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4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比较,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300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最好,其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7.85%和80.39%。  相似文献   

2.
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表明,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曲病防效较好,高于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kg/hm2、2.70kg/hm2病穗防效分别为91.82%、87.35%,病粒防效分别为80.77%、69.23%。稻曲病发生较重年份应于水稻破口前10 d进行第1次施药,间隔7 d进行第2次用药,用药量为3.00 kg/hm2,稻曲病一般发生年份,用药量为2.25 kg/hm2。该药防效高、持效期长,是防治稻曲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于2013年晚季在福建省武平县开展了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m L/hm2、43%好力克悬浮剂270m L/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6.94%、75.74%,病指防效分别为81.98%、79.95%,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 750m L/hm2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以上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喻卿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58+161
16%井.酮.三环唑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16%井.酮.三环唑粉剂1.875 kg/hm2在水稻破口前9~10 d、破口期对水稻稻曲病进行2次防治,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达88.76%,较空白对照区增产12.79%,具有较好的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叶福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54-155
好力克43%SC对水稻稻曲病的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好力克43%SC每hm2用135g、180g、225g对水稻稻曲病病穗的防效依次为70.13%、74.43%、79.64%,对病粒的防效分别为74.61%、78.18%、83.77%;好力克43%SC每hm2用135、180、225g和爱苗20%EC每hm2用225g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且都有较好的防效,与三唑酮20%EC比较,其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6种药剂防治稻曲病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稻曲病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选择6种药剂进行稻曲病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稻瘟灵乳油和25%咪鲜胺乳油对稻曲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85.18%和83.51%。防治适期为水稻破口抽穗前3~5d。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以来,水稻稻曲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发生,到90年代后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可感染籼、粳、糯稻,杂交晚稻发病尤为严重.受稻曲病为害的水稻除减产10~30%外,还会引起粒重下降、秕谷增加,影响稻米品质.为筛选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药剂,1999年我们引进3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农药新品种,以25%多菌灵可湿粉为对照药剂,于水稻破口期前后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5天、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毫升/公顷、43%好力克悬浮剂225毫升/公顷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87.16%、84.17%,病指防效分别为90.12%、85.47%,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750毫升/公顷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高效药种,于201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己唑醇SC和30%苯醚·丙环唑EC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较为理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78.52%~79.05%,对稻曲病的防效均为97.06%,同时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表明:30%爱苗EC防治水稻稻曲病、叶部病害效果显著,尤其是施用2次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和50%以上,对水稻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13.
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水稻稻曲病的使用量以900 mL/hm2最为有效、经济;应在水稻稻曲病发病初期对水600 kg/hm2喷雾使用,务必喷匀,根据水稻发病情况进行施药2-3次。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于2022年采用小区传统喷药方式开展了24%井冈霉素A水剂、12.5%氟环唑悬浮剂、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这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长势一致,发育正常,无药害发生,说明各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87.5 g/hm2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375 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84.1%、80.5%,防效较好,适宜作为防治稻曲病的对口药剂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生防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对水稻稻曲病具高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剂,试验初步研究了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病菌的室内抑菌、田间防效及叶围定殖效果。结果表明,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平均抑菌带宽为14.5 mm;其发酵滤液原液及5倍稀释液对水稻稻曲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均优于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稀释液;田间防病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孢子悬液原液、5倍稀释液和10倍稀释液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6.93%、66.23%和53.96%,其中孢子悬液原液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极显著高于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稀释液处理;F26-T菌株在水稻叶围接种后第3~6 d就已逐渐适应环境,并进入生长繁殖阶段,接种后第9~15 d,该菌株在水稻叶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评价福建省15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室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3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中抗,如FJZD10-5、FJZD10-8,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2、FJZD10-3,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水稻品种对穗瘟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6、FJZD10-7,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在建阳、宁化和福安3个田间试验点,同时发生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水稻品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73.33%和73.33%。未出现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表现为抗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王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36+138
进行30%代森锰锌油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及稻曲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比,30%代森锰锌油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了85.90%,对稻曲病的防效高达95.55%,使水稻增产2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评价0.3%农抗702可湿性粉剂(WP)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作用效果及生防潜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湿重法测定0.3%农抗702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毒力作用;采用盆栽实验观察农抗702可湿性粉剂对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0.3%农抗702可湿性粉剂对离体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EC50、EC90分别为3.465 4μg/mL和14.122 4 μg/mL,13.624 9μg/mL和40.725 9μg/mL,117.140 3 μg/mL和380.522 1 μg/mL.该粉剂对水稻感染纹枯病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但基本上无治疗作用.结论:0.3%农抗702可湿性粉剂具有应用防治纹枯病,兼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潜力,是潜在的井冈霉素替代性农药.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侵染时期及防治药剂筛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 ,稻曲病的主要侵染时期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 ,此期为生产上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时期。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纹曲灵 45 0 0ml/hm2 +助剂和井冈霉素粉剂 112 5g/hm2 处理的病穗防效均在 5 0 %以上 ;久安 90 0g/hm2 、稻曲清 90 0g/hm2 处理的病穗防效分别为 12 .5 %、16.2 5 % ,病指防效分别为 18.18%、3 6.3 6%。目前防治稻曲病没有特效药剂 ,故应抓住适期 ,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88.97%、82.41%,建议在池州市贵池区使用这2种药剂,并进行合理轮换,配合优良抗病品种,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增强水稻抗病性,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