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以自育重穗型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香型杂交水稻。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m^2产8.77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9%。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8.17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9%。  相似文献   

2.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6,25(8):94-95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曹黎明  顾永平  倪林娟  程灿  袁勤 《种子》2006,25(12):89-90
申优8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宄所自主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晚粳稻组合,以不育系申4A与恢复系R8号配组育成。2003~2005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质、粒重、大穗、高产,区试产量608.6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5.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产量489.2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11%,增产极显著。2006年1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临稻10号,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瘟病。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产量比对照(1)圣稻301增产24.2%,比对照(2)京引119增产25.36%。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定名。该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是利用现有丰富的基因资源,组配杂交组合。选育矮秆抗倒、叶挺、穗直、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单株株系,单产达700~75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8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5.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基本苗20万-25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60万~70万/667m^2,拔节前最高返青总茎数80万/667m^2。穗数达到45万~50万穗/667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杂交稻筒优202的选育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优202是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与贵州省农业厅种子站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冷杂交稻,2003年6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取样分析,其米质为国家优质三级米,抗稻瘟病性的田间自然诱发和接种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抗冷性鉴定结果为抗。该品种的最大特征是叶片半卷直立、叶色浓绿、透光性强,适宜于密植;且分蘖力、分蘖势较强,前期生长旺盛,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根系发达,寿命长,不早衰,熟色好,在两年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有效穗17.5万,每穗着粒数在160~180粒,结实率较高。结实性好,千粒重28g左右。在栽培技术措施上与一般常规杂交稻品种相比较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种植密度。以1.5万~1.75万穴/667m^2为宜,栽双粒谷秧;二是要注意后期不脱肥,注重施用穗肥,以免因前期生长旺盛而造成后期脱肥,表现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7.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省寡日照低副射的黔北地区.海拔950m的中等以上肥力稻田,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专家系统”计算的Ⅱ优162、冈优151、冈优527大穗型组合的栽插密度、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分配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电脑计算高产栽培处理、高产经验栽培处理在中上等、上等肥力稻田均获得超高产产量,在中等肥力稻田均获得高产产量;(2)“水稻高产栽培专家系统”施肥校正方案为:种植大穗型组合,在中等以上肥力稻田,栽插密度宜选择1.3~1.4万穴/667m^2,有机肥施用量1000kg/667m^2以上,化肥施用量以N10.5~14kg/667m^2,P2O5 5~8kg/667m^2,K2O 8.5~11.5kg/667m^2,N,P2O5,K2O施用比例以1:0.5~0.6:0.8~0.9,或者根据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有机肥增产量之差所得的施化肥增产量计算化肥氮、磷、钾施用量,即以施每千克N,P2O5,K2O养分,分别增产稻谷14.8~17.2kg,25.1~36.2kg,15.9~21.9kg计算.施用分配上磷肥全作基肥,氮、钾肥施用分配比例相同,基、蘖肥占65%~70%,穗肥35%~30%。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杂交稻单产稻800kg/667m^2的田块,提出其适宜的性状指标为ALI最大8.2,始穗期6.9,腊熟期保持在5左右,分蘖增长曲线平稳,分蘖高峰值为24-25万/667m^2,全生育期净生产量为24759g/m,平均CGR在15g/m^2以上,始穗期潜在光合能力22196g/d.667m^2,有效穗19 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60粒以上,结实率95%,千粒重28g,要达到以上指标,选择气候较凉爽,土壤肥沃区域,品种生育期165d以上的优良杂交组合,采用旱育和温室育秧提早播种期,东西向宽窄行栽插,重施有机肥和选用高磷钾优化配方,搞好纹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王金栋 《种子世界》2000,(12):28-29
通过时济南17超高产麦田的追踪调查测定,得到济南17产量实现604.67kg/667m^2的超高产时,各重要生育时期的群体数量、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以下简称LAI)及挑旗后各层叶的LAI的动态指标及各相应时期个体质量的动态指标。明确了济南17实现超高产时的产量构成为:穗数49.04/667m^2,穗粒数32粒,千粒重39.08g,并与533.01kg/667m^2的高产田的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提出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油分优质油菜农华油101系贵州省油菜所选育,于2006-2008年度参加全国冬油菜品种长江下游组区域试验,两年试验结果平均单产204.43kg/667m^2,居试验第一位。两年平均含油率为46.15%,芥酸含量0.45%,硫苷含量20.77μmol/g·饼。2007-2008年度全国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91.03kg/667m^2,居试验第1位。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说明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种子科技》2014,(12):53-55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京津唐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6.4d,比对照津原45长O.5d。株高117.8em,穗长21.9cm,有效穗数21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34.3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7.9g。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3%.  相似文献   

13.
早稻免耕不同密度抛栽,在抛2.0~2.6万/667m^2范围内,产量与穗数呈正相关,均随着抛栽密度的适量加大而增加。以抛2.0万穴/667m^2为对照,栽2.6万穴的增穗10.78%,增产8.88%;2.4万穴的增穗8.67%,增产6.7%:2.2万穴的增穗5.09%,增产3.42%。  相似文献   

14.
杨瑶君  吴先军 《种子》2006,25(6):82-82,86
E优512是用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杂种胚经离体培养、由R稳定的株系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叶型紧凑,株高110.0cm,穗着粒数178.5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4.4g,全生育期147.8d.抗倒伏和抗稻瘟病的能力较强,米质达到部颁优质籼糯2级,产量水平达到500kg/667m^2以上,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较好地协调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高产型糯稻。现已在四川省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1号是黔两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用白育自交系0519作母本,用白育自交系2011~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06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平均单产687.5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6.68%,产量居参试110个组合中第1位。2007年进入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56.8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12%,产量居第四位,增产点占总试点的87.5%。2008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63.4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6.95%,产量居第3位,100%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8.72%,100%试点增产。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试种表现五丰优61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五丰A/广恢615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汕头市濠江区2012年晚造试种,平均全生育期120d。有效穗250.8万/hm,穗长22.9cm,每穗总粒数176.5粒,结实率90.0%,千粒重23.2g,实收产量8520kg/hm2。该组合株型中集,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田间抗性好,抗倒力强,后期熟色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贵州无籽西瓜生产水平,2002年和2003年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主持实施了省科技厅推广项目“优质无籽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推广实施面积分别达到901.33lhm^和1326.73lhm^,占当年全省无籽西瓜面积的78.98%和92.98%,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060.72kg/667m^和2059.2kg/667m^;平均单产值分别为1336.86元/667m^和1908.98元/667m^;新增单产分别为325.41kg/667m^和379.15kg/667m^,户新增纯收入为254.93元和382.73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施中探索出的优质无籽西瓜高效生产技术为全省今后发展无籽西瓜奠定了基础,现将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曾章丽 《种子》2007,26(6):112-113
2004~2005年,利用RM5637A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质核双重不育系ZCL801A作母本进行了小面积试制。结果RM5637A×5862R组合的制种产量为53.6~58.0kg/667m^2;种子纯度为87.3%~88.2%,达到国家二级种子83%的纯度指标;组合ZCL801A×893R的制种产量为59.7~61.3kg/667m^2;种子纯度为91.2%~93.2%,达到国家一级种子90%的纯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周伟  陈启武  周英伦 《种子》2003,(6):87-88
重穗型玉米组合要求单株单穗干籽粒达到0.2~0.25kg,在中密度及较高肥水条件配合下,依靠单株重穗单产达600~800kg/667m^2。重穗型玉米的选育及推广意义在于其适应我省我市生态环境及耕作水平。选育重穗型玉米单交种的技术要点是要选育或引进不同来源,并具有高配合力、抗病性强、有一定自身生产力的玉米自交系。在两亲本穗长、行粒数、穗行数为最大值时进行组配并兼具有千粒重及熟期、株型达到最优,才能达到重穗。我公司选育的遵玉系列重穗型组合九个品种,已经审定通过且正在开发应用。新型的重穗型组合正不断涌现,为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高粱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当地农家糯高粱品种资源为主要材料,经过3代系统选育后,选出相对稳定的9个新品系GS1~GS9,2007年将这9个品系以仁怀当地“青壳洋”系选品系“青选2号”为对照(ck),在贵阳进行品系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系中CS8生育期为107d,比对照早熟7d,其单产为426.26kg/667m^2,比对照“青选2号”增产17%。其主要生物性状表现为:植株高度253cm,千粒重20.85g,穗粒重50.82g,穗粒数2411粒,角质率80%。该品系具有穗大、粒多、植株高度和千粒重适中、抗旱、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特点,经贵州茅台(白酒)检测实验室检测,总淀粉含量为63.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95.40%,符合茅台酒用高粱原料指标,可以在贵州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