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常见品种花瓣中主要营养成分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阳牡丹常见的5个品种"凤丹白"、"日暮"、"赵粉"、"红株女"和"粉中冠"为试材,研究其盛花期花瓣中总糖、总蛋白、维生素C和5种元素(砷、铜、钒、硒、铬)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表明:5个牡丹品种花瓣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C,并具有较高的SOD活力。"凤丹白"和"日暮"花瓣中砷元素、"赵粉"花瓣中硒元素、"红株女"和"粉中冠"花瓣中铬元素含量均略高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对蔬菜的限量标准,而作为粮食加工食品时,5个牡丹品种花瓣中的砷、铜、钒、硒、铬元素含量均低于或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紫叶生菜和绿叶生菜的营养价值,选取紫叶生菜和绿叶生菜品种各4个,分别测定、比较了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和花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绿叶生菜(GT)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均高于紫叶(VT)品种,平均高112.9%;整体上VT与GT的硝酸盐含量差异不大,其中VT中深紫色的VT_1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GT中深绿色的GT1硝酸盐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所有VT品种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花青素含量均高于GT品种,其中VT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GT的高80.6%、33.4%。另外,只有紫叶生菜含有花青素,其中深紫色的VT1花青素含量最高,随叶色变浅而逐渐降低。以上结果说明绿叶生菜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紫叶品种,且较紫叶生菜口感好,但紫叶生菜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花青素含量高于绿叶生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刺梨花瓣的营养、保健及利用价值,同时为刺梨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安龙、龙里、贵定3个地区栽培的"贵农5号"刺梨花瓣为材料,分析测定其中主要营养及保健成分的含量,对刺梨花瓣的营养保健及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每100 g干花瓣中含有维生素C 622.62 mg,维生素E 28.62 mg,维生素B_1 0.16 mg,维生素B_2 0.12 mg,维生素B_(12) 0.07 mg,可溶性总糖22.71 g,粗蛋白7.80 g,总膳食纤维33.65 g,总酚3 181.17 mg,总黄酮200.06 mg,花青素179.97 mg。刺梨花瓣中Fe、Zn含量分别达120.33、68.86 mg/kg。刺梨干花瓣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共有18种,其中必需氨基酸9种;游离氨基酸共15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刺梨花瓣的维生素C含量是玫瑰的10.9倍,槐花的4.98倍,金针菜的14.9倍,维生素E含量是金针菜的2.19倍。按照标准模式进行评价,刺梨花瓣的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品质较优。刺梨花瓣中的营养及保健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可用于开发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唐山引种的4个蓝莓品种喜来、杜克、北陆、北村鲜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鲜果质量、大小、色泽等外观性状以及总糖、总酸、花青素、蛋白质及维生素C的含量等内含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果形指数相近,在颜色和果肉色泽方面无明显差异。北陆花青素含量最高,且口感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优于其他品种,更适于在唐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唐山引种的4个蓝莓品种‘喜来’‘杜克’‘北陆’‘北村’鲜果为研究对象,对鲜果的重量、大小、色泽等外观性状以及总糖、总酸、花青素、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等内含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果型指数相近,在颜色和果肉色泽方面无明显差异。‘北陆’花青素含量最高,且口感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优于其他品种,更适于在唐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了茄子的果实生长、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果皮与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增长的变化趋势;果皮花青素和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果肉总酚含量一直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先降低后升高。相关分析表明,茄子果皮中花青素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茄子果皮中花青素、类黄酮与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芍药花芽分化期间营养物质与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芍药为试材,研究了芍药花芽分化各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早花品种‘粉玉奴’和‘大富贵’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花芽分化时期变化幅度不大;晚花品种‘迟粉’和‘杨妃出浴’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均表现双峰型变化曲线。4个芍药品种POD活性均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SOD和CAT活性随着花芽分化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8.
芍药切花瓶插期衰老进程及膜脂过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芍药品种‘春晓’、‘山河红’、‘奇花争露’、‘紫凤朝阳’、‘菱花晨浴’、‘蓝海碧波’的切花为材料,瓶插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测其膜透性、MDA含量、 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及SOD、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其衰老进程、膜脂过氧化与瓶插寿命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晓’、‘菱花晨浴’、‘奇花争露’能达到最大开放程度,盛开期为3 d,瓶插寿命分别为8 d、7 d和7 d;‘山河红’、‘紫凤朝阳’、‘蓝海碧波’盛开期为2 d,瓶插寿命均为6 d。瓶插过程中,膜透性、MDA含量、 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持续上升, 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膜脂过氧化造成的细胞膜损伤是启动芍药切花衰老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花瓣营养成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菊花、玫瑰花、百合花、木棉花、山茶花、唐菖蒲花等6种名贵花卉的植物学性状,花瓣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pH和SOD活性。结果表明:菊花花瓣高蛋白质、玫瑰花瓣高还原糖、百合花瓣高SOD和总糖、木棉花瓣高VC、山茶花和唐菖蒲花瓣可溶性固形物高,证明6种花卉的花瓣可食用、药用、保健用,是原生态的食用珍品。  相似文献   

10.
孟晗  付灯祥  吴艳梅  金雪花 《园艺学报》2020,47(12):2362-2372
以10个不同花色的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和4个不同花色的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为材料,采用目视测色法,RHSCC 比色卡比色法,色差仪(CR-400)测定花瓣的花色表型,利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TU-1901)、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连用技术(HPLC–ESI–MS)对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成分及结构进行测定,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花色与花青素苷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积累花青素苷的花毛茛品种花瓣中检测到5种花青素苷元,即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这些花青素苷元进一步修饰形成了15种花青素苷。红色系和粉色系品种以芍药素和矢车菊素为主要成分,黄色系品种以天竺葵素或类胡萝卜素为主要成分;经分析矢车菊素苷和天竺葵素苷含量均与亮度L*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天竺葵素苷的积累对花瓣亮度的贡献更大。银莲花4个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出6种花青素苷元,分别为矮牵牛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素和锦葵素,它们通过不同糖基化和酰基化修饰形成了20种花青素苷,呈现出丰富的花青素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蓟州区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通过-1℃下贮藏70 d内果实8项指标的变化,研究了不同蓝莓品种的耐贮性。结果表明:各指标显著下降时的贮藏天数分别为果实硬度贮藏至第14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贮藏至第35天,好果率和可溶性糖含量贮藏至第42天。说明果实硬度最先下降。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贮藏70 d后,各品种的好果率逐渐下降,但都在80%以上;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了20%~49%、7%~36%、18%~41%;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分别下降了28%~53%、6%~40%、29%~74%、20%~54%。"布里吉塔"的各项指标均最高(除类黄酮外),"蓝金"的类黄酮最高。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耐贮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北陆"="蓝丰"="瑞卡">"奥尼尔">"伯克利"。  相似文献   

12.
品种、生态条件对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红灯、佳红、红蜜、那翁4个甜樱桃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有显著差异,红灯果实的综合经济性状最优,其次是佳红。品质成分糖、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基因控制。生态条件对甜樱桃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有一定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果重、纵径、横径、果柄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含糖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含酸量降低。而果形、色泽,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燕凌  廖康  刘君  王丽 《果树学报》2006,23(3):375-378
通过越冬前的低温锻炼,全球红、巨峰、里扎马特3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低温锻炼中期积累最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的提高主要在低温锻炼的前、中期,且上升平缓,POD活性的提高主要在前期,中后期不再提高;质膜相对透性在前中期变化不大,后期明显上升。从品种来看,经低温锻炼后,全球红枝条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活性均相对较高,巨峰次之,里扎马特较低。从时间进程来看,在低温锻炼诱导葡萄抗寒性过程中,POD活性提高在前,游离脯氨酸积累在后,之后是质膜相对透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前与贮藏5个月后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华红’贮藏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总酸与维生素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贮藏前后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澳洲青苹’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有高酸、多汁的特性,生食品质中等,主要用作果汁加工;‘望山红’与‘寒富’贮藏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味道纯正,但贮藏后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适宜鲜食;‘岳帅’与‘金冠’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低,贮藏后硬度、总酸含量下降幅度大,适宜鲜食。  相似文献   

15.
鲜食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主要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比色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的果皮、果肉、种子和果梗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了清除氧自由基(ORA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FRAP)能力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主要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花青素在果皮以及总酚和总黄酮在种子和果梗中含量较高,但多酚类物质在果肉中最低。葡萄品种‘夏黑’果皮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它葡萄品种。以‘巨玫’果皮和果肉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但‘青提’果皮和果肉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其它葡萄品种。通过分析各葡萄品种抗氧化活性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发现,果皮中FRAP和ORAC清除率以及种子和果梗中DPPH·清除率与花青素、总酚及总黄酮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说明其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铜川、天水和乐都3个生态区内5个甜樱桃品种的品质,比较果实品质存在的差异。【方法】利用果实品质评价的外观指标和功能营养成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的甜樱桃在不同生态区种植时,外观品质、功能营养成分含量、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均存在差异。其中,天水生态区甜樱桃果实硬度要大于其他生态区。乐都生态区樱桃总糖含量最高。铜川生态区除美早外,其他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铜川、天水生态区。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均存在差异。【结论】铜川生态区的萨米脱、红灯和雷尼和天水生态区的萨米脱的主要特点为:果型较小,总糖、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低,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高。天水生态区的美早、红灯和雷尼,乐都生态区的萨米脱和铜川生态区的美早的主要特点为:单果质量小,硬度大,可滴定酸含量低,糖酸比小。铜川生态区的布鲁克斯,乐都生态区的布鲁克斯、红灯、雷尼、美早和天水生态区的布鲁克斯的主要特点为:果型较大、单果质量大、糖酸比大,总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高,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菊花在衰老进程中花色变红的机制,以317个菊花品种为材料,对其花色的变化进行田间调查,将其划分为7大色系,结果表明有202个品种在衰老过程中会发生变红现象。选择不同色系109个变红明显的品种,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色差仪测量3个时期的花色表型,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5个品种‘白皇后’、‘蒙白’、‘南农玉扣’、‘南农绿冻’和‘伊比斯阳光’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菊花的衰老过程中,花瓣表面明度L*值降低,红度a*值升高,颜色逐渐变红。5个品种花瓣中的类黄酮,尤其是花青素苷的含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此外,丙二醛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综合各项指标,菊花花瓣衰老过程中花青素苷的积累是引起花瓣颜色变红的关键因子,推测是花青素代谢途径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18.
<正>树莓果实营养丰富,鲜果中除含粗脂肪、蛋白质、总糖、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花青素、水杨酸、黄酮类物质和SOD,其鞣化酸含量是现有水果中最高的。树莓中纤维素含量高,既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还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具有特殊的保键功能。但是,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多,现介绍几个树莓优良品种及其主要栽培技术。1优良品种1.1红帆早熟品种。丛生灌木,较直立,灌  相似文献   

19.
两个牡丹品种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琴  袁涛  孙湘滨 《园艺学报》2015,42(5):930-938
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色差仪、组织切片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AD)对牡丹品种‘金衣花脸’和‘霞光’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色素的分布及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从两个品种花瓣(不含色斑部位)中共检出4种花青素和14种黄酮类色素,主要分布在花瓣表皮细胞内,中部栅栏组织无或仅有少量黄酮类色素。两个品种开花过程中花色明度增加,彩度降低,红色减退,分别由红黄复色和红色变为浅黄色和橙黄色。开花过程中色素组成不变,色素含量变化明显,总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总花青素含量降低幅度更大。开花过程中花青素和黄酮的降解速率不同,使得花色逐渐由红色向橙色至黄色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芍药"大富贵"品种蕾期,以一定浓度(100mg/L)的维生素C(VC)和不同浓度(60、120、200mg/L)的甘氨酸甜菜碱(GB)混合液对其进行整株喷雾处理,测定了整个花期花瓣中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VC与不同浓度的GB混合液处理均提高了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花瓣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REC),其中以VC 100mg/L+GB 120mg/L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