻求有效合理利用、保护和改良草地资源对策,最终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环青海湖盆地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分析近20年来环青海湖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对环湖盆地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年蒸发量增大程度比较显著,而降水量增多不显著,且年际间变化较大,气温、地表蒸发等气象要素有向暖干化过渡的趋势。随气候变化,环湖盆地天然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草地退化、沙化现象加剧。在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环湖盆地地区水资源的减少和草地生态环境的沙漠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青海湖面积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我国大型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论述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段和单波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水体识别模式,并根据该模式提取了青海湖自2008年9月以来至2011年每年4至11月期间的水体面积。结果表明,1)2008―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持续增大趋势,且2008―2010年增幅较小,而2011年青海湖面积增幅显著;2)2009―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波动,但2011年各季节面积均高于前3年同期;3)2008―2010年青海湖自9月开始至封冻前,面积逐月减小,且2009―2010年青海湖面积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2011年与前3年相比,青海湖面积除7月与2010年同期大致相当外,其余各月面积明显偏大,且湖面至10月才达到最大值;4)2008-2011年的10月,青海湖面积变化较明显的区域位于青海湖的东岸和西岸,湖岸线分别向东、向西推进了130~630和100~600 m,东岸沙岛湖季节性与青海湖连通;5)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近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青海湖周边河流的入湖径流量增加;青海湖周边人类生产活动趋缓。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季节对青海环湖地区戊、已两地棉羊血浆硒浓度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戊地绵羊在春、夏、秋季的血浆硒浓度低于正常值范围;已地四季和戊地冬季绵羊血浆硒浓度均高于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