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行了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黄沙泥田块,最佳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214㎏/hm2、113㎏/hm2 222㎏/hm2获得理想的产量9600㎏/hm2。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黄沙泥田块,最佳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为214㎏/hm2、113㎏/hm2 222㎏/hm2获得理想的产量9600㎏/hm2。  相似文献   

3.
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高粱杂交种"赤杂28"留苗密度、播种期、种肥硫酸钾、追肥尿素4项主要农艺栽培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单因素效应、综合效应及交互效应分析,阐明了4项农艺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和效应。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赤杂28"获得较稳定的最高产量(11441.74±1087.25)㎏/hm2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案(95%置信限)为留苗密度为82 500株/hm2~97 500株/hm2,播种期为5月21日~26日,种肥硫酸钾为112.5㎏/hm2~150㎏/hm2,追施尿素为375㎏/hm2~450㎏/hm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留苗密度>播种期>硫酸钾。  相似文献   

4.
采用“3414”方案设计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长优1103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长优1103单季晚稻都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在氮相对产量在75-85%之间,其肥力等级表现为“中等”,磷与钾相对产量在85-95%之间,其肥力等级表现为“丰(或高)”的条件下,其中以氮的增产效应较为显著,磷与钾次之。本次试验初步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218.4㎏/hm2、“P2O5” 101.4㎏/hm2、“K2O” 214.35㎏/hm2,NPK比为1∶0.46∶0.98;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1539.85㎏/667㎡。  相似文献   

5.
梅丽 《农学学报》2015,5(4):10-15
为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3年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性、品质、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播种至采收95~96d,甜玉米播种至采收86~90d。糯玉米“京科糯569”和甜玉米“京科甜533”综合表现突出,“京科糯569”鲜穗产量20700㎏/ hm2,商品穗产量17250㎏/ hm2;“京科甜533”鲜穗产量13400㎏/ hm2,商品穗产量13070㎏/ hm2。“京科糯569”抗性、株型均较对照理想,“京科甜533”穗型一致、排列整齐,没有秃尖,籽粒鲜亮,二者品质综合得分均较高,优于目前常规种植的“京科糯2000”和“京科甜183”,可作为替代品种在今后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镁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促成大穗,提高每穗实粒数,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明显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6.78%。当土壤含镁(MgO)与试验地水平接近时,建议水稻施用硫酸镁(MgOSO4·7H2O)适宜用量为300㎏/hm2,折纯镁(MgO)30㎏/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生化试剂对水稻后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水稻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实践参考,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通过不同处理生化试剂对水稻植株性状、生育进程和产量结构试验。综合试验结果显示,喷施磷酸二氢钾(750g/hm2)水稻产量最高,达12 813.0㎏/hm2。同时增产幅度也最大,比对照增幅达17.1%。因此喷施磷酸二氢钾(750g/hm2)可在兴化地区水稻生产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贺兰县草石蚕主产区进行了磷肥施用量对小麦套种草石蚕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贺兰县种植小麦套种草石蚕适宜施磷(P2O5)水平为120~180㎏/hm2。  相似文献   

9.
杨珊  欧子艳  石定凤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13-113,115
为探索黄瓜施肥技术,为今后黄瓜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处理对黄瓜产量的影响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黄瓜产量水平差异明显,处理N1P2K2能明显提高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产量达58417.42㎏/hm2,经济效益比不施肥的空白处理N0P0K0、缺氮处理N0P2K2、缺钾处理N2P2K0、缺磷处理N2P0K2和处理N2P2K2分别增加18868.81元/hm2、5249.27元/hm2、14431.17元/hm2、17241.62元/hm2和5703.27元/hm2。因此,建议在罗甸县熟红黄泥田上使用处理N1P2K2的配方肥进行黄瓜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三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11.
4种药剂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沿江地区小麦田适合的除草剂,在小麦田进行了4种除草剂的药效试验,以期为沿江地区小麦田杂草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爱秀2700g/hm2对小麦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最好,15%麦极可湿性粉剂300g/hm2防效次之.因此,对于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在杂草处于2~4叶期时用爱秀2700g/hm2或5%麦极可湿性粉剂300g/hm2对水375㎏均匀喷雾,防效较好.60%千金麦可湿性粉剂2550g/hm2与异丙隆3000g/hm2的防效受施药后气温、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施药后容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2.
对花生进行花生根瘤菌拌种,能够提高单产10.78%,土壤碱解氮增加12.6mg/kg,相当于在土壤中增施了61.5㎏/hm2的尿素。但在花生增产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杂交种“天青一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龄、LAI和干物质积累均存在差异,且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在混和肥总量为156.3㎏/hm2的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为17.5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可较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达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一、华池县油料产业现状油料作为全县的重点农业支柱产业,常年播种面积0.6万hm2以上,总产700万㎏以上,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农业生产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牢牢抓住油料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增加投入、强化管理、优化技术、提高品质为重点,有效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全县油料生产获得稳产、快速发展,单产水平和综合效益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2012年全县油料种植总面积达到了0.633万hm2,实现总产840万㎏,  相似文献   

15.
安丘大姜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丘大姜主产地山东省安丘市进行安丘大姜平衡施肥大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安丘大姜在供试土壤含速效K较丰富(土壤速效钾100mg/kg以上)施有机肥较多(75 000kg/ha)的条件下,施用钾肥仍具有增产效果,在施K2O为150㎏/ha的基础上,增加到300㎏/ha和600㎏/ha,两个试验点大姜平均增产率为4.57%和13.91%,施用K2O从150㎏/ha增加到600㎏/ha,配施22.5㎏/ha锌肥或硼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独山县采用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和球孢白僵菌3种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1-3龄期,使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1200-1800ml/hm2,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1500-2250g/hm2和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390-525g/hm2,对水750㎏/hm2施用,药后7d后防治效果较好,3种药剂防治效果在76.0%~84.1%;药后14天,3种药剂防治效果存在差异显著性,以上3种生物农药可代替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而防效不高,可提高剂量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7.
在宁夏海原县引黄灌区的李旺镇和高崖乡,对低产苹果园进行了综合技术改造,经过三年的生产试验,产量分别由1197㎏/667㎡和1024㎏/667㎡提高到2984㎏/667㎡和3233.3kg/667m2,产值分别由686元/667m2和718元/667m2提高到2935元/667m2和3168.3元/667m2,通过改造产量和产值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小麦新品种洲元9369的生理特性和丰产高效技术,笔者分别研究了洲元9369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播种期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追肥对洲元936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洲元9369的适宜播期在10月12-19日,且以210-240万株/hm2基本苗产量最高;在洲元9369拔节后施加225㎏/hm2的复合肥(N:P2O5:K2O=18:12:15)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半干旱地区干旱年份条件下玉米抗逆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半干旱地区干旱年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抗逆性试验。3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中早熟中单5485抗逆性强、稳产、丰产性好,苗期用AP4气孔导度测定仪测定气孔导度为112.3m.mol/m.s,产量8862.0㎏/hm2,比对照中原单32增产21.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35kg/m3。  相似文献   

20.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符合环境(土壤、水质、大气)质量标准的生态区域(豫南中小果产区,豫东、豫北大果产区)作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豫南中小果产区采用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豫东、豫北大果产区采用小垄宽幅麦套种或大垅宽幅麦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措施控制黄曲霉污染等措施,花生荚果产量可达6000~7500㎏/hm2,出口价(花生仁)比普通花生高出1200元/t,增收达2700~360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