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了周口地区大豆甜菜夜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出防治原则:消灭1~2龄幼虫,控制3龄幼虫;采用4.5%高效氯氰聚酯+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合液、20%抑食肼交替使用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稻将对稻田扁杆藨草的防效,选取10%苄嘧磺隆和10%吡嘧磺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大龄扁杆藨草株防效均不理想,10%稻将20 g/667㎡处理株防效最差,仅为7.1%,鲜防效也最差,防效仅为5.9%。说明10%稻将,对扁杆藨草株、鲜防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建立槟榔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采用1%乙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液,直接稀释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研究结果发现,9种有机磷农药成分的线性范围均在2~20 ng/m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3.4%~120%,RSD为0.59%~9.93%,方法检出限为50.0 μg/kg。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及稳定性,可用于槟榔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6类13种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喷雾法处理稻株不同时间后,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和雌蜂产卵寄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氟虫腈、噻虫嗪、毒死蜱、三唑磷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有极明显不利影响,成蜂接触用药处理2 d和7 d稻叶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00%~98.9%。用氟虫腈、三唑磷处理7 d的稻叶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寄生能力无不利影响,而噻虫嗪处理有显著影响。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药剂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影响的结果表明,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能显著影响F0代成蜂存活、寄生及F1代成蜂羽化。采用浸渍法处理内含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时,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成蜂羽化没有不利影响,羽化率达81.4%~91.8%;氟铃脲对蛹、甲维盐对卵和蛹、噻虫嗪对卵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这些药剂对其他虫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胺磷、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对稻螟赤眼蜂成蜂羽化有极明显不利影响。说明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稻螟赤眼蜂没有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因而使用这些药剂防治水稻害虫时,它们对起自然控制作用的稻螟赤眼蜂是友好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近年选育的水稻抑草新品种培杂软香、化感稻3号的化感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水稻抑草新品种与P1312777进行田间条件下的抑草率比较【结果】培杂软香早、晚李25d抑草率均在45%左右,而化感稻3号和P1312777早季25d抑草率仅为培杂软香的50%左右,表现出较高的不稳定性。[结论】化感稻3号与P1312777化感作用相当;培杂软香化感作用较强.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为筛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优势赤眼蜂蜂种,研究比较了稻螟赤眼蜂、食胚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红脉穗螟的寄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寄主卵密度范围内,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数量随着红脉穗螟卵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在红脉穗螟的卵密度分别为35、30和25粒/管,寄生卵数量和寄生率均为最大,寄生卵数量分别为16.2、8.8和10.6粒,寄生率分别为46.3%、29.3%和42.4%。在赤眼蜂羽化后的12 h内,在0~72 h提供充足卵的情况下,食胚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主要在0~24 h寄生红脉穗螟的卵,分别占总寄生量84.8%、48.6%和60.7%,其子代蜂总数分别为48.5、50.8和53.8头,子代雌蜂比例分别为68.2%、74.4%和55.1%。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作为红脉穗螟卵补充优势赤眼蜂,这3种赤眼蜂可共同防治红脉穗螟。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分别检测速溶茶的咖啡碱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速溶茶咖啡碱的加标回收率为96.7%~99.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7%,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且检测效率也相对较高。此外,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速溶红茶、速溶绿茶及速溶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得出这2种检测方法结果间的数据转换系数分别为0.767、0.596、0.827。  相似文献   

8.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 ,俗称稻青虫、量步虫、粽子虫、三角虫、青尺蠖等 ,属鳞翅目 ,夜蛾科。以幼虫危害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及稗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稻螟蛉幼虫咬食水稻叶片 ,啃食叶肉 ,严重者将全株叶片吃光。水稻被害损失一般在 5 %左右 ,严重地区高达 5 0 %。我地区 ,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和开发年限的增长 ,稻螟蛉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今年调查 ,稻螟蛉已由局部小面积危害 ,发展为整个水稻区大面积发生 ,我局管辖的十二个农场 ,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局部地块发生较重 ,尤其水田边缘受害更重 ,严重的水稻倒 3叶全部被残食。所以在…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4,(4):56-62
以4个化感稻品系与7个不育系所配的28个化感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以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为对照,研究了化感杂交稻田间抑制稗草的能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化感杂交稻田间抑制稗草的主要因素是化感作用和竞争作用,其中化感作用对其整体抑草效应的影响较大;2012年早季的抑草效果优于2011年晚季,即环境条件影响了化感杂交稻抑草作用的发挥,其中竞争作用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化感杂交稻的抑草作用对存活稗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影响主要是竞争作用的结果。从稗草株高及单株干物重来看,化感稻0210所配组合的抑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超父本和竞争优势,且田间表现稳定。基于封行前抑草率和灌浆期抑草率,有14个组合在早、晚季均表现出优于相应父本以及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的抑草效果,显示化感杂交稻在抗草育种中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具有化感特性的化感稻3号、化两优3号、华珍优3号、农珍优3号和常规稻航美香占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减量施肥对化感水稻抑草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施肥量可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4个具有化感特性的品种对稻田杂草数量和生物量的抑草作用均随肥料用量的减少而增强,其中,化感稻3号减肥20%,化两优3号、华珍优3号和农珍优3号减肥30%时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较常规施肥小区显著减少,稻谷产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料中农药残留限量 与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油料中农药残留限量和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综述。我国油料中农药残留限量与美国、 欧盟等发达国家和组织差距很大,检测技术也相对落后。我国油料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多采用浸泡振荡、超声波 提取和液- 液分配、柱层析等传统方法,存在提取效率低,净化不彻底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精确度偏低。利用超临 界萃取( SFE)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新型前处理技术实现对油料中农药残留的充分提取和净化,是未来油料中 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土壤中超高效除草剂——甲磺隆钠盐的残留量。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用经活化的PT—Si净化柱净化。两种方法回收率分别达到96.9%和97.0%。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茶叶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再经ENVI-18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茶叶中吡虫啉的添加浓度为0.1、0.5、2.5mg/kg,其回收率范围81.5%~87.9%,相对标准偏差(RSD)≤10.2%,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茶叶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液相检测方法。对比了几种常用溶剂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以及固相萃取材料对茶叶样品中干扰基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经水浸泡,乙腈高速匀浆提取,Envi-Carb/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6mL洗脱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农药的残留量,吡虫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250mg/kg,其回收率为92.0%~97.6%,相对标准偏差(RSD)≤3.8%,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mg/kg,符合出口茶叶吡虫啉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前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有机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5.
分散固相萃取法测定黄瓜中的喹啉铜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黄瓜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和0.1 mol/L盐酸混合溶液提取,C18填料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C18(4.6×150 mm,5 μm),流动相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5∶35)体系,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表明:在0.02、0.2、2 mg/kg三个添加水平下,喹啉铜回收率在92.3%~10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7.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能够用于黄瓜中喹啉铜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粕中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水(6:4);流速:0.8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豆粕中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氯化钙为蛋白沉淀剂、黄曲霉毒素B1为靶标,探究了70%甲醇水(V/V)提取液中不同含量氯化钙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提取及其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样品加标回收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五种不同含量氯化钙对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含1% CaCl2 (m/V)的甲醇水处理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时,试纸条T线颜色梯度变化,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等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前处理效果显著;选取20份花生实际样品,经过这种前处理之后,进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ELISA检测,同时将其检测结果与免疫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进行比对,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与IAC-HPLC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0%,间接竞争ELISA与IAC-HPLC检测结果相关性系数达0.996,表明本研究所改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能提高免疫检测准确度,具有很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P.J. Cotterill   《Crop Protection》1991,10(6):473-478
The efficacy of eight fungicides, placed in-furrow at sowing, to reduce rhizoctonia root rot and increase yields of wheat was examined in glasshouse and field experiments.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 three of the fungicides, coated on clay granules at a rate equivalent to 400 g a.i. ha−1, reduced root rot of wheat grown in soil inoculated with Rhizoctonia solani. None of the chemicals stimulated growth of wheat in the absence of disease, but three retarded growth. Experiments at six sites with different soil types and rhizoctonia risk in north-west Victoria, Australia, showed that the fungicide-coated granules were generally ineffective at reducing both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rhizoctonia root rot of wheat. However, tebuconazole was effective at two sites and at one of these flutriafol, RH-7592, cyproconazole and diniconazole also reduced disease severity. Yields were increased by 51% with tebuconazole at one site, by 40% with diniconazole at another and by between 23 and 30% with RH-7592, diniconazole, flutriafol and flutolanil, at a third site.  相似文献   

19.
为同步检测花生中5种常用农药残留量,采用液-液分配反提取方法,对花生中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涕灭威、吡虫啉、辛硫磷等5种农药同步提取、净化与浓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加标水平为0.01、0.05、0.10μg/m L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9%~108.5%,相对标准偏差为1.5%~7.8%,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试剂和仪器,成本低,检出限及定量限低于国家最大残留限量值,检测灵敏度高,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农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标准,能满足实际样品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20.
砜嘧磺隆25%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砜嘧磺隆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0e-kt,砜嘧磺隆在土壤中半衰期为(0.02~3.10 d),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0.93~2.90 d)。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 d)。在马铃薯4叶期时喷药1次,按推荐剂量90 g/hm2及1.5倍剂量135 g/hm2施用25%可湿性粉剂砜嘧磺隆。在收获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均未检测出,在马铃薯上的砜嘧磺隆安全使用量推荐为90 g/hm2,建议马铃薯上砜嘧磺隆最大残留限量值MRL暂定为0.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