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一、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基本现状(一)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38%河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与东部地区发展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经综合测算,2019年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6.3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61.09%县域是"三农"工作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2019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期间,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在会上发布了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对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组织开展了评价工作。来自新闻媒体记者和全国34个省市的参会者针对此项评价工作的背景、意义、目标和主要指标及如何开展、创新项目如何申报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提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携相关专家一一作了详细解答。本刊特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案》,要求各地加快整合资源,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到2018年,福建将建立1万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8万名,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600亿元。"根据《方案》,到2018年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能力将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寨。建成50个乡镇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100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乡镇、500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100家经营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企业,初步构建起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网上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B2C企业和网上年销售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规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各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找到问题,明确方向,主动纠偏。通过建立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根据84个县(市、区)报送的27项基础数据,计算得出13个评价指标数据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解决不同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问题,最后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得出各县(市、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数据。总体上看,浙江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发展环境大幅改善,数字生产稳步推进,农村电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引起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村电商发展的热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广泛推广发展,为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流通、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5年,在我省注册的农村(含县)网店突破5万个,位列全国第四,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0%;县域电商发展指数居全国第3位,电商百佳县数量居全国第2位。据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符合标准的淘宝村有780个,其中我省就有71个;全国  相似文献   

6.
在8日闭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布《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与上一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中国乡村地区经营网络化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  相似文献   

7.
江苏吴江区全面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为首批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2018年、2021年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数字乡村“吴江样板”成为江苏全省优秀案例,引领带动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吴江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通过创新打造“三个一”,即农业农村数字化“一张图”、农业发展数字化“一条链”和乡村治理数字化“一盘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数字乡村发展新高地。因地制宜打造“江村”乡村振兴品牌,走出了一条片区联动、组团发展、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祁阳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7家.农产品加T业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辐射带动农民近40万人,年人均增收600余元.201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34亿元,占伞县规模工业的38%,占农业总产值的68%,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是全国数字经济的先行地,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根据《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6%,浙江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68.8%,居全国第一.浙江省通过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以及服务数字化等举措,建设出一批数字乡村的典型示范区,为全国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笔者实地走访德清县城市大脑、新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五四村、安吉县红庙村、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桐乡市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调研了德清县数字乡村指挥调度中心、水木蔬菜工厂、德清县数字乡村一张图、五四村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红庙村数字乡村平台、安吉县白茶产业互联网项目、杭白菊全产业链系统、桐乡市数字三农平台等总结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经验,以期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浚县是传统农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总人口72.3万人,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多项荣誉。近年来,打造了以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核心、以浚县优质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浚县优质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的“两园一区”特色农业格局,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76家,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82个。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百万人才培训行动,计划于2018~2020年,在全国组织培训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100万人次。据悉,培训行动中,以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营管理、企业家和职业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训农产品加工业人才45万人次;以农村创业创新人员、企业家、创业导师等为重点,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40万人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百万人才培训行动,计划于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组织培训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100万人次。据悉,培训行动中,以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营管理、企业家和职业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训农产品加工业人才45万人次;以农村创业创新人员、企业家、创业导师等为重点,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40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221亿元,比1995年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比1995年增长37%,均高于全国增长幅度。粮食生产1996年达到433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9年达到4269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全省油料、瓜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总产分别达到320万吨、7441万吨、920万吨、525万吨和695万吨,比1995年分别增加5万吨、3269万吨、202万吨、131万吨和172万吨。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阶段得到了新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上海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业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平稳发展。一、基本情况2012年,上海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190家,从业人员43.6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384.4亿元,销售产值2425.5亿元,营业收入2054.5亿元,利润130.6亿元,上缴税金113.9亿元。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8家,其中国家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国家级全国农产品示范基地7家、示范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7家,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4家,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机构3家。  相似文献   

15.
1.3万亿元     
<正>从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大会上获悉: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达20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三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耦合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GWR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9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时间截面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体上呈现出持续攀升态势,另外辽宁省在2个领域的综合水平明显高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常年处于一般协调阶段,但协调程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集聚特征逐渐突显,主要表现为南部地区的高-高集聚与北部地区的低-低集聚,且集聚区数目呈现“增加—减少—增加”曲折波动特征;产业结构、规模经济水平、收入水平及人力资源投入是影响东北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总体表现为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高发展时空差异明显,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二者的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17.
长沙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总人口74.5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2007年全县实现GDP287.9亿元,同比增长18.2%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达到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分别居45、94、58位,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全国"三百强县".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 农产品加工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0年底,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4286家,从业人员1530万人,实现增加值5494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5.5%和……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讨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信息技术视角,构建县域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算2018年重庆市38个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绩效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揭示不同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结果显示:1)2018年重庆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县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2)重庆市自西南向东北沿长江流域发展水平最高,其次向西北与东南方逐步降低,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格局;3)农产品电商基建规模比农产品信息技术生产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露天、大棚等种植业农产品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负向影响绩效,而畜禽等养殖业农产品信息技术水平正向影响绩效;4)开通电子政务行政村的比例是影响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重庆市仍需坚持当地政府引导、信息技术支撑打造“一村一品”优质农产品,完善农产品电商基建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信息搜寻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县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探索对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对于制定新的经济形势和条件下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可获取性,选取全国1980个县的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评价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全国平均综合指数只有48.62,综合指数在60以上的仅有两个县。各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的江苏省太仓市达60.72,最低的西藏改则县仅为28.09;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一般是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反之亦然。农业大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高,农业小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低。县域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指数为53.22。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支持保护水平力度要大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县;经济落后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情况对1980个县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