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天津市植物检测办法》,使植物检疫工作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促进本市植物检疫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作者在本文中对有关植物检疫知识及《天津市植物检测办法》中有关调运检疫、产地检疫、种子苗木的繁育、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系统归纳,可供植物检疫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现代农业》2005,(6):43-45
第一条 为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以下统称植物检疫)工作。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和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以下统称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相似文献   

3.
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展对农业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法规防治的一项工作,依法进行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将要全面展开在加入谈判时所承诺的义务与应享受的权利,这对中国出入植物检疫检验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出入境检疫检验工作在保护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发展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中国检疫检验工作必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所确定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的规定。为此,我们植物检疫机构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摸索新思路,采取新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坚持植物检疫工作的指导思想 《条例》是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准绳和指导思想。要做好植物检疫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条例》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掌握实施《条例》的基本程序。植物检疫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条例》中,既依法把关、监管有效,又要方便进出,管理科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植物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福祥 《世界农业》2002,(10):52-52
2002年6月17~19日,粮农组织区域代表处(FAO/RAP)与亚太植保委员会(APPPC)在曼谷召开亚太地区植物检疫标准起草工作组会。会议由地区植物检疫标准委员会主席JohnHedley(新西兰)主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泰国和越南等国的8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起草了两个地区标准:《植物检疫人员培训指南》和《制订果蝇寄主商品热处理标准指南》,这是首次利用地区标准制订的程序来起草标准。会后专家还将负责对两个标准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然后由APPPC执行秘书发送APPPC成员国征求意…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使我市植物检疫工作与国际接轨,天津市人民政府2001年2月26日发布实施了《天津市植物检疫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为全市植物检疫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作者在文中从制定天津市植物检疫办法的必要性及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就《办法》的重要条款进行了解释,供植物检疫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对强化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和除害处理技术、加强检疫管理和人员管理、规范检疫行为、维护检疫执法秩序、体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可加快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的水平,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在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吸纳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并随着标准的发布实施,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科学防控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天津市植物检疫办法》,使植物检疫工作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促进本市植物检疫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作者在本文中对有关植物检疫知识及《天津市植物检疫办法》中有关调运检疫、产地检疫、种子苗木的繁育、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系统归纳,可供植物检疫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农业植物疫情管理,规范疫情报告与发布工作,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农业部制定了《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1月18日发布,该办法自2010年3月1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植物检疫》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植物检疫》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植物保护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4.38%,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植物保护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植物检疫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笔者在检疫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县级植物检疫工作,应从以下3个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入手。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于5月28日发布并实施。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原来的84种增至435种。1992年7月25日农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2.
《青海农技推广》2010,(2):12-12
<正>第13号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农业植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实际情况,经青海省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认证、审定,确定了《青海省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正式公布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2006年承担制定的《植物检疫证书准则》、《建立非疫区指南》、《植物检疫措施准则辐照处理》三项国家标准,并将于2008年7月15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一、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1、可补充植物检疫法规的内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依法治理的进程,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在技术上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全国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我部组织制定了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现予发布施行。2006年3月2日我部发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6.
李瑾 《云南农业》2004,(11):13-14
一、植物检疫对象概念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中所提的“植物检疫对象”是专指那些经国家及有关检疫部门科学审定 ,并明文规定要采取检疫措施禁止传入的植物病、虫、杂草等。二、植物检疫对象的制订机构《植物检疫条例》(以下称《条例》)第四条及《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13~17日国际植物检疫标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罗马召开。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ICPM)主席参加了会议,欧洲地中海植保组织(EPP0)和国际兽医组织(OIE)派观察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标准委员会的工作规则提出了修改建议,讨论修改了《国际植物检疫术语词汇》、《应用辐射作为植物检疫处理措施准则》、《潜在经济重要性及相关术语的解释和应用准则》、《环境风险分析》和《进口管理系统》等标准草案;会议还对《措施的效率》和《限定性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两个标准起草说明书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世贸组织的议事日程中 ,农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而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又是农业问题中一个重要课题。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导致了《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重新修订。本文试图从介绍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修订着手来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植保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重新修订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日益发展 ,农产品贸易中的摩擦与争端时有发生 ,许多国家要求消除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的呼声不断高涨。由于各国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农…  相似文献   

19.
植物检疫是我国对于植物保护的重要措施,它的存在可以有效的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本文主要是以研究取消植物检疫收费后对检疫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强调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和公益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一些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都在进行种子繁育及销售。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五常市植保站对辖区内的56个种子繁育及经销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行政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加强了五常市农作物种子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规范了植物检疫执法行为,净化了农作物种子市场,保护了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