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污水回用及其途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污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城市的供水矛盾,而且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城市污水回用不仅是经济、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城市污水回用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策略。在回顾城市污水回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下游民勤绿洲的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通过分析地下水与干旱区生态植被系统的关系,在量化流域生态恢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策。建议建立石羊河节水型生态特区,并初步进行了规划,对节水型生态特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及其各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之后均显著提高。2002-2010年间,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2.4倍,17个城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1.62元/m3~23.15元/m3不等,基本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增长幅度较大的特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各市水资源使用效率增加量对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增加量的贡献程度差别较大,虽然各市的贡献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的贡献率则有所增加。水资源使用效率较高城市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响应更强,导致2002年之后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收敛速度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4.
面向二十一世纪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陕西省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水价市场化、防治水污染及污水资源化、建立山区水利枢纽工程、跨流域调水、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等相应的措施 ,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西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敦煌市水资源及节水型城市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敦煌 ,水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是绿洲形成、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而且决定着敦煌绿洲的环境状况和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对敦煌水资源特征分析 ,论述敦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对建设敦煌节水型城市进行初步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有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转变观念,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以全面的水资源价值观和科学的评价规则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节水规划,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利用及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7.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干旱区研究》2004,21(2):125-129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考虑到区域或流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借鉴国际上先进节水水平标准和国内用水部门节水水平 ,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 ,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以及正确评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生态系统建设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城市是以土地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根据西安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了50个土地生态元,18个土地生态子系统,建立西安市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由于城市的发展,每个土地生态单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仿自然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设计,真正有利于西安市人地关系的协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野草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容易顺应和借助自然力来形成城市的植被覆盖区,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节约大量建设成本,除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食用、药用、饲用等经济价值。加强对生态理论的学习运用及生态知识的广泛宣传和建设理念的更新,加强对城市野草资源的基础研究,加强对城市野草的综合治理,将其直接纳入当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历史资料和1985-2005年武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水资源总量变化、河道迁徙、空间分布、用水结构、水价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对武威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武威市水资源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武威市城镇形成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受水资源影响明显。1985-2005年武威市用水总量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相互抗拮到逐渐适应的磨合过程;用水总量与城市用地扩张关系复杂,但用地规模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用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益与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工业用水效益与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加明显,通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节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价调控等途径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武威城市发展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黑河分水后张掖绿洲“生态-经济”系统风险规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和敏感性,水资源任何形式的改变都会给绿洲“生态-经济”系统产生一定的扰动。2000年国家实施的黑河分水,给张掖绿洲农业、地下水循环、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风险。作者以风险分析理论为主,提出“循环型经济社会”节水模式、“节水农业+轻工业+枢纽型城镇”发展模式、“水价+水权”水资源管理模式三种模式规避风险,促使“生态-经济”系统达到最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 ,它必须凭借一定的生态支持维持基本的结构与功能 ,以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能为城市提供资源、能源、空间等最基本的支持 ,并调控城市发展速度、规模与演替方向。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建立研究模型 ,对包头市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 992年— 2 0 0 1年十年以来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与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制约因素 ,并针对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据此提出了发展对策。目的在于通过对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综合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 ,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依据乌鲁木齐市的生态和环境实际,探索了其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了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对敦煌市近30年的气候变化,人口变迁,水土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敦煌市荒漠化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敦煌市荒漠化影响较小,而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环境、水土资源干预力度加大是造成荒漠化危害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的30年中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收入都有了新的飞跃,但是维系绿洲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却受到严重破坏。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有效利用现有水土资源是维持绿洲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考察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总结和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城市建设及其规划中的一大课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纳入我国2010年的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主要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全球观点出发,概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具体实例的调查和分析,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Water resources are critical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ases in endorheic basins. Thus, to enab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to allocate and use these resources in a reasonable way. We therefo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changes in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of China under three scenarios using a system dynamic model that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This was done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the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Dunhuang Basin) on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The first of these, Scenario 1, is a baseline in which the status quo is maintained, while Scenario 2 incorporate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asures with an inter-basi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Scenario 3 focuses o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baseline Scenario 1,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within the Dunhuang Oasi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hil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remained extremely high and threatened overall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ontrast, Scenario 2 would decreas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by almost 5.30×107 m3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saving practices. The additional water allocated from an inter-basi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ecological strain on the oasis. Finally, in Scenario 3, the total irrigated land must be decreased to 20.6×103 hm2 by 2025 assuming that water supply for ecosystem restoration would be at least 50%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Although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ecological water crisis within the oas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uitable scale of oasis with regard to current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嘉峪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嘉峪关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结果表明:嘉峪关市200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在14.270 6~21.928 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127 2~0.129 1 hm2,生态足迹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已对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的途径,为嘉峪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