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应用“3420”田间试验方法,即通过不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优质稻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优质稻南粳9108高产优质的合理氮、磷、钾用量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东海地区最优的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为:N20kg/667m2,P2O58kg/667m2,K2O12kg/667m2,N∶P2O5∶K2O=1∶0.4∶0.6,当氮肥施用量超过20kg/667m2后,产量略有增加,但稻米品质显著下降,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适量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南粳44产量,人工插秧方式氮肥用量为20.74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754.06 kg/667m2,而机械插秧方式最高产量为717.24 kg/667m2时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8.59 kg/667m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蒜高产最佳施肥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鲁西南大蒜种植区,大蒜施肥过量的问题,利用3414实验设计,探讨了鲁西南地区大蒜的需肥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达到N23.30 Kg/667m2、P2O5 9.24Kg/667m2、K2O16.16Kg/667m2时,产量能达到1999.35Kg/667m2时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调优上海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在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6 kg的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8∶2为宜,此时"南粳9108"的产量较高,稻米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减肥效果,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当每667 m~2施氮量为17.75 kg(施用穗肥)时,水稻产量略低于对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提高9.4 kg/kg,增幅为28.0%;当每667 m~2施氮量为20.75 kg时,水稻产量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提高4.0 kg/kg,增幅达11.9%。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水稻品种"南粳9108"不同机插方式下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里下河稻区"南粳9108"在每667m~2施氮22.0kg、P_2O_5及K_2O每667m~2施用量均为9kg的前提下,无论是采用毯苗还是钵苗机插,氮肥运筹采用基蘖肥∶穗肥为6∶4,均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以常规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南粳9108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南粳9108最佳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氮钾配比下,氮肥用量270 kg/hm~2为机插稻适量水平,产量以施氮肥270 kg/hm~2、钾肥216 kg/hm~2组合最高。氮肥的增产效果远高于钾肥,増施氮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钾肥增产效应是通过提高每穗粒数来实现的,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生产条件下,南粳9108每667m2施氮量21kg时产量最高,倒伏较轻,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上,南粳9108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21kg左右。  相似文献   

9.
在大葱种植中进行平衡施肥试验,旨在探索平衡施肥在大葱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大葱生长的影响,为 N、P、K 肥在大葱种植中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同的条件下,平衡施肥处理区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区增加产量122.2Kg/667m2,增幅14.2%,每667m2增加经济纯收入175.52元;比空白(不施肥)处理增加产量362.4Kg/667m2,增幅58.2%,每667m2增加经济纯收入315.84元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采用生产试验方法,进行了单季晚粳无公害精确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肥处理虽然肥料成本增加5.6元/667 m2,但纯收入达314.8元/667 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收44.7元/667 m2,增加16.5%;精确施肥减少了氮肥施用量,增加了穗肥比例,使氮肥运筹趋于合理,氮肥利用率达34.81%,比常规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增加12.39%。  相似文献   

11.
设置了0、8、16、24 kg/667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南粳9108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适宜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颖花数均呈升高趋势,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总体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为16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657.88 kg/667m~2。随着供氮水平提高,总叶面积指数、颖花/叶、粒数/叶、剑叶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趋势,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茎鞘物质输出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含量衰减率、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呈降低趋势。总的来说,南粳9108在施氮量为16 kg/667m~2时,群体质量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南粳45生产上开展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很好地协调了南粳45库与源的关系,产量达10180.5 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盐城市农业开发区轻盐黄泥土上开展玉米"2+X"优化配方施肥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以每667m2施用纯N20kg、P2O54kg、K2O3.6kg最优,苏玉20产量、增产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603.4kg/667m2、57.79%和457.7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施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414"最有饱和设计方案,以氮(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氮、磷、钾3因素与油葵杂交种F60的籽粒产量、籽粒粗脂肪含量、粗脂肪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的施肥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在供试条件下,氮、磷、钾单因子对油葵籽粒产量和粗脂肪产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表现为P﹥N﹥K;对粗蛋白产量的影响是K﹥N﹥P;增施氮肥降低粗脂肪含量,增加粗蛋白含量;增施磷肥增加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增施钾肥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施肥模型的寻优结果表明:施N=9.9 kg/667m2,P2O5=6.3 kg/667m2,K2O=8.8 kg/667m2,可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为217.5 kg/667m2;施N=8.5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8.5 k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脂肪产量为90.9 kg/667m2;施N=9.6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10.2 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蛋白产量为35.5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进一步优化当地莴苣施肥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所采用的莴苣配方施肥方案每667m2 N 23kg、P2O511.44kg、K2O 20.70kg,比涵江区当地习惯施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本试验条件下,莴苣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每66 7m2施氮量为25.40kg时,莴苣产量最高,每667m2氮肥最佳经济用量为25.03kg。  相似文献   

16.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上海市崇明区推广应用"南粳9108"及其机穴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穴距对"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固定为25 cm的情况下,"南粳9108"的有效穗数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减小,产量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穴距为14 cm时产量最高,每667 m~2为700.31 kg。  相似文献   

17.
宁国市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寿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07-108,167
根据"3414"最优设计原理,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氮肥、磷肥、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13.47kg/667m2,P2O5∶3.27kg/667m2,K2O∶7.27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212.64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建议油菜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纯N∶14.0kg/667m2,P2O5:5.0kg/667m2,K2O∶6.0kg/667m2,折46%的尿素30.43kg/667m2,12%的过磷酸钙41.67kg/667m2,60%氯化钾1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3410"完全试验方案设计和大田示范对比试验,确定棉田氮磷钾肥的合适比例和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肥、钾肥能显著增加棉花产量,磷肥的增产效果则不明显;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增产棉花25.3 kg/667m2,增产率11.5%,增收达到92元/667m2;棉田最适宜的肥料用量为氮18kg/667m2、磷(P2O5)4.8 kg/667m2、钾(K2O)10~12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优质水稻"南粳9108"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群体形成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在里下河稻区采用毯苗机插或人工栽插,每667m~2栽插密度为1.71万~1.85万穴,每667m~2总颖花量可达3000万朵以上,且结实率、千粒重均较高,每667m~2产量可达7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粳稻南粳46为研究对象,设置0、150、187.5、225.0、262.5、300、337.5 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南粳46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在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513.6 kg/hm2.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施氮量为262.5、300、337.5 kg/hm2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综合南粳46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可知,187.5 ~262.5 kg/hm2施氮范围更有利于南粳46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