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秦福  陈先西 《食用菌》2010,32(4):55-56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产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以稻草作原料的传统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我市在省科技厅星火办和省农林大学菌草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了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初步探索,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具有无污染、品质优、产量高,出菇早等优点,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福鼎县百胜乡食用菌专业户高世文,坚持科学种菇,发展食用菌生产,联合专业户:建立食用菌公司。从1979年开始,三年来栽培蘑菇、草菇、香菇七十三万八千多平方尺,收入七十多万元,创办菌种场一个,生产供应二十三万瓶优质菌种,收入七万多  相似文献   

4.
正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巨大口蘑、大白口蘑等,耐高温,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方式简单,子实体肥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价格略低于双孢蘑菇、香菇和蟹味菇。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栽培品种一直以香菇、杏鲍菇和黑木耳为主,兼有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和金针菇等。为了提高各种食用菌废料的利用价值,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利用多种食用菌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双孢蘑菇的主要病害可以分为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虫害有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与菌种、环境、基质等有关,常见的引发因素有堆肥质量,覆土质量,菌种,环境卫生,以及温、湿、气等环境因子。1双孢蘑菇病虫害的防控措施1.1菇房及环境的卫生与消毒保持菇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前提与基础;做好菇场及栽培材料的消毒是病虫害安全防控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栽培结束后的菇房通入蒸汽,使空气和料温  相似文献   

6.
李蓁 《上海蔬菜》2003,(6):38-38
蘑菇肉质鲜嫩 ,美味可口 ,是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食用菌品种 ,但一般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 ,出菇温度在16℃左右 ,只有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我站于1998年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 ,为四孢蘑菇 ,出菇温度为26~31℃ ,子实体在7、8月份气温高达26~38℃时仍生长良好 ,并保持持续批次生产能力 ,获得较高的产量 ,彻底改变了夏季无新鲜蘑菇上市的历史 ,且使菇农周年栽培生产蘑菇成为现实。下面简要介绍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1菌种制作1.1菌种高温蘑菇新登96引自杭州市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菌蕈研究所。1.2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一般是指微生物中具有发达繁殖器官,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据初步考察,我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650多种。现被广泛栽培和国内外报道较多的食用菌有8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有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平菇、木耳、银耳、金针菇、滑菇、猴头、竹荪、灵芝等种。近三、四十年,世界食用菌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只有7万吨,1986年各种鲜菇总产量就达到218万吨。我国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张家港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保健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菌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在国内许多地区快速发展,张家港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张家港市食用菌产业的历史与现状1.1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张家港市的食用菌品种主要为蘑菇、平菇和香菇,其中蘑菇栽培相当普遍。从1978年开始大面积发展,到1981年达到历史最高峰,栽培面积达42.2万平方米,集体组织生产由外贸公司收购,成为当时农副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随着乡镇工业不断发展,加上国际市场蘑菇价格不稳定,出口受阻,蘑菇生产自1983年以后逐年下降,菌种生产单位逐渐关闭,集体搭建的菇房有的拆除,有的转租给个人。平菇和香菇从1980年开始种植,平菇用棉籽壳堆制发酵后床式栽培,香菇用压块方式出菇。进入90年代,全市食用菌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蘑菇、香菇、平菇外,草菇、鸡腿菇、金针菇、北虫草等品种陆续在本市有关乡镇推广种植。栽培技术得到改进,大多采用塑料袋熟料栽培。近年来,秀珍菇、杏鲍菇、茶树菇已逐步被市场认可,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2...  相似文献   

10.
朱正威 《食用菌》2017,(4):54-55
<正>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双孢蘑菇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菌丝生长期常见生理病害1.1播种后菌种不萌发1.1.1原因播种时温度过高,连续2~3d高于32℃,使菌丝灼伤;播种后温度高于30℃,且菇房通风不良,菌种因闷热而不萌发;料内氨气过重,菌丝中毒;菌种老化等。1.1.2解决方法如果播种后遇高温天气,菇房要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河南漯河市召陵区栽培食用菌由过去单一的平菇发展成为双孢蘑菇、鸡腿菇、金针菇、草菇等;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而随着食用菌生产发展,当地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两种真菌性病害逐年加重,造成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指导菇农的实践经验,及对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病害多年调查,基本摸清了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总结出综合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其传播与为害。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生产面积已发展到56万m~2,年产值达3495万元。食用菌已经成为阳泉市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栽培食用菌有平菇、香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黑木耳、秀珍菇等,其中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少,生产基地分布较散[1],工厂化生产程度低。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双孢蘑菇标准化规  相似文献   

13.
罗仰奋  林丛发 《食用菌》2000,22(6):39-40
闽东地区食用菌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闽东的支柱产业。主栽品种有蘑菇、香菇、银耳,近年来又新开发了草菇、姬松茸、灵芝等。由于这几年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增多,面积增大,病虫为害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从1990年开始对该区食用菌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简介如下:1 主要病害11 双孢蘑菇病害111 蘑菇疣孢霉病 病原:菌盖疣孢霉菌MycogoneperniciosaMagn,俗称湿泡病。症状:幼菇受病菌侵染后不能进一步分化菌柄和菌盖,变成不规则的块状组织,表面有白色绒…  相似文献   

14.
王玉华 《食用菌》2007,29(6):57-58
双孢蘑菇栽培,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措施不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引起菌丝体和子实体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以及发生在菇床上为害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害虫,总称为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随着双孢蘑菇栽培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在双孢蘑菇栽培中  相似文献   

15.
代雁 《食用菌》2012,34(5):24-24,3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扩大,栽培食用菌废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栽培双孢蘑菇的粪草废料、栽培其他菇的废料等.由于菇农对食用菌废料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废料往往被随地丢弃或作燃料,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利用食用菌栽培废料,变废为宝,对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袋料高产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贵阳 《食用菌》2004,26(6):25-26
双孢蘑菇以它营养丰富,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而成为市场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目前,川东地区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同国内其它地区的栽培方法一样,沿用堆料、翻料、前后发酵,床式栽培出菇技术。这一栽培模式在堆料、发酵、翻料上时间长,用工量大,出菇时间相对集中在春秋季,鲜菇市场淡旺季现象严重,价差特别大,从而促使我们从栽培季节、栽培方法,高产高效等技术上进行探索。2002年10月,笔者进行了双孢蘑菇袋料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这一结果报告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州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1980年黑木耳总产达100万斤,大规模生产的还有双孢蘑菇和平菇,其他如榆黄蘑、元蘑、猴头菌、花脸蘑和毛木耳等人工栽培实验也获得成功,即将投产。但目前菌种质量不稳定,影响栽培效果。全州100多个菌种厂,生产的菌种栽培效果各不相同,有些菌种几乎不出菇(耳),长出杂菇,或者出的菇体不大,生活力弱,易受虫害和发生烂菇等。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学报》2006,13(3):F0003
育种栽培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最早从事的研究领域,我国的香菇纯菌种段木栽培技术和香菇代料栽培技术都是从这里诞生的。此外,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体系的引进、应用及推广,野生猴头的人工驯化栽培,银耳伴生菌的发现等一系列开创性工作都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典型的草腐性真菌。新疆农副产品原料丰富,闲置日光温室较多,使得双孢蘑菇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目前,新疆主要利用种植蔬菜的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后生产双孢蘑菇,菌包主要来自新疆九鼎天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健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加工厂,栽培的品种有A15、W192、As2796等。但菌种供应主要来自内地,部分菌种仍由国外控制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