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适宜度是一定土地单元的某种特殊利用方式与其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量度,适宜度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目前,适宜度评价主要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城市区位适宜度评价、生态旅游环境适宜度评价、自然保护区规划、农林作物种植环境适宜度评价等方面。况平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总结了园林绿地适宜度评价方法,运用GIS技术对广西北海绿化用地环境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但迄今为止,以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从绿地景观美学功能角度进行园林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南竹北移”是将在南方生长良好的竹类品种移植到北方适宜地区,以满足北方地区常绿植物品种种植和生态工程建设的需要。“适宜”是“南竹北移”的必要条件。泰山处于暖温带气候区,温湿度适宜,海拔1 300 m以下土体湿润度大,一般土层较厚,为“南竹北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分析了泰山竹类的种植历史、引种种类、生长现状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以相对成熟稳定的32个园林植物组团为调查样本,使用美景度评价法研究了大众审美偏好与园林植物组团优劣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组团的色彩对比度、植物密度、形态多样性、种类多样性能显著影响植物组团种植效果。根据美景度模型所反映的公众偏好程度表明,植物色彩对比强烈、形态富于变化、种植密度适宜、种类恰当的种植策略能有效提高植物组团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4.
滇之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云南红豆杉天然分布、人工种植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资料,并依据云南省的农业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贴近度计算及择近原则的方法,在确定最适种植中心及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云南省的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将全省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种植区域,以此获得了具有各个分区所属气象测站的滇之云南红豆杉区划表,并绘制了水平区划图。  相似文献   

5.
为了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根据主要气候因素对果树的影响情况,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9个县市的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各县市适宜种植树种的范围进行了人工区划,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Bayes判别分析,最终确定了阿克苏地区各个县市的适生树种。结果表明:对阿克苏地区各个县市特色林果树种种植影响最大的气温因素是早春极端最低气温,其次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早春平均最低气温,说明极端低温对果树生长起着关键作用。阿克苏地区适宜种植苹果的县有乌什、温宿、新和、库车;适宜种植香梨的县市有沙雅、阿瓦提、阿拉尔;红枣种植,除乌什、拜城"次适宜"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库车最适宜种植巴旦木;核桃种植,除拜城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杏的种植,除拜城外,其他几个县市均适宜种植;阿月浑子在阿克苏地区的各个县市均不适宜种植;葡萄在沙雅、阿瓦提县均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6.
灵台县土地面积宽广,光热水资源充足。流域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耕地89.47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54.87万亩。正常年份降雨量650mm左右,无霜期159天,年均气温8.6℃。适宜北方落叶乔木和针叶林木生长发育,植树造林易于成活,实施退耕还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1999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对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根据信阳市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观测数据,选用温度、风速、相对湿度三个气象指标计算了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年平均气候适宜度指数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并且逐渐向"舒适"区范围变化。进一步分析季节气候舒适度发现:春天气候适宜度逐渐由"凉爽"区升级为"舒适"区;夏季处于"暖和"和"微热"区,呈现"U"型变化趋势;秋季气候适应度逐渐向"舒适"区过渡;冬季大部分年份处于"冷"区,并存在增加趋势。气候的变化增加了信阳市气候适宜度,所形成优异的气候条件对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GIS的云县核桃种植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个树种适宜种植区域的规划要考虑到土壤、气温、降水量、海拔、坡度、坡向等立地条件对树木生长、开花、结果的影响。根据云南核桃对立地条件的特定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遵循其中的关联规律,利用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查找出适宜规划的特定区域,做出分级评价,并制作出规划图。通过面积计算得到较适宜种植面积为4 556.6 hm2,适宜种植面积为75 079.65 hm2,可种植面积为12 123.46 hm2  相似文献   

9.
刘晓萍 《绿色科技》2014,(4):181-183
指出了大姚县以核桃为主要产业,但是近几年来,适宜核桃种植的地块已应栽尽栽,为弥补不适宜核桃种植地块的空白及核桃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不足,为达到林地的最大利用和实现以短养长的目的,通过大姚县原有花椒种植(面积5.6万亩)及2012年大规模种植(面积15.7万亩)实践证明,大姚县立地条件适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椒种植,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花椒即将成为继核桃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省临高县域为评价对象,选取了灌溉、土壤TN、坡度等10项相关指标,构建了橡胶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完成了橡胶种植多因子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除去耕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等当前不可更改的土地外,临高县有56 540.89hm2的土地适宜橡胶种植,其中高度适宜的土地面积2 666.15hm2,中等适宜的土地面积29 917.38hm2,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23 957.36hm2。在所有可能更改为橡胶种植的土地中,仅有9.92%的土地不适宜橡胶的生长,这说明临高县在橡胶种植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竹为大型丛生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试验研究了育苗方式、坡向、肥料种类以及造林整地方式对龙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育苗方式相比,龙竹组培苗造林竹株生长好,竹材产量高;龙竹适宜栽植于阴坡,采用全面整地法,在造林后的前4年每年施用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可培育出高产的龙竹林。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三年上水平的开展,为河北省园林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铺垫。本文就邢台市园林建设方面有关发展现状与目标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期为邢台市乃至其它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法测定早期引种秃杉林中优势木1株、种源试验林中优势木和平均木各1株,结果表明,秃杉树高生长从5年以后进入速生期,持续至18年生;胸径生长从6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材积生长从14年起进入速生期,至24年生时连年生长曲线仍未与年平均生长曲线相交,还未达数量成熟。用Logistic模型模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程曲线,确定材积、胸径、树高速生期为13.64,12.77,11.27年。初步确定秃杉8年生以前为幼龄期,8~16年生为速生期,16年生以后为速生稳定期。  相似文献   

14.
发源于太行深处邢台县的生态经济沟建设,已给山村带来了多重变化,包括资源开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观念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的实质是利用好生产要素的组合效应,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生物,工程措施,合理配置农,林、牧、副、菜及围绕大农业的加工业,实施生产要素的合理组装,使其发挥最佳效益。通过组合效应各种模式比较,发展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新、更高的层次上走向协调。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看西陵山村生态经济沟的建设,明显的启示是,要因地制宜、立足特点,选好生长点与突破口,抓好组装.实施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区6种落叶阔叶行道树经营管理效益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昆明市区悬铃木、紫薇、柳树、重阳木、栾树和银杏6种落叶阔叶行道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昆明市各区街道的数量分布、各类生长指标的实地调查,借助美国DAVIS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相关基础数据,对这6种行道树2004年或2005年一年中在阻滞尘埃、减少地表径流、吸收CO2、降解NOx、SOx以及房地产增值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做了分析,并对其当年相应的各项抚育管理综合成本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基本适应昆明市区的立地条件,生长状态良好;其抚育管理方案基本合理。调查分析当年的综合效益成本比均大于1,同时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表明这些树种比较适合在昆明市区栽培;但紫薇除了用于分车带外,不适宜直接在人行道旁用作行道树栽培;有些树种在栽培方式及抚育管理方面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竹是贵阳市的市树,将贵州省的特色资源金佛山方竹推广应用于黔中竹海森林公园,对体现贵阳市市树竹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黔中竹海森林公园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林地(火烧迹地、落叶阔叶林下、常绿针叶林下及林间空地)进行金佛山方竹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造林宜选择2年生实生苗,适宜的乔木林郁闭度为0.3~0.5,栽植后前6年,每年抚育2次,第7年以后可以采笋,笋产量约167~261 kg/667 m2。研究表明,金佛山方竹在黔中竹海森林公园适合的林地中能够生长良好,既能造景又能发展林下采笋经济,值得进一步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赤峰科尔泌沙地魔芋引种试验,初步观测说明,魔芋能够在该在地生长,并能形成较好产量。用500g的种芋种植,当年单株平均产量1329.2g;375g的球茎种平均增重达250.2%。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且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8.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分布于云南南部,其直径粗近30cm,竹高近30m,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指出巨龙竹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即竹秆弯曲、歪扭,竹节变形、缩短、斜交的“歪脚龙竹”和节间正常、节部平滑、竹秆通直、分枝高而少的通直巨龙竹。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因此发展巨龙竹时一定要选择优良种源,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通过对巨龙竹在原产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尤其是越冬情况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引种资料,将巨龙竹在我国的气候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主要气象指标是:最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1天,全年无霜,巨龙竹冬季无低温危害,直径最粗可达到25cm以上;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5天,年平均有霜日数小于12天,巨龙竹冬季一般无低温危害,极端年分有一定程度的冻害发生,但对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巨龙竹直径可达到20-22cm左右;不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平均有霜日数大于12天,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超过5天,巨龙竹在该区即使越冬不死,也是生长不良,失去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叶桢楠(Phoebe microphylla)、柚木(Tectona grand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和檀香(Santalum album)5种珍稀保护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调查栽植1年后各树种的生长情况和成活率。结果表明:小叶桢楠、柚木的树高生长量和成活率较高,且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可在永定县进行推广栽植;沉香和降香黄檀的树高生长量和成活率较低,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畏寒怕冻,应控制其栽植规模;檀香在造林试验中未见成活,不适于在永定县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20.
以紫胶蚧优良寄主植物久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法研究了其种子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枝条利用及紫胶蚧在寄主植物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破壳处理可极大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在开春(3月)采用容器育苗,雨季初期(6-7月上旬)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山坡中、下部,阳坡效果更好;雨季前松土除草和追施氮肥相结合,可明显促进幼树生长;久树是紫胶蚧最优良寄主植物,冬、夏代放养结果稳定,既适于保种又适宜产胶,寄主植物每年可利用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