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苹果砧木的抗寒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苹果2种基砧和15种矮化中间砧的抗寒性田间比较试验表明:基砧小金海棠抗寒力强。矮化中让砧77—34抗寒力强,与GM256相当,抗寒力较强矮化中间砧为CX4、O3、B9,珠美海棠抗寒性最差,小金海棠和77—34砧木嫁接金红、寒富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寒地苹果栽培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建立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宁单瓣木芙蓉和红麻野生种H040的越冬枝条为砧木,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63A和保持系763B越冬枝条上的新生芽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扦插繁殖,成活后移栽大田与本砧嫁接株和种子繁殖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育系嫁接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保持系嫁接处理,用红麻野生种H040作砧木表现出较高的嫁接成活率,而用木芙蓉作砧木的成活率较低;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其中以木芙蓉作砧木的矮化效果最显著;嫁接对红麻的现蕾开花始期影响不大;用H040和木芙蓉作砧木的处理,其接穗的梢部枯萎长度显著小于本砧嫁接,表现出较强的越冬抗寒性;结果数的多少与越冬期的梢部枯萎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越多,越冬抗寒性越差。【结论】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不育系与保持系成活率及越冬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选择适当的砧木对提高接穗的抗寒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空中压条繁育的‘怀枝’大树为砧木与不同荔枝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筛选与‘怀枝’嫁接表现亲和性好、果实性状优良的荔枝接穗品种,为我国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5年生‘怀枝’大树作砧木,用‘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桂味’等35个荔枝品种(优株)作接穗进行改良切接法高接换种,嫁接4年后根据嫁接成活率、嫁接口愈合状况、生长势及叶片颜色综合评价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并测定分析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筛选适合‘怀枝’高接换种的荔枝品种。【结果】在‘怀枝’与不同荔枝品种(优株)砧穗组合的亲和性指标中,成活率、砧穗比和田间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9.44%~66.43%、1.02~1.24和1.88~2.22。其中,‘新球蜜荔’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且显著高于‘桂荔1号’‘北通红’和‘英山红’(P<0.05,下同);‘荷花大红荔’的砧穗比最大,且显著高于‘GLL-2’‘桂荔1号’和‘琼荔1号’;‘妃子笑’的田间亲和力常数最大,且显著大于‘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糯米糍’。在生长量指标中,砧木直径、接穗直径、接穗长度和分枝级数在嫁接4年后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苹果砧木的耐盐碱性,筛选适合新疆南疆盐碱土壤栽培的苹果砧木。【方法】以湖北海棠、小金海棠、八棱海棠、平邑甜茶、野苹果、白海棠、山定子7个4年生苹果砧木为材料,将NaCl、Na2SO4、NaHCO3、Na2CO3按1∶9∶9∶1的比例混合,采用盆栽浇灌1/2 Hoagland营养液,模拟浓度为0、15、30、45、60 mmol/L的盐碱复合胁迫,测定7个苹果砧木在盐碱复合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砧木的耐盐性。【结果】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各砧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不断减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和“升高—降低—升高”2种变化趋势。【结论】7种供试苹果砧木的耐盐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八棱海棠>野苹果>平邑甜茶>小金海棠>山定子>白海棠>湖北海棠。  相似文献   

5.
对7个矮化砧木品种进行研究,观察不同砧木对苹果幼苗成活、萌芽、抽条和生长情况,以揭示矮化砧木对苹果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苗的越冬有显著影响。7个矮化砧木作中间砧后,接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H、M9、M26、GM256、B9、T337、LS,萌芽率依次为LS、M26、SH、B9、GM256、M9、T337,抽条率依次为M9、T337、M26、LS、SH、GM256;不同种类中间砧,接穗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6、SH、GM256、T337、B9、M9、LS。当基砧为山定子时,矮化砧木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接穗为M26时,植株抗寒越冬性最强,T337的越冬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不同接穗对嫁接成活率及砧木根系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砧穗组合奠定基础。【方法】以户太8号、红地球和苏欣1号品种为接穗,5BB、1103P和山河1号品种为砧木硬枝嫁接。统计各砧穗组合嫁接苗的成活率,测定各砧穗组合嫁接苗的根系生长情况、生理生化特性,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根尖解剖结构。【结果】9个砧穗组合中,嫁接成活率较高的4个砧穗组合分别为苏欣1号/山河1号、红地球/山河1号、苏欣1号/5BB和户太8号/山河1号,分别为74.33%、65.67%、63.33%和60.00%,而户太8号/5BB、户太8号/1103P和红地球/5BB组合的嫁接成活均低于40.00%。苏欣1号/山河1号砧穗组合的根系分别在0~5 cm、5~10 cm和10~15 cm三个土层深度的数量均最多,户太8号/山河1号砧穗组合次之;相比红地球/1103P、红地球/5BB和户太8号/1103P这几个砧穗组合,苏欣1号/山河1号砧穗组合嫁接苗根系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酶活性均明显高于这几个砧穗组合,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这几个砧穗组合。不同接穗对砧木根系的导管直径、导管面积、导管密度...  相似文献   

7.
广东不同砧木沃柑的比较与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东不同砧木沃柑的比较和沃柑的引种表现,以期获得适宜沃柑的砧木及在广东的适栽区域,从而为沃柑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橘、香橙和枳作为沃柑的嫁接砧木,对沃柑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力、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和果实品质等进行研究,以及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进行沃柑的引种表现观察,系统了解沃柑在广东的适应性表现。【结果】3种砧木的沃柑均表现出砧穗亲和力强、形成树冠快的优势,其中香橙砧植株生长旺、红橘砧植株生长适中,而枳砧植株生势缓和、矮化性明显。红橘砧、枳砧的沃柑初果期产量较高,分别达8.8、8.5 kg/株,早结、丰产稳产性好,而香橙砧初期产量偏低,仅6.5 kg/株,但结果第2年后砧木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单果重以红橘砧最高、平均达150.07 g,香橙砧次之、平均达141.83 g,枳砧最低、仅132.13 g,其中红橘砧与枳砧之间单果重差异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均以枳砧最高,香橙砧最低,其中结果第1~2年枳砧、香橙砧间差异显著,但第3年后砧木差异不明显。沃柑物候期受种植地区影响,在粤东、粤西地区,梢期、花期比粤北地区约早30 d,果实成熟期比粤北地区约早20 d,但果实转色期约晚10 d。广东不同地区种植沃柑均具有早结性丰产性好、果实品质优良的特性,但粤北地区沃柑果实和秋梢易受冻害影响。【结论】红橘砧、香橙砧是值得推广的优良沃柑砧木,而枳砧沃柑丰产后易出现黄化、早衰现象,不建议用作沃柑的嫁接砧木。沃柑在粤北地区因容易受冻害影响而不宜大面积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火龙果嫁接技术中砧木与接穗选择的具体参数,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出芽速度,完善火龙果嫁接技术。【方法】以红水晶6号火龙果为试材,砧木取自不同长度的老熟或绿熟茎蔓,选取砧木在茎蔓中相对位置(砧位)、嫁接方法、接穗芽数、接穗成熟度等因素,采用混合正交或正交设计进行嫁接试验;根据接穗是否萌芽、出芽时间等分别对砧木长度、质量、砧木质量/长度比、砧木周长、接穗长度等砧穗参数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老熟和绿熟的短茎蔓(可切分两根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为75.0%和87.5%;老熟的长茎蔓(可切分3根砧木)不宜选用单芽接穗;绿熟长茎蔓的中段不宜用做砧木;砧木偏长、砧木质量/长度比较低、成熟度偏嫩、接穗偏长有利于嫁接成活,当砧木较短、较粗、较重、砧木质量/长度比较高、成熟度偏老时接穗萌芽较晚甚至不能萌芽。【结论】初步确定红水晶6号砧木嫁接的基本原则,选取1~2年生茎蔓,优先使用绿熟茎蔓,但避免使用绿熟长茎蔓中段为砧木,砧木长度不低于40 cm,选取生长点附近充实成熟的茎段为接穗,从顶部开始截取接穗进行嫁接,接穗含2芽且长度不低于3 cm,使用平接法为主,嫁接成活率达81.2%,生产实用性较好,对火龙果苗木繁育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矮化中间砧木GM256对寒富苹果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于2004年春至2005年冬在沈阳寒富苹果目进行。分别以寒富/山定子砧穗组合,寒富,GM256,山定子砧穗组合2种类型植株为试材.研究了抗寒矮化砧木GM256对寒富苹果幼树期根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舍的寒富苹果根系功能和生长发育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15-1、1号、24-5、ZC9-3、 GM256和SH40苹果中间砧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在越冬过程中,研究测定各苹果中间砧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及相关生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种苹果中间砧做出抗寒性综合评价和抗寒性分类。旨在研究各砧木枝条的生理变化规律,筛选出抗寒性强的优良苹果砧木,以期为植物抗性生理机制的研究和苹果抗寒砧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个苹果中间砧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与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相同,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丙二醛含量、SOD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与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相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果表明:15-1抗寒性最强,1号和GM256抗寒性较强,SH40和24-5抗寒性中等,ZC9-3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迷向丝对果园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方法】2018年在石河子垦区以桃单植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混合迷向丝进行防治,并使用3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桃园中果树食心虫的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未悬挂迷向丝的对照区域虫口诱集数量均高于悬挂迷向丝的试验区域。【结论】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利用悬挂迷向丝作为防治手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干中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最佳范围,采用响应面法设计,测定以上4个因素3水平的多酚提取率,得到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葡萄干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54%、料液比68∶1(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75℃。验证试验中葡萄干多酚的含量为3.599 2 mg/g,差值为0.064 2 mg/g。暗反应时间确定为40 min。葡萄干中SP522含量最高,达到3.94 mg/g,主要品种中无核紫葡萄干含量最高,达到2.08 mg/g。【结论】优化的葡萄干多酚提取工艺易操作、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叶片水平上构建基于高光谱的苹果品种叶片铁素含量估测模型,为探寻实时、高效、无损的果树树体营养诊断提供技术途径。【方法】以苹果品种岩富10号为材料,测定岩富10号叶片光谱数据和铁素含量,采用光谱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筛选与叶片铁素含量相关性较强的光谱组合,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苹果叶片铁素含量光谱估测模型。【结果】岩富10号苹果叶片一阶微分光谱与铁素含量的敏感波段为R′990R′1 113R′1 360R′1 408,相关系数最高为-0.698 9。对敏感波段两两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最优波段组合形式R′990×R′1 048与铁素含量相关系数为0.846 2。估测模型拟合度(R2)最高为0.827 5。【结论】苹果叶片一阶微分光谱组合与铁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光谱组合能够明显提高其相关性,偏最小二乘法与逐步回归建模相比估算模型的精度更佳,可以用于苹果叶片铁素含量的光谱估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 Neidzwetzkyana (Dieck) Langenf.)的果实特性及MYB10基因的启动子类型,为研究新疆的红肉基因类型及红肉苹果资源的利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测定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等性状指标并观察果肉颜色,设计引物,利用PCR克隆的方法,进行启动子类型检测。【结果】 果肉颜色多为淡红色,丝状或片状分布,HX-1为血红色果肉全红,单果重变异系数较大,最大单果重为124.57 g,果形指数最大值1.01,最小值0.82;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17.36,最小值10.66;果梗粗最大值2.50 mm,最小值1.02 mm;果梗长度最大值34.36 mm,最小值13.48 mm;MYB10启动子类型全部为R6R1型。【结论】 29份资源的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果肉的呈色各有特点,但MYB10启动子类型全部一致为R6R1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用番茄种质资源果肉外果皮细胞厚度和离体耐放性等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加工用番茄品种选育的田间耐贮运性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比较12份加工用番茄高代纯合种质资源的果实主要性状,测定参试材料果实横切面情况,结合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分析各试材的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研究不同材料自然室温放置35 d后的果实重量损失和腐烂率,并分析参试材料各调查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主要果实性状差异显著,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在6.75~10.30 μm变化,平均外果皮厚度为8.311 μm,12份材料的果实横切面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常温放置35 d后的腐烂率在11.67%~98.33%变化,平均腐烂率为55.50%,失重率在17.36%~63.68%变化,平均失重率为31.96%,各调查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903**~0.875**,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常温放置35 d后的腐烂率与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外果皮越厚果实常温放置若干天后的腐烂率越低,对于选育优异的田间耐放性好的加工用番茄品种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陆地棉品种棉籽的营养品质,为棉花综合品质改良育种提供资源。【方法】测定14个陆地棉品种的棉籽营养成分,包括籽指、含水量、蛋白质及粗脂肪等种子质量有关的指标。【结果】不同陆地棉品种间含水量、蛋白质、粗脂肪、籽指差异明显,变幅依次为籽指、含水量、蛋白质,粗脂肪。 籽指最高的是新陆早35号10.23 g,最低的是Y1164 7.78 g;XND1584和r1164的含水量最高,新陆早38号含水量最低;短节岱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最高22.59 mg/g,塔什干1号的最低3.84 mg/g;关农1号种子与短节岱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51.35%、50.99%,XND1586的最低26.41%。【结论】把14份材料聚类为四大类。材料中含高油高蛋白材料1份,高油分材料4份,高蛋白材料5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新疆主栽骨干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分析棉花品种纯度,为棉花品种提供分子鉴定依据。【方法】以典型代表性的新疆北疆早熟棉花主推骨干棉花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1 00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25对核心引物构建指纹图谱,从核心引物中筛选10对引物作为标记,分析4个棉花品种的纯度。【结果】检测到等位基因数70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介于2~7个,平均2.8个;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值介于0.169 0~0.872 9,平均值为0.688 3;利用4个特征引物将4个棉花品种一次性完全区分开,构建供试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10对引物检测4个品种的纯度,新陆早6号纯度变化范围85%~100%,系62纯度变化范围95%~100%。【结论】构建了4个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及鉴定纯度,系62号纯度最高,为99.5%,新陆早6号纯度最低,为92.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春小麦单倍体胚分化成苗的培养基,获得稳定且高效的单倍体胚培养方法。【方法】分别使用8种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春小麦单倍体胚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分化成苗,根据成苗率及生长情况筛选培养基。【结果】在不添加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中春小麦单倍体胚成苗率最高(73.49%),在1/2MS+0.1 mg/L 2,4-D培养基中春小麦单倍体胚能够一步成苗,且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结论】1/2 MS培养基较B5培养基更适宜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分化成苗,2,4-D对于春小麦单倍体胚的根系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4-D>IAA,1/2 MS+0.1 mg/L 2,4-D培养基是春小麦单倍体胚分化成苗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层纺锤形冠层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分析树形结构的适宜性,为短枝苹果整形修剪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纺锤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冠层微气候因子、枝量、冠层结构及产量和品质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冠层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冠层的光照、温度、ACF、DIFN、MTA都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主枝长,主枝粗,冠层体积、LAI、产量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果实品质仅有果实着色面积在上层与中、下层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品质指标在各层间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性较高;产量主要集中于树体中下部冠层,便于修剪、树体管理、采摘。【结论】树冠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40 392 kg/hm2,中部冠层产量为15 081 kg/hm2,上部冠层产量为8 316 kg/hm2,产量主要集中于冠层中下部,便于管理和采摘,苹果分层纺锤形冠层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产量较高,品质指标在各层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有较好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