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番茄苗期耐盐性相关的指标,测定不同NaCl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番茄品种苗期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作为番茄耐盐性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全球土壤沙漠化严重,沙漠化土壤治理对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沙葱是一种重要的沙生野生蔬菜,其耐旱研究对阐明植物耐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沙葱为材料,采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浓度PEG-6000对沙葱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和PEG胁迫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土壤含水量缓慢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PEG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呈现"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将为沙葱耐旱能力的阐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亚精胺对葡萄耐旱性的影响,以红提葡萄为材料,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1mmol/L,处理30d,研究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对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时清除干旱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轻干旱胁迫对葡萄的伤害,提高葡萄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抗氧化系统和脂类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世省  杨敏文 《园艺学报》2007,34(5):1217-1222
 以盆栽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 分别设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个处理,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叶片脂类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轻度胁迫相比,中度和重度胁迫导致了活性氧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谷胧甘肤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 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过度水分胁迫导致脂类过氧化严重, 对云锦杜鹃生长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超敏蛋白对低温胁迫下核桃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敏蛋白对低温胁迫下核桃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提高核桃抗寒性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超敏蛋白在核桃抗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寒力较弱的早实核桃品种‘香玲’为试材,采用大田喷施与室内模拟低温环境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低温(2、0、-2、-4、-6℃)胁迫下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究超敏蛋白在核桃响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核桃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喷施超敏蛋白可显著降低0℃以下低温胁迫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喷施超敏蛋白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核桃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防止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核桃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6.
盐分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无土栽培条件下,以1/2MS营养液及含NaCl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mM的营养液对3个番茄品种“红润156”、“早冠二号”和“黄圣女”处理一周,研究盐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盐分浓度的增加,植株伤害加重.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番茄品种不同而异.在盐胁迫下,“黄圣女”的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另外两品种,“早冠二号”最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是“早冠二号”最高,“红润156”居中,“黄圣女”最低.  相似文献   

7.
以"华油杂62号"油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复合盐碱胁迫对"华油杂62号"油菜苗期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油菜在盐碱地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盐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在重度处理时显著低于轻度处理,且苗后期含量高于苗前期;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苗前期中、重度处理显著高于轻度处理,且苗后期低于苗前期。油菜幼苗叶片中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苗后期低于苗前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苗后期高于苗前期。随着盐碱程度增大,油菜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复合盐碱胁迫对油菜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SOD、POD、CAT)活性以及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盐碱程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油菜苗前期抑制程度大于苗后期,在苗后期油菜光合能力减弱,体内酶活性降低,但其可通过合成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8.
以芭乐黄金果、紫香1号和台农1号3个西番莲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西番莲在0、3、5、10、15℃低温条件下其植株生长及其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情况,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测定植株存活率,进一步探明西番莲耐冷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3个品种扦插苗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10℃处理时这3个指标测定值均达到最大,温度低于3℃时,这3个指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恢复生长试验中,3℃处理后的芭乐黄金果存活率为0,0℃处理后3个品种存活率均为0。综上所述,西番莲扦插苗受到低温伤害时,其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诱导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时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会逐渐积累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植株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氯化钠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北方园艺》2012,(16):16-18
采用Ho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生长期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治作用,以盛果期"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连续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调查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病情况并测定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明确氨基酸硒叶面肥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单独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防治效果约20%,但与70%甲基硫菌灵配合使用的联合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杀菌剂防效,防效提高约15个百分点;同时,施用氨基酸硒叶面肥后,果实内脯氨酸含量(Pr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综上所述,氨基酸硒叶面肥虽不能单独用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配合杀菌剂使用时,能明显提高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并且氨基酸硒叶面肥可通过提高苹果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同时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来提高苹果对果实轮纹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枯萎病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稀土铈(CeCl3)对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黄瓜植株发病情况、生长状况、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CeCl3的对照相比,施用CeCl3降低了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了防御酶活性|随着CeCl3浓度的增大,促进效果先增强后减弱,其中以2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黄瓜各生长指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5.91%、60.75%、55.77%,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49.29%、31.50%、80.00%,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61.67%。  相似文献   

12.
外源硫化氢处理对板栗幼苗干旱胁迫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棚"板栗当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15%PEG胁迫下添加0.5、1.0mmol·L~(-1)硫氢化钠(NaHS)对板栗幼苗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研究外源硫化氢调节板栗的抗旱性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施NaHS能显著降低板栗幼苗叶片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板栗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干旱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其中0.5mmol·L~(-1) NaHS浓度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外源葡萄糖对番茄盐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外源葡萄糖(3%、5%、7%)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一定浓度外源葡萄糖提高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促进了幼苗生长。进一步证实外源葡萄糖对于缓解植物盐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SA处理可明显降低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MDA含量,提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通过对各生理效应指标的综合评定,100mg/LSA缓解雪里蕻幼苗盐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爱格丽、矢富罗莎、9307、88-04、红宝石无核和藤稔等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白粉病自然鉴定,及同期叶片各指标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葡萄抗白粉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9307的抗病性最弱,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爱格丽次之,红宝石无核、藤稔抗病性较强,矢富罗莎、88-04抗病性最强。根据国际植物种质委员会(IBPGR)的标准,试验品种中,9307、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属感病品种,爱格丽、红宝石无核、藤稔、矢富罗莎、88-04属抗病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与感病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MDA含量间、Pro含量间无显著相关。感病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Pro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无显著相关。综合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葡萄抗白粉病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3年生"烟富3"幼树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过程中叶面喷施硅对苹果幼树叶片中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过程中,喷施硅预处理能有效缓解轻度胁迫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但在重度胁迫条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长绿箭"苦瓜为试材,利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接种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苦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球毛壳菌ND35在苦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未接种对照组相比,接种球毛壳菌ND35各处理组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1.98%~5.19%;叶片脯氨酸含量降低38.48%~58.58%;丙二醛含量降低6.89%~26.1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23.65%~27.24%。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球毛壳菌ND35较未接种对照组的苦瓜叶片中SOD活性分别提高42.32%和45.72%;POD活性分别提高28.47%和21.73%;CAT活性分别降低69.44%和49.15%。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接种球毛壳菌ND35显著提高了苦瓜幼苗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了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易静态熏气系统对盆栽苗木进行熏气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SO2对紫叶矮樱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增加,紫叶矮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丙二醛(MDA)、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液pH值下降。当SO2浓度超过17.10mg/m3时,抗氧化酶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对连作平邑甜茶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连作土盆栽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探讨了0、0.5、1.0和2.5 g·kg-1不同施入量的甲壳素对其光合速率、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1的甲壳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干样质量和根冠比的增加,根冠比为对照的1.51倍;明显提高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30倍;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10倍、1.85倍、1.77倍和1.43倍;减少了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分别为对照的73%、62%和34%,降低了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当甲壳素施用量为2.5 g·kg-1时则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使超氧阴离子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因此,适宜用量的甲壳素能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叶面喷施壳寡糖对葡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以2个月苗龄、5片叶的"赤霞珠"葡萄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对照)、50、100和150 mg/L壳寡糖3 d后进行人为低温(0℃±1℃)胁迫,对低温胁迫3 d内不同处理的植株受冻率、叶片抗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0和150 mg/L壳寡糖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质膜ATPase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植株受冻率,并且以100 mg/L表现更优。50 mg/L壳寡糖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降低了植株受冻率,但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综合效果比100和150 mg/L处理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