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遍地都是的黄泥,不起眼的小昆虫,一位普通的农民以独特的眼光将二者"捏"到一起,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致富神话. 天生爱好竟成致富工具 吉林省吉林市大口钦镇农民王振刚,从小就喜欢画画.中学毕业时,他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村里谁家做家具都会请他去给家具的玻璃门上画些花鸟虫鱼、喜庆图案等,他每年光靠这项收入就有三四千元,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到了80年代末,农村做老式家具的越来越少,王振刚赖以生存的玻璃画渐渐不吃香了.这就让他思考起其他出路.  相似文献   

2.
苏齐 《农家致富》2007,(9):21-21
小李学过木工,想凭自己的手艺在城市找点活干。进城后他发现,城里会木工的农民很多,象他这样零散打工,很难找到事做。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回老家的时候,被搬家公司找去帮忙搬家具。他发现,城里人扔弃的旧家具,在农村都很时髦。他想把城里的旧家具运到农村出售,生意必定很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朱晖 《北京农业》2010,(11):14-14
一场大雪席卷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一个美术老师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就是画一幅雪景。"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跑向室外,边画画边玩耍,场面非常热闹。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静静地趴在窗前,好奇的老师走到他的身后,发现他正在画那些在雪地里画雪的同学。  相似文献   

4.
农民沈德阳靠削竹签,从成千上万"麻辣烫"老板的手中分得一杯羹,挣得了不少财富。 几年前,沈德阳的一个亲戚在县城开办麻辣烫店,生意不错,但经常为买竹签发愁。于是他便帮这个亲戚削了一批竹签。后来,他发现很多的"麻辣烫"老板都有这个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妍 《农民致富之友》2013,(13):36+35-36,35
提起马洪海,在齐齐哈尔市,在克东县乃至于周边的县、乡、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人们都习惯地、亲切地称他为"舵把子"。这不仅是因为他从小就学会驾驶拖拉机,是驾驶能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是带领农民科学种田,实现科技致富的"掌舵人"。在他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德胜村近五年来粮食生产实现了"五连增",特别是2012年,由于加大了农机农艺新技术投入,粮食总产实现1098万斤,同比增长30%,种植业总收入实现1283万元,同比增长24%。  相似文献   

6.
过去农民朋友购买家具时什么便宜买什么,现在农民朋友买家具也追求品牌,也渴望买到家具大厂的品牌货。但是,不少的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往往更多注重家具的款式、价格,而忽视了家具的内在质量问题。其实家具是否环保、质量是否合格、售后服务是否到位都是消费者要考虑的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如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应酌情购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日前遇到一位养殖致富的能人,他在介绍经验时说:"农民要致富,必须有致富的眼光。"他举例说,有一年,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农民"跟风跑",一哄而上养肉猪。而他没有"跟风",而是"调转船头"养母猪。后来仔猪市场的价高俏销着实让他大赚了一把。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养鸭子,养鸭行业竞争还是比较大,但我采用的是生态养鸭方法,商品鸭还未出栏,周边的商贩就主动上门来订购了。"近日农民杨进斌高兴地告诉笔者。据杨进斌介绍,他为提高商品鸭的竞争力,通过4年多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仿照野鸭子生活习性的生态养鸭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养鸭子,养鸭行业竞争还是比较大,但我采用的是生态养鸭方法,商品鸭还未出栏,周边的商贩就主动上门来订购了。"近日农民杨进斌高兴地告诉笔者。据杨进斌介绍,他为提高商品鸭的竞争力,通过4年多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仿照野鸭子生活习性的生态养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晓 《湖南农业》2006,(3):24-24
山东省有个叫曲宝营的农民,有一手好木工手艺活,可是现代人大都是流行购买时尚家具,他的手艺再好发展空间也不火。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思路,把原来农村的农具按模型做成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如做成小推车、碾盘、石磨等农具工艺品,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不几年他就发了家。四川省阆中市彭城镇青年农民何金翰,  相似文献   

11.
刘菲 《当代农业》2011,(4):22-22
农民张富范每年冬天外出打工回来后,都会利用农闲时间帮村民给玉米脱粒赚点外快。时间长了,他发现许多农民都是将脱粒后的玉米芯随便堆放在院落一角,而外地很多糠醛厂、食用菌专业户却需要大量玉米芯,收购价格也不低,于是萌生了"两头赚钱,自己增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正> 江苏省丰县凤城镇渠桥村程集东队56岁的农民程友真利用学来的“丐帮手艺”,农闲捏面人(鸟),喜成致富绝活的事被人们传为佳话。程友真自小热爱美术和捏泥人、玩具等。一次,他在上中学时看到县城集会上一群人正围着一位捏面人的  相似文献   

13.
木制家具用旧了,低价卖掉觉得可惜,放在家里又觉得有碍美观,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一些想买二手家具的消费者,却难以在市场上寻找到款式满意又比较新的二手家具。近日笔者了解到,已经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做起了为旧家具"整容"的服务。在为消费者提供旧家具清洁、翻新服务的同时,还收购二手家具,将其清洁、翻新后销售。目前,这项生意非常红火。  相似文献   

14.
河北永年县姚寨乡农民王利平,贩卖时令蔬菜已有5年多,他深知蔬菜市场行情.城里人常规菜都尝过了,现在喜欢尝山野菜、南瓜尖等一些平素吃得不多的"鲜"味了,他想:家乡到处都栽种着红薯,薯叶宽阔,娇嫩喜人,且薯田很少打药,可谓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15.
15张图片一字排开,有的画着牛,有的画着井……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项目.每1张图片的下面都有1个碗.参与"投票"的农民,每人发6颗玉米,喜欢哪个项目就往哪个碗里面放上1粒.最终选出来的6个项目将会付诸实施.许多农民都把玉米投给了水井.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11,(2):1-1
农民董在良挖掘地方野生泥鳅资源,带动了当地泥鳅产业发展,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产值。他的事迹上了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董在良也被誉为"项目型农民"。乍闻"项目型农民",很多人会觉得新鲜,其实"项目型农民"指的是慧眼识商机,把一个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做成规模产业的致富能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这一大背景下,只要你想干、肯干、用心干,做个"项目型农民"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17.
创意是"金"     
山东省有个叫曲宝营的农民,有一手好木工手艺活,可是现代人大都是流行购买时尚家具,他的手艺再好发展空间也不大.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思路,把原来农村的农具按模型做成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如做成小推车、碾盘、石磨等农具工艺品,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不几年他就发了家.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1,(8):27-27
涟源市龙塘镇云肖村刘文志1991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毕业后曾多年从事园艺工作。在参加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后,他坚定了创业信心,决心转型投资农业。2008年11月他召集本镇10位有志农民共同组建涟源市金鹏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李志 《当代农业》2011,(6):56-56
如今,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农民已彻底抛开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旧有观念,他们在生之养之的黄土地上寻找着自己的美好梦想,挖掘着属于自己的"金矿"。吉林省蛟河市23岁的农民鲁长俊就是其中一个已经找到了"金矿"的佼佼者,请听他讲述自己的"淘金"故事。  相似文献   

20.
姜斌 《当代农业》2010,(10):15-15
钱汉忠是江苏省启东寅阳镇江楼村的名人。钱汉忠出名源于他带领农民在越冬作物中夹种"金华"、"冬华"青菜,亩净收入达到1500多元。20多年来,钱汉忠不遗余力地带领当地农民致富。1991年夏天,他到昆山市出差,发现有人收购大蒜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