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花椒夏季带叶栽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Zanthexylun bugeanum Maxim),芸香科花椒属,适合在土壤深厚、水肥条件较好、避风向阳的地方生长,对生长环境及栽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宁夏南部山区是花椒的天然分布区,为了改善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使花椒栽培从零星栽植进入了较大面积的成片造林阶段。宁夏南部山区在发展花椒产业中,由于春、秋季干旱少雨,土壤墒情差,栽植成活率很低。为了解决花椒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实现春、夏、秋三季造林,我们自1999年起连续几年试验研究了花椒的夏季带叶栽植抗早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山区沙荒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差,造林难度大。造林施工技术水平是影响山区造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造林技术是提高山区沙荒地造林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北京山区沙荒地造林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造林施工技术措施,包括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土地综合治理改良、提高栽植技术含量、科学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升山区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山区抗旱保水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及土壤含水率,促进林木生长,降低造林成本。建议大力发展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广泛应用保水剂造林,生根粉蘸根造林,使用覆膜、套袋造林。  相似文献   

4.
宁夏南部山区抗旱保水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及土壤含水率,促进林木生长,降低造林成本。建议大力发展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广泛应用保水剂造林,生根粉蘸根造林,使用覆膜、套袋造林。  相似文献   

5.
根据互助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造林技术。介绍了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要点,包括窖藏时间、窖地选择和处理、窖藏方法、造林时间及特点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凤翔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渭北黄土台塬西部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干旱,土层稀薄,适生树种少,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为了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难题,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石质山地特点及多年的山区造林工作经验,从提高规划设计、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等方面总结石质山地造林技术,以期提高当地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7.
宁夏宁南山区,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降雨量偏少,加之大多土石质山区,图层较薄,土壤贫瘠,造林难度极大。文章着重从造林整地、树种选择、密度设置以及造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荒山荒地造林技术要点,并介绍造林后期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古浪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使造林工程带来的良性成果能够平稳推进,评估其效率有利于长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提升绩效水平,实现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包容性发展目标。【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从纵向横向两种不同研究层面评价北部山区2008—2020年造林工程投入产出效率。【结果】纵向分析,北京北部(延庆区、昌平区、怀柔区以及密云区)山区整体造林技术效率为0.735,造林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横向分析,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投产效率为0.685,低于北京山区的平均水平,造林工程缺乏区域平衡;从动态视角来看,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技术进步效率波动较大,技术进步水平有待提高。【结论】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可以通过高质量扩大绿色规模,融贯森林生态功能;适当加大资本投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造林抚育管护,确保绿化造林成果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北京市造林绿化建设持续开展,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不仅使得北京市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对于提升首都形象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现状进行研究,从绩效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工程绩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整地深度、保水剂剂量、株行距等造林技术对鲁中砂石山区黑松林、板栗林、刺槐林3种水土保持林型土壤蓄水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筛选鲁中砂石山区蓄水效益良好的造林技术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造林整地可以显著地提高蓄水效益。整地深度为50 cm的刺槐林最大持水量为2 142 t·hm~(-2),分别比整地深度40、30 cm的刺槐林蓄水效益提高29、117 t·hm~(-2);保水剂对蓄水效益也有明显提高,造林时,施用30 g保水剂的刺槐林有效持水量为2 184 t·hm~(-2),分别比施用20、10 g保水剂提高30、45 t·hm~(-2);土壤蓄水量与株行距呈显著正相关,与整地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冀东山区多干早缺水,造林时浇水非常不容易.造成造林成活率低下.挫伤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影响山区绿化的进展。特别是板栗根系再生能力差.2.0min以上的根系受伤后需1个多月才生新根.为了提高板栗造林成活率,抚宁县驻操营镇龙泉庄等山区村广大群众在多年的荒山绿化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不浇水栽植板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在近2年的退耕还林中,该丰寸采用不浇水法裁接板栗10万株,  相似文献   

13.
开展山区人工造林是扩大林业资源数量、提高森林面积、丰富林木种质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实施人工造林,不仅能有效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造林前准备、人工造林措施、人工造林后期管理方面总结山区人工造林技术要求及措施,为科学进行山区造林、提升山区人工造林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油松营养钵苗在燕山山脉绿化造林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成活率达到95%以上,2016年5月与2014年3月相比,苗高增长了18.33%、地径增长了34.0%~60.8%。可见在燕山山脉栽植油松营养钵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用于山区造林大大提高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有效防止了山地水土流失,提高了山区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立地条件差的山区造林绿化新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用工和降低成本为目的,2016—2019年利用4年时间,建立了直播造林示范区32 hm~2;筛选出适合青石山区和砂石山区直播造林的树种各3个。研究集成了适合山区直播造林的技术规程,并成功推广0.27万hm~2,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为山地区域直播造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许多山荒造林地区,土地干旱瘠薄,土壤有机质少.为了提高林地肥力,因土种植绿肥作物和混植豆科乔灌木林种,实行生物养地,同时有效地将山区天然降雨拦蓄在植林穴中,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促进林木的生长,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  相似文献   

17.
浅谈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干旱山区常年少雨 ,蒸发强烈 ,造林成活率很低。利用地膜栽植、栽植容器苗、红柳植苗造林等方法 ,无疑是解决干旱山区绿化造林的可行性方法 ,不仅能大大提高干旱山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而且也是提高旱地种苗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市秦州区属大陆季风区,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水热资源分布不均,适宜于林业生产的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土壤瘠薄,水、热、土壤等自然因子是我区林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近年来,秦州区在大面积的造林工作中,选择适种性和适生性比较强的侧柏作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有提高造林质量和增强造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山区造林,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也是各地山区造林常用方法。雨季造林基础是细致整地,根本是良种壮苗,是关键是造林时机,保障是做好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20.
柠条作为干旱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长期以来得到广泛的种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前做好种子发芽率测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提出了影响发芽率测定的关键因子及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