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华市高山番茄近几年发展很快,面积近3 333 hm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是露地种植,一般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如遇到高温干旱严重或雨水较多的年份,667 m2产量不到1 500kg.高山番茄的生长季节一般在4~10月,这段时间既会遇到较长的梅雨期,又会遇到夏季的高温干旱,且8月时有暴雨天气,这给高山番茄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磐前村采用设施栽培高山番茄取得了成功,2003年我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番茄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以上.2003-2004年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增至67 hm2.  相似文献   

2.
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三面环山,境内山地以500~1000m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随着近几年对"菜蓝子"工程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山蔬菜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金华地区高山番茄常年种植面积1333.3hm2,但高山露地栽培番茄存在产量低、发病率高、裂果多、果实商品性欠佳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高山番茄产业的  相似文献   

3.
台州市黄岩区是浙江省主要的越冬番茄和硬果型番茄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有越冬大棚番茄347 hm2,其中硬果型番茄134 hm2,番茄年总产值近6 0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州耕地面积28.69万hm2,平均海拔1000m,60%以上处于高山地区(海拔800m以上),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16~17℃,夏季气候冷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特别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1恩施州高山蔬菜发展现状1.1基地规模稳步发展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州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24万hm2,见表1。2006年2.33万hm2,2007年2.97万hm2,2008年3.33万hm2,发展平稳。  相似文献   

5.
王俊建  腾磊 《中国蔬菜》2011,1(13):48-50
加工番茄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4 年种植面积首次突破6.67 万hm 2(100 万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目前新疆加工番茄主要依靠人工多次采摘方式收获,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采收期劳动力紧张等阻碍了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2007 年起,新疆各番茄加工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加工番茄机械化种植和采收。一台采摘机每天能采收2.0~3.3 hm 2,相当于200~300 个人的工作量,机械化采摘每667 m 2 可降低采收费240 元,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2010 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已由2007 年的333 hm 2 增加到1 万hm 2。按照规划,未来3 a(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有望达到2.67 万hm 2,约占新疆加工番茄种植总面积的40 % 。为实现加工番茄种植管理的标准化和采摘的机械化,特制订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绍兴高山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绍兴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高山蔬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市高山蔬菜种类不断增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可以开发利用的高山蔬菜面积10 133.4 hm2,其中海拔600m以上686.7 hm2,低于600 m的9 446.7 hm2.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贵州高山夏秋冷凉气候,发展反季、延季外销蔬菜,是本地蔬菜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夏秋番茄是贵阳地区外销蔬菜的拳头产品,产品远销重庆、广东、广西等地。近年来,在清镇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推动下,露地夏秋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栽培面积已达533.3hm2,是贵阳地区重要的外销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贵阳夏秋季高温多雨,番茄  相似文献   

8.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地处浙东南沿海,是浙江省越冬大棚番茄和硬果型番茄的主要种植基地之一,目前全区番茄种植面积346.67hm2,其中无限生长硬果型番茄种植面积超过133.33hm2,呈较快发展趋势。但由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云和县祟头镇地处浙南山区,是云和雪梨重点生产乡镇之一,2008年选择在本镇海拔815 m的黄地村建立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示范基地22 hm2,采收期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667 m2产量达2 000~2500 kg,产值4000~5000元,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山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安市种植番茄已有13年历史。1997年全市高山番茄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由于高山地区多雨潮湿,土壤瘠薄,耕地少,轮作困难等因素,导致番茄病害每年均呈递增趋势,使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据近几年临安市蔬菜主管部门在上溪、马啸等高山蔬菜基地调查表明,高山番茄的主要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和蕨叶病毒病,这4种病害从番茄苗期到盛果期均有大量发生。随着高山蔬菜的迅速发展以及栽培地连作年限的增加,番茄病害为害程度越来越重,且为其他高山蔬菜提供了菌源。 一、高山番茄病害与环境因子 (一)土壤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土壤是蔬菜根系着生的地方,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高山土  相似文献   

11.
在塑料大棚番茄栽培中进行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尿素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决定番茄产量大小的顺序为密度〉品种〉施尿素量,最优组合为密度52500株/hm2,品种中杂9号,施尿素600kg/hm2。因此.在庄浪县番茄塑料大棚丰产栽培的农艺措施为:每1hm2施农家肥120t,普钙1500kg,尿素600kg,密度52500株/hm2,品种中杂9号。  相似文献   

12.
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次数施药后番茄中的己唑醇进行了GC-ECD检测,测定了番茄种植过程中己唑醇的残留污染情况和其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药处理的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量由高到低顺序为:225 g/hm2浓度施药4次225g/hm2浓度施药3次150 g/hm2浓度施药4次150 g/hm2浓度施药3次225g/hm2浓度施药1次,喷药次数是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己唑醇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主要残留在番茄果皮中.果肉中己唑醇的残留量最少,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包括雨水的淋洗作用、作物生长的稀释作用和果体内酶代谢作用.番茄150g/hm2浓度施药后,己唑醇残留量在施药7 d后降解到0.1 mg/kg以下,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对番茄中己唑醇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己唑醇属于易降解农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对设施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珏  李建勇  郭欣欣 《蔬菜》2020,(4):25-30
为深入了解生物炭对设施菜田土壤质量保育效果以及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定量分析方法,在设施菜田中施入不同用量的生物炭(1000、2000、3000、4000、5000 kg/hm^2),研究生物炭对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生物炭,番茄产量、总糖含量有所增加,可溶性酸含量显著减少。同时,施用生物炭可降低土壤容重4.7%~11.8%,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程度提升。生物炭用量2000 kg/hm^2时增产最明显,较对照可增产10.52%,生物炭用量4000 kg/hm^2时土壤保育效果与番茄品质提升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艳  薛占业  常建斌 《蔬菜》2019,(7):56-58
为了确保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定植后幼苗的根、茎、叶健康发育,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为番茄前期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探索了番茄定植期到缓苗期的管理措施。通过借鉴山东思远农业设施蔬菜标准化管理模式,结合芮城实际情况,尤其是定植期正值高温酷暑季节,总结出栽前温室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穴盘蘸根及栽后各阶段标准化环境管理、标准化栽培管理、标准化肥水管理和标准化植保管理等行之有效的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标准化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05 hm~2,带动全县1 690 hm~2设施蔬菜朝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设施栽培专用番茄新品种‘浙粉20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粉202’为设施栽培专用无限生长类型番茄一代杂种, 主要适合秋冬和冬春季节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 耐低温性好, 品质优良, 贮运性极佳。高架栽培( 6 穗果) 产量可达150 t/ hm2 , 矮架栽培(3~4穗果) 为80 t/ hm2 左右。高抗叶霉病、TMV 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地区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进行了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最大,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时产量达138 108 kg/hm2,比对照(灌水75 mm)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1.60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地区番茄的种植中,进行单因素四水平的酵素菌有机肥的基肥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番茄茎粗、单果重、果实横径生长、增加单株结果数,能明显提高番茄的小区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含量。其最佳施用量为3600 kg/hm2+农家肥3000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用石灰氮颗粒剂(有效成分为氰胺化钙)进行了处理温室土壤防治番茄根结线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氮颗粒剂可较好地控制番茄根结线虫为害。石灰氮3.3,5.0,6.7kg/667m23个处理,药后90天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16.85%,31.58%和61.54%,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L/667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37.28%。药后90天石灰氮颗粒剂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60.00%,66.00%和73.72%,而对照药剂为61.99%。石灰氮颗粒剂可有效地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为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条件下植株的肥水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内以卡鲁索 (Caruso)和辽粉杂 3号为试验品种 ,进行长季节栽培 ,在整个生育期中 ,灌水次数为 18~ 2 1次 ,每 667m2 每次灌水量为 15~ 17m3,总灌水量为 2 92 .3 2~ 3 2 4 .4 6m3,2 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0 %~ 10 0 %。试验过程中除了施基肥外 ,分别在番茄的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初期和采收中期进行追肥 ,每次追肥量相同 ,即 667m2 追施尿素 10kg,磷酸二铵 15kg ,硫酸钾 15kg  相似文献   

20.
利用Lima品种作为父本与冬季栽培的番茄品种 (413、4 5 2、4 99、5 14和 5 6 0 )进行杂交 ,改良冬季栽培番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杂交后代自交纯化 ,获得 4 5 2×Lima自交系产量最高 ,为 4 4 .2 9t·hm-2 ,比对照Lima和VF134 1 2增产 33.0 %和 31.6 % ,大部分自交系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同 ;将耐热品种 6 6 7(CL5 915 2 0 6D4 2 5 0 )和 6 6 9(CL5 915 2 2 3D4 2 1 0 )与耐热的冬季栽培番茄品种进行杂交 ,然后自交并对其自交系的耐热性和果实品质进行选择 ,其中 5 0 2× 6 6 9、5 74× 6 6 7的自交系产量分别为 6 9.16和 6 6 .16t·hm-2 ,比对照Lima和VF134 1 2增产 18.2 %和 38.7% ,果实硬度与对照相同 ;将耐热品种L2 2和含突变基因 (nor1、nor2 )材料进行杂交和回交 ,对L2 2的货架期进行改良 ,其中BC2 和BC3 产量比L2 2高 4 %~ 9% ,果实在室温下保存 30d ,其完好率为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