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含有较低浓度蔗糖的 1/2MS培养基上和较高的培养光强下生长 6周的草莓离体试管苗,其净光合速率(Pn)、Rubisco的初始活力和总活力相对较高。培养基中添加 2 0.0 μg/gATP(腺苷三磷酸二钠)后,可使离体试管苗的Pn及Rubisco的初始活力和总活力升高;用 5.0 μg/gTPT(氯化三苯基锡)代替ATP后,却会使试管苗的Pn及Rubisco初始活力及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孙占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8-9989
[目的]探索长柄扁桃茎尖离体培养技术。[方法]以长柄扁桃试管苗茎尖为材料,接种于QL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组合对长柄扁桃增殖的影响;将试管苗茎尖接种于不同浓度IBA和1g/L活性炭(AC)的1/2MS培养基暗培养6d,然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比较不同浓度IBA对长柄扁桃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在QL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2mg/L6-BA和0.6mg/LIBA的增殖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3.96;在1/2MS的培养基中添加30mg/LIBA诱导生根较好,生根率达93.3%。[结论]长柄扁桃试管苗茎尖适宜于增殖的培养基为QL+6-BA0.2mg/L+IBA0.6mg/L,试管苗茎尖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30mg/L+活性炭1g/L。  相似文献   

3.
荸荠试管苗壮苗培育及小球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荸荠试管苗壮苗方法和结球茎条件。【方法】以广西荸荠品种桂蹄1号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不同蔗糖、PP333、温度等因素对荸荠试管苗壮苗及小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当6-BA偏低时(1.0mg/L),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30.0~120.0g/L蔗糖,均可不同程度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g/L蔗糖的效果最好;当蔗糖浓度过高时则抑制小球茎形成。当6-BA偏高时(2.5mg/L),荸荠试管苗仅能诱导形成匍匐茎,而以添加80.0~100.0g/L蔗糖的效果较好。在添加NAA和IBA条件下,不同蔗糖量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但添加30.0~60.0g/L蔗糖时可在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g/L蔗糖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含有NAA和IBA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PP333(0.3~1.0mg/L)均能促进荸荠试管苗生根,并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而对诱导荸荠试管结球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在15~20℃条件下培养荸荠试管苗,添加蔗糖的培养基均未能诱导形成试管小球茎,而采用培养前20d温度28~30℃、培养后40d温度15~26℃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类或较低浓度6-BA时,含较低蔗糖量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较多的小球茎;当6-BA浓度较高时,仅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结论】在MS+NAA0.5mg/L+IBA0.5mg/L+蔗糖30.0g/L+琼脂粉3.5g/L培养基中添加PP3330.3~1.0mg/L,均具有很好的壮苗效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适宜的6-BA或NAA和IBA或蔗糖(30.0g/L)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荸荠试管苗壮苗方法和结球茎条件。【方法】以广西荸荠品种桂蹄1号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不同蔗糖、PP333、温度等因素对荸荠试管苗壮苗及小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当6-BA偏低时(1.0 mg/L),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30.0~120.0 g/L蔗糖,均可不同程度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效果最好;当蔗糖浓度过高时则抑制小球茎形成。当6-BA偏高时(2.5 mg/L),荸荠试管苗仅能诱导形成匍匐茎,而以添加80.0~100.0 g/L蔗糖的效果较好。在添加NAA和IBA条件下,不同蔗糖量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但添加30.0~60.0 g/L蔗糖时可在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含有NAA和IBA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PP333(0.3~1.0 mg/L)均能促进荸荠试管苗生根,并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而对诱导荸荠试管结球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在15~20℃条件下培养荸荠试管苗,添加蔗糖的培养基均未能诱导形成试管小球茎,而采用培养前20 d温度28~30℃、培养后40 d温度15~26℃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类或较低浓度6-BA时,含较低蔗糖量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较多的小球茎;当6-BA浓度较高时,仅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结论】在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粉3.5 g/L培养基中添加PP333 0.3~1.0 mg/L,均具有很好的壮苗效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适宜的6-BA或NAA和IBA或蔗糖(30.0 g/L)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檗离体培养生根的最佳条件,为建立其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檗试管苗为试材,研究IBA浓度、培养基和活性炭浓度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IBA浓度为2.0 mg/L时,黄檗试管苗的生根率为64.2%,生根数为3.9,根长2.4 cm,且植株生长健壮;3/4MS培养基是最适合诱导黄檗试管苗生根的基本培养基,地上部生长健壮,地下部生长良好;活性炭对黄檗试管苗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加入1.0 g/L活性炭时,黄檗试管苗的生根率达85.1%,生根数达9.3条,根平均长度达3.1 cm。[结论]黄檗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3/4 MS+2.0 mg/L IBA+1.0 g/L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 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 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植株的生长;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2种杨树试管苗的SOD酶和CAT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与银灰杨相比,84K杨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综合指标以及酶活性变化值都较低。银灰杨较84K杨有较高的抗镉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早钟6号”枇杷离体胚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早钟6号"枇杷的离体胚为外植体,建立了枇杷试管苗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试管苗茎段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05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4 mg/L+IBA 0.2 mg/L,本研究为枇杷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因素。[方法]以西洋杜鹃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生理状态、光照、活性炭对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低盐量、低硝酸盐的1/2 Read培养基较适合西洋杜鹃花芽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34.44%;保持一定湿度的含0.7%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花芽的效果好。IBA 2.0 mg/L是诱导花芽产生的最适宜激素用量。茎尖分化的试管苗最适宜作花芽诱导的材料。光强强度3 000 lx,光照16 h/黑暗8 h的光照条件适合花芽的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2%活性炭能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结论]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及状态、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激素等对西洋杜鹃离体培养试管苗开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完善栒子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技术。[方法]以粘壤土为培养基支撑物,选用不含大量元素并附加0.75mg/LIBA和15g/L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对栒子试管苗茎段进行生根培养,以琼脂支撑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培养方法栒子试管苗的生根情况及其带坨移栽效果。[结果]土壤支撑培养栒子试管苗的生根率(95.0%)、根长(54.3mm)、根数(2.8条)及叶数(7.0片)均显著高于琼脂支撑培养;土壤支撑培养和琼脂支撑培养的栒子试管苗均具有根毛;土壤支撑培养生根栒子试管苗开瓶炼苗21d后带坨移入营养钵中,在移栽后不喷雾、不覆膜、空气相对湿度低至50%的条件下,其成活率高达96.7%。[结论]以粘壤土为培养基支撑物可显著提高栒子试管苗的生根及带坨移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香蜂花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ABA和不同因素(白糖、琼脂、甘露醇、多效唑)对香蜂花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且测定试管苗在最佳培养基保存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香蜂花试管苗离体保存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g·L-1白糖+9g·L-1琼脂+10g·L-1甘露醇+7mg·L-1多效唑;同时发现最佳培养基与对照MS培养基中试管苗的抗氧化酶(SOD、CAT及POD)活性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最佳培养基上的试管苗的酶活性要高于对照并且延迟了酶活性最高峰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甘薯品种胜利百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蔗糖,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胜利百号脱毒试管苗离体培养的适宜增殖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胜利百号甘薯试管苗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3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宜试管苗根诱导及生长的基本培养基和NAA浓度,结果表明适宜的胜利百号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  相似文献   

12.
以长寿花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及试管苗的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寿花叶片一步成苗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琼脂粉6.5 g/L,试管苗在MS基本培养基上增殖系数较高,试管苗生长健壮,所以MS是试管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PP333在苹果试管苗生根及移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富—2苹果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PP_(333)对试管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PP_(333)可抑制试管苗地上部生长,增大根/冠比值,提高根系活力,增强试管苗对移栽逆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移栽成活率。对长富—2苹果试管苗,PP_(333)的适宜浓度为0.3~1.0mg/L,离体繁殖成苗率比对照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渗透压在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长期保存中的作用,延长试管苗保存的时间,以早熟品种富金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通过设计5个不同浓度琼脂梯度,对脱毒试管苗保存情况进行试验,以筛选出最佳琼脂浓度。结果表明,富金试管苗在17℃离体低温保存条件下,MS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18 g/L时,试管苗保存时间有明显延长效果,最长能保存4~5个月。  相似文献   

15.
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内源IAA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相关酶活性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变化,以及生根期间茎基部内源IAA的分布,为牡丹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牡丹试管苗‘凤丹白’为试验材料,以WPM+WPM(Ca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 g/L+糖30 g/L+植物凝胶2 g/L(pH=5.8)为生根培养基,研究外源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CK),1,2,3和4 mg/L)IAA对其生根的影响,并测定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茎基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及内源IAA含量的变化,同时对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茎基部进行细胞学观察和IAA免疫荧光定位分析。【结果】牡丹试管苗在外源添加3 mg/L IAA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52.00%)、生根指数最大(12.47),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处理的生根率、平均最大根长和生根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其茎基部的POD、PPO和IAAO活性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中;内源IAA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生根培养5 d时达到最大值62.80 ng/g。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牡丹试管苗根原基诱导期为接入生根培养基后的3~5 d,对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3 mg/L IAA的处理,其试管苗茎基部POD和PPO活性均在培养3 d时达到峰值,IAAO活性在培养3~4 d处于显著下降趋势,而内源IAA含量在培养3~5 d处于升高趋势。免疫荧光定位分析表明,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内源IAA以茎基部维管束中分布最多,且一直作用于根原基形成和伸长的部位,荧光信号强弱与其含量相一致。【结论】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外源添加IAA后,高活性的POD、PPO及低活性的IAAO有助于根原基的发生,内源IAA在根原基的积累与牡丹试管苗不定根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毛毡杜鹃离体培养及种质试管保存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毛毡杜鹃离体培养及种质试管保存的适宜体系。【方法】以毛毡杜鹃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种质试管保存培养基。【结果】毛毡杜鹃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ZT 3.00 mg/L+IAA 0.03 mg/L,分化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MS(改良)+IAA0.10 mg/L+IBA0.10 mg/L+NAA0.05 mg/L+KT 0.10 mg/L,生根率达97%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1/10 MS+B93.50 mg/L+根皮苷2.60 mg/L,保存时间可达38个月以上。以再生植株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0 d培养周期内,每段增殖倍数平均达6倍以上。在常温条件下,采取"低营养矮化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毛毡杜鹃种质,成功地建立了毛毡杜鹃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体系。【结论】所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及种质试管保存体系可以满足毛毡杜鹃离体繁殖和种质保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姜花离体再生体系,对姜花离体培养过程中种子萌发诱导与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以及试管苗生根、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外植体萌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利于诱导丛芽及增殖,芽的增殖系数可达4.76,培养基1/2 MS+IBA 0.5 mg/L适宜再生苗的生根诱导。  相似文献   

18.
以卵叶钓钟柳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建立离体再生体系,并采用HPLC 检测试管苗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结果表明,在MS+1.0mg/LBA 0.5mg/LNAA 培养基中,下胚轴 20d不定芽诱导率为88.33%;在MS 0.5mg/LBA 0.2mg/LNAA培养基中,不定芽1~3代平均繁殖系数达 7.5;在1/2MS培养基中,不定芽20d生根率达100%;48株试管苗移栽到田间,30d成活46株,成活率达 95.83%.试管苗全株含毛蕊花糖苷约40.37μg/gDW,不含松果菊苷.该试验成功建立了卵叶钓钟柳离体再生体 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薄荷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方法]以薄荷试管苗茎段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成分、凝固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在薄荷试管苗培养过程中,使用琼脂为凝固剂,且添加量为7 g/L的1/2MS培养基时,其生根时间最短,生根数和生根长度较高。[结论]为薄荷试管苗的大规模、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结球白菜跃华青梗菜的茎尖和子叶作为外植体,选用不同的诱导培养基对其进行分化培养、试管苗的生根和炼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适取材部位为子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BA 5mg/L+NAA 0.5 mg/L;NAA 100 mg/L+卡那霉素200 mg/L浸蘸试管苗10 s后再进行移栽,不仅有利于已生根的试管苗成活,且能促进未生根苗以及已污染的试管苗移栽成活。试验初步建立了不结球白菜跃华青梗菜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