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皮肤霉菌病的诊治齐齐哈尔城郊及拜泉县城乡养牛户(场)饲养的牧牛、0成牛近年来光行一种以头颈部发生留用为主的皮肤病.该而只发生于读牛、育成牛.成牛未见发病.据对齐市城郊的建华乡、lq育技中畜牧场和拜泉县养牛户(场)328头犊牛、育成牛的调查,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犊牛白痢在我区呈地方性流行。去年l~6月,我区4350头犊牛发病达1200头,占总犊牛群的27%。从发病日龄上看,7日龄内的发病较少,仅发病1-35头,8~10日龄的178头,11~15日龄的230头,16~30日龄的579头,30日龄以上的188头。虽然发病头数多,但很少死亡,至6月底,全区只死亡12头,占发病头数的卫%。但有个别犊牛病程较长,经过十多天的治疗,腹泻仍不止,对这部分犊牛,我们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即用亚硒酸钠配合乌梅散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第1头试验牛病程已达11d后,试用下面方法治疗,第Zd即停止腹泻,第3d开始吃奶…  相似文献   

3.
8511农场现有奶牛6370头,其中成母牛2462头,育成牛和后备牛2005头,犊母牛798头,为黑龙江省大型奶牛场之一。为加速奶牛业的发展,降低培育成本,提高牛群质量,我场从80年代开始对育成母牛实行了提早初配,即15~16月龄时进行第一次配种。以第四牧场为例,到1984年底,  相似文献   

4.
我场自1965年6月开始饲养西门达尔滨洲牛杂交的兼用牛,目前在三队共有杂交牛231头,其中成母牛107头、种公牛1头、育成牛88头、犊牛35头。在成牛和育成牛中,西门达尔牛血缘情况是:50%血缘的占40%,75%的占30%、82.5%以上和50%以下的各占15%,毛色以黄白花为主,占牛群的56%,红白花占42%,杂色2%。  相似文献   

5.
牛胎水过多症的诊治刘殿贵杨丁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畜牧兽医工作站,阿克苏843000)1992年11月,农1师13团养畜场谢常海放牧牛群中发生胎水过多症。该牛群有生产母牛28头,患此病8头。大部分为2~3岁的怀孕后期母牛。1个月内死亡5头。3头症...  相似文献   

6.
我场是一个小型综合生产场,以养奶牛为主,并兼营有乳制食品和淀粉车间,现栏存奶牛326头,其中成母111头,育成牛192头,犊牛23头。81年开始牛群健化工作,82年下半年有73头育成牛陆续投入生产,平均投产月龄为27.4,全年总产鲜乳82176公斤,平均头年产为6422.18公斤,83年65头育成牛投入生产,平均投产月龄为27.9,全年总产鲜乳598323.25  相似文献   

7.
我场地处沿江,属棉花产区,年产40~50万斤机榨棉籽饼。我场养奶牛200头,我们在成年牛和育成牛的配合饲料中分别加入25%和20%的棉籽饼。成年牛的日喂量为1.5~2公斤;育成牛为0.5~1公斤,6月龄以内的犊牛日粮中没有棉籽饼。连续饲喂18个月,对奶牛的健康、繁殖无不良影响。怀孕牛和产奶牛的日粮一样,也未因棉酚中毒而出现流产、早产。一年多来,我场从未发生棉籽饼中毒事故。1983年奶牛发情期,受胎率为58%,犊牛成活率100%。而且奶牛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又名红眼病 (pinkeye) ,是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为 :眼角膜结膜发生严重的炎症变化 ,伴有大量流泪 ,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角膜呈乳白色。1 发病情况京郊某牛场 ,奶牛存栏 2 90头 ,其中成乳牛1 70头 ,青年牛 30头 ,育成牛 5 0头 ,犊牛 40头。2 0 0 1年 7月 2 0日上午 ,发现 4头成乳牛羞明流泪。翌日 ,全群发病率达 5 0 %以上 ,至 2 0 0 1年 7月 2 4日 ,发病率达 95 %以上。2 病因2 1 该场奶牛发病之前 ,距场不远有一个体户 ,从外地购入一批肉牛患有此病 ,同时畜主又到该场与技术员进行业务交…  相似文献   

9.
犊牛急性败血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犊牛急性败血性胸膜肺炎的诊治祁世荣(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奶牛场250100)1997年41月~5月中旬,我场刚断奶的犊牛群(生后3个月断奶)共4)头,有14头患了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和病理解剖,确诊为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犊牛...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初春以来,山丹军马二场六队牛群中陆续发生母牛流产和初生犊牛腹泻,经细菌学检查和实验动物接种,证明系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现报道于后。一、发病情况山丹军马二场六队共有繁殖牛423头,包括黄牛、犏牛、荷兰牛及杂种牛。1988年4月,发现怀孕后期母牛发生流产、初生(2~3日龄)犊牛发生腹泻,疾病延续两月有余。至6月22日统计,发生流产的母牛  相似文献   

11.
1983年7月,在本场畜牧队奶牛群里,发现一头病牛(801号),经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及细菌学、食结核菌素变态反应和副结核补结反应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牛副结核病。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 全队现有母牛61头,育成牛7头,犊牛10头。牛群先后来自  相似文献   

12.
1998年7~8月,时值我市遭受特大洪涝期间,本市国有奶牛场饲养的奶牛群发霉饲料中毒。全群62头奶牛中发病51头,死亡7头,发病率为82%,死亡率为11%。现将我们的诊断防制体会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症状1.11998年7月5日,1头头胎产犊2月泌乳牛发病不食,经场兽医治疗5天无效,于7月10日死亡。此后2~5天场内奶牛相继发病,并随之陆续死亡,大约每隔7天左右死亡1头,死牛时间持续到8月28日发病51头,死亡7头,其中泌乳牛6头,育成牛1头,犊牛无发病死亡。病死的6头泌乳牛均为产仔两月内的高产奶牛,发病前除1头体质较差外,其余5头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13.
牛的皮肤霉菌病又称钱癣。1986年6月20日赤峰市饲料公司三眼井奶牛场自哈尔滨市养禽场奶牛隔离场运来进口丹麦黑白花奶牛80头(其中22—28月令怀孕青年母牛79头,种公牛一头)该批奶牛在从丹麦运至我场前曾在哈尔滨市隔离40天。来我场后发现有3头奶牛(牛号5255、5078、4830)有程  相似文献   

14.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舍的几种类型分别是:①犊牛舍(0~2月龄)、②犊牛  相似文献   

15.
牛球虫病是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两岁以内的育成牛和犊牛多发。近几年牛球虫病在我场流行较为普遍,从82年开始大量流行,86年场部地区共饲养犊牛和育成牛160头,发病52头,发病率为32.5%。根据我场流行情况看来,本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6—10月多雨季节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牛的球虫共有十余种,其中邱氏艾美尔球虫和牛艾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08年6月25日,射洪县官升镇一牛场从山东购回3月龄杂交肉牛62头,7月8日部分犊牛开始腹泻,后全群发病。经本场兽医诊治腹泻止,但7月中旬部分犊牛开始出现发烧、流鼻、流泪、厌食,随后在整个牛群蔓延,先后有58头发病。经抗病毒和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无效,止9月2日已死亡15头。后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余下43头病犊除5头衰竭死亡外,38头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7.
犊牛是指0~6月龄内的牛。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又将犊牛期分为新生期(出生后至3~5日龄),哺乳期(6~90日龄)和断奶期(断奶后至6月龄)。由于犊牛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还与未来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犊牛就是整个牛群的未来。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犊牛健康指标,我们必须加强犊牛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场1986年5—6月曾一度流行犊牛腹泻病,后经诊断为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报道如下。一、一般概况全场共有黑白花奶牛594头,其中基础母牛325头,育成母牛94头,1—6月共产犊175头,5—6月共产犊44头,牛群基本是自繁自养,全年舍饲。采取集中产犊办法,即大母牛产前10天进入产房待产;犊牛生后7天内吃初乳,此阶段犊牛单圈单独管理,7天后吃混合乳,并混群集中管理,以上均采取人工哺乳。15天后逐渐补饲草料。全牛群5—6月期间共产犊44头,发病23头,发病率(占犊牛)为52.2%,死亡21头,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据养殖户崔某主诉,2014年7月1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崔某养牛场发生15例疑似牛血吸虫病,该农户1个月前从外地引进50头犊牛,引进来第2天,有3头犊牛有发烧、腹泻的症状,该牛场技术员诊断为感冒,治疗3d后,症状有所缓解.1w后患病牛迅速出血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等症状,再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该养殖场总共饲养100头牛,其中牛群有20头发病,死亡10头,发病率达20%,死亡率达50%,损失很大.2014年7月20日来驻马店市动物疫控中心就诊.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血吸虫病,随即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救治,5d后病情得到控制,2w后回访,牛群已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20.
后备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选择3-6月龄断奶犊牛各5头,共计20头,采用内源指示剂法(盐酸不溶灰分,AIA)测定不同月龄断奶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3-6月龄犊牛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随月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平均每月增加1.35 kg/头;3-6月龄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4、5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月龄略低,6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4、5月龄犊牛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