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时间与空间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水稻纹枯病时间、垂直空间和水平面空间生态位的生态位功能指数和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表明,在倒1叶上水稻纹枯病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小,为0.1994,在倒4叶上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为0.5463,整体上随着叶(鞘)位的降低,水稻纹枯病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水稻纹枯病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在6月22日最小,为0.1250,在8月22日最大,为0.7759,整体上随着水稻的生长,水稻纹枯病的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逐渐增大。各调查时期水稻纹枯病的水平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差异不大。讨论了生态位、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宽度等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阿米西达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室内药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2 a大田喷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具有很好的抑制产孢和孢子萌发的能力,在芒果刚抽嫩稍或花穗抽出3 cm时,每隔7-10 d喷150-200μg·mL-1阿米西达SC可有效地控制芒果叶片炭疽病的为害程度,防效达44.84%-87.06%;同时还可减少炭疽病的潜伏侵染菌量,并减轻果实贮藏期间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蓟马在芒果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确定芒果蓟马监测及防控的抽样技术和方法,分别于芒果嫩梢期和扬花期,调查芒果植株不同冠层蓟马虫数。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芒果园蓟马的为害程度差异较大。芒果植株不同冠层均有蓟马分布为害,芒果花期取中、下层花穗,嫩梢期取中、上层叶片能较准确反应出植株的受害情况。芒果蓟马的分布型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密度低时为均匀分布,密度高时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个体间相互吸引。利用聚集均数分析聚集原因,发现芒果蓟马的聚集主要是由蓟马自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应用Iwao理论抽样原理,建立了芒果扬花期及嫩梢期的抽样模型:N =(8.8543/m +0.2098)t 2/D 2N = (1.8462/m +0.1513)t 2/D 2。  相似文献   

4.
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是平潭海岛相思林的主要建群种,是海岛优良的造林阔叶树种,了解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岛群落物种共存与竞争机制。在对其内岛和附属岛屿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各层片主要种群生态位。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144种隶属63科123属,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与大陆植被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入侵风险植物14种,草本入侵现象较严重,其中1级恶性入侵的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2级严重入侵的香丝草(Erigeron bonariensis)在群落中占据较大的生态位,可能对共生种群造成一定的生态干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乔木层中的台湾相思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灌木层中台湾相思幼树和雀梅藤(Sageretia thea)、草本层中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假臭草生态位宽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小于0.5的物种数占总数的96.67%,重要值较大的物种生态位宽度也较大,但并非完全一致;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表现为草本层(0.253)>灌木层(0.231)>乔木层(0.149),均小于0.3,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偏低,种群通过生态位分化来减弱种间竞争。海岛地区较强的环境过滤性导致种群产生不同程度的生境分化,同时,种群通过压缩生态位宽度,聚集在局部生境中,从而促进海岛群落物种共存,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种间关系稳定,种群更新缓慢。  相似文献   

5.
不同茶园群落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点定位方式对人工生态茶园,密植免耕茶园,常规茶园三种群落茶树际自生固氮菌,磷,钾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R,优质度指数D及其生态位宽度B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群落不同影响根际微生物组成,分布,演化及其对资源的利用和贡献大小,其中人工生态茶园各生态指标最佳,经济效益明显,是21世纪茶树种植方向。  相似文献   

6.
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生态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茶树根固氮微生物组成及生态位研究表明: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大致可分为3大类10个种类,个体数量丰富;从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测定到,6,8月分根际固氮微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多,生长发育旺盛,固氮作用最大,对土壤氮贡献也最大,从空间生态痊宽度指数B和多样性指数H测定得到,0-20cm土层H′、B值大于20-40cm土层的H′、B;从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宽度测定得到,一年四季茶园根际固氮微生物的优势种为梭状固氮菌、芽孢杆菌、真菌类、杆状固氮菌4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感染炭疽病的芒果幼苗研究结果表明,病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比健株的弱,酶带数少2~5条;不同病级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其外部表现的症状相反,即病情越严重,酶活性越弱,带数越少;越靠近病源中心,同工酶的活性越弱,带数也越少,酶带数相差2~6条;发病时间越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越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第1,2,5,6,7,10带与芒果幼苗炭疽病有关,第3,4,8,9带与芒果幼苗组织的老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山地香蕉园主要杂草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河口山地蕉园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动态,分析其香蕉园内优势杂草生态位对旱季、雨季的动态响应特征,为云南山地蕉园杂草生态防控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雨季和旱季的杂草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上均有着显著的变化。雨季的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的生态位宽度最大,旱季的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雨季和旱季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大,分别占66.7%和 44.4%,相似性比例较高,重叠值均大于0.50,其均值分别为0.54和0.40。以上结果表明,河口山地香蕉园杂草无明显的单优势种,杂草间对资源的利用存在较高的竞争或互补。其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较大的杂草会随着群落演替的延续,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加剧竞争而排挤掉其他杂草。  相似文献   

9.
测定接种炭疽病菌对紫花芒和爱文芒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果皮相对电导率及病情指数变化的影响,同时观察2个芒果品种的果皮解剖结构,探讨芒果果实抗病性与果皮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后室温条件下,爱文芒较紫花芒易感病,表现在感病爱文芒硬度下降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均较紫花芒快,病情指数也显著高于紫花芒。爱文芒的表皮结构明显较紫花芒疏松,且厚壁组织细胞层数较少,角质膜较薄,维管束组织距外表皮距离较近。这2种芒果果皮结构的明显差异可能是导致抗病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近年来生态位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物的研究。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维持适当数量的杂草对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杂草往往与作物竞争水、肥、光等自然资源,影响作物生长与产量。生态位宽度可以作为杂草对农田环境资源利用多样性的一种测度,反映了不同杂草在农田中的生态适应幅度。生态位  相似文献   

11.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势以及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选种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初步鉴定了在农业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的229份杧果种质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种质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感种质,其中高抗种质13份、中抗种质36份、中感种质116份、感病种质64份,这些种质的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展开杧果抗病遗传规律及分子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百色市右江河谷是我国著名的干热河谷之一,干旱是该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芒果是该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但其水分利用策略尚不清楚。本文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该地区降雨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混合模型方法量化不同来源水分对芒果树根系吸水的贡献比例,揭示芒果树生育期内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氢氧稳定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δ值和氘盈余(d)具有旱季富集、雨季贫化的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大气降水线方程:δD=8.2587δ18O+12.308,δD和δ18O值有极显著相关性(r=0.9968, n=35, P<0.001);(2)季风气候影响下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值具有显著的降雨量效应和反温度效应(P<0.05);(3)在芒果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总体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贫;在花期和幼果期,芒果树对各层次土壤水分及地下水利用比例较为均匀,果树膨大期和成熟期则主要利用深层次土壤水及地下水,表明该地区芒果树主要以深层次土壤水及地下水为水源,说明芒果树更接近于保守型水分利用策略。降雨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反映了该地区干热的气候特征,芒...  相似文献   

13.
李勇 《云南热作科技》2012,(2):26-27,36
简介云南景谷芒果生产状况,总结了芒果园的施肥管理技术,讨论了芒果园配方施肥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4.
芒果炭疽病抗病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田筛选法,室内筛选法和综合筛选法3种抗病品种利息选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筛选法筛选芒果抗病品种准确率最高。用综合筛选法对48个芒果品种进行筛选,结果LN1为高抗品种;马切苏,海顿,枋红,小菲,LN4,陵水大芒等6个品种为中抗品种,黄象牙为避病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生草大叶油草种植对芒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将种植大叶油草的芒果园与传统清耕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对2种不同生境2018年8月—2019年6月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油草生境下芒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个体数量约为清耕生境的2倍;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显著高于清耕生境,在天敌亚群落方面也表现出相似差异。而害虫亚群落方面,清耕生境害虫数量(4730头)约为大叶油草生境(2027头)的2倍。综合分析表明,芒果园种植大叶油草有利于增强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减少害虫、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便于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0~2013年对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为:病害46种,害虫共33种,分属8目20科,发现国内未见报道的芒果新害虫榕母管蓟马。分析阐述主要病虫害炭疽病、白粉病、畸形病(丛芽病)、细菌性黑斑病、幼果果肉生理性褐变黑果病、主干裂皮病、低温、蓟马、桔小实蝇、叶瘿蚊、介壳虫的危害情况;当前严重威胁攀西芒果产业发展的危险性病害为芒果畸形病(又称丛芽病)、芒果猝死病(又称速死病)和芒果果实象甲。编写“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名录”,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分析海南芒果的区域分布及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海南省芒果产业化情况。分析海南省芒果的供需情况,并利用季节指数趋势法对2010年海南省芒果的价格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芒果炭疽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2种。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尖孢炭疽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原生质体,获得表达GFP尖孢炭疽菌的转化子菌株;转化子菌株在含潮霉素平板上经多次单孢纯化后,在无选择压下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绿色荧光,用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菌株基因组DNA获得预期大小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导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在自然界的生物学及侵染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