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1)
以棉子壳、杂木屑、稻草粉、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组成7组配方,以常用配方①为对照开展栽培秀珍菇试验。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棉子壳和稻草粉组成的配方④,菌丝生长最快达6.53 mm/d,50 kg培养料的平均产量最高为35.23 kg。  相似文献   

2.
凤尾菇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美味食用菌,目前推广的是利用稻草作培养料进行栽培。为了充分利用我省农林副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凤尾菇的栽培,我们于1982年初进行了凤尾菇不同培养料栽培比较试验,获得较好效果。供试菌种是采用麦粒制备的凤尾菇栽培种。培养料为棉籽壳、玉米芯、棉籽壳与稻草混合料、锯木屑,以草料作对照。稻草要切成3~4寸长,用开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沥去水,掌握含水量60%左右;玉米芯经粉碎成块(似蚕茧大),用常温水浸12小  相似文献   

3.
用常规法栽培草菇,一般产量较低,生物效率只有17~25%。笔者经过实践,采用以下“五法”,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一是选配好培养料。用纯棉籽壳或纯稻草作栽培料难以获得高产。主要原因是纯棉籽壳透气性较差,不利于发菌;纯稻草养分较低,且易失水,影响二茬菇产量。笔者用一层稻草(经过石灰水浸泡处理)一层棉籽壳(或油菜籽壳渣),两层菌种,在林菌树下作畦栽培,先后采菇3次,生物学效率达32.5%。二是覆土。覆土有利保湿和促进菌丝生长,并可支撑子实体发育,减少幼菇枯萎。覆土中的养分亦可为草菇利用,起到部分补肥作用。覆土时间可分两种:一种是在菌丝长满料面时进行,一种是在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茶薪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料茶薪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个配方中,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薪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棉籽壳77%,麸皮17%,玉米面3%,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白糖1%)最好,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62.3%;其次配方②用12%玉米芯和配方③用12%木屑代替棉籽壳栽培茶薪菇产量也较高,生物学效率分别为54.6%、50.7%.  相似文献   

5.
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比例的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烟秆可替代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且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用25%~50%的烟秆替代棉籽壳的配方栽培毛头鬼伞,得到的子实体产量与质量与对照相当,但能节省原料成本4~8元/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是想摸索出既适合草菇生长,又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某些杂菌孳生的栽培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草菇产量提供参考。一、处理与方法供试的草菇菌种,其菌龄为18天。培养料均为棉籽壳生料栽培。共分pH12、9和6三组。①pH12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5斤,敌敌畏1两;⑦pH9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2斤;③pH6组,培养料中未加石灰。以上三组棉籽壳用量均为100斤,培养料的含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6种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白灵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培养料(棉籽壳80%,麸皮1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的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最强,出菇较快且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50.73%)。  相似文献   

8.
巴西蘑菇标准箱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巴西蘑菇ABM-3菌株为试验对象,比较了麦粒菌种、发酵棉籽壳菌种、棉籽壳菌种和新型泥炭土菌种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果表明,以泥炭土为主料的新型制种方法具有制种快、菌种保存期长、萌发定植快、成本低等优点.采用熟料标准箱式栽培,以棉籽壳为主料,发酵后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发满后置于标准箱中,泥炭土覆土栽培;供试的四种配方栽培料中最佳配方的鲜菇产量可达9.0 kg/m2,与发酵料床式栽培产量相当;子实体的镉含量平均值为0.42 mg/kg,产品符合国家质检要求.  相似文献   

9.
甘薯渣在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薯渣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na velutipes)、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和糙皮侧耳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纯甘薯渣培养料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与对照相比缩短8~12d,且现蕾早,出菇快,但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比棉籽壳和玉米芯常规培养料(对照)减少35%以上。但甘薯渣培养料可作为糙皮侧耳栽培种的制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 g和486 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21,(4)
比较5个培养料配方对卵泡长根菇菌丝生长、袋产量、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2栽培的卵泡长根菇菌丝长势强、袋产量高;该配方棉籽壳用量多,经济效益仅略高于配方1(对照)。配方3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与配方2袋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他配方的袋产量均达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用价格低廉的玉米芯代替部分棉籽壳(配方3),经济效益最好,是适宜卵泡长根菇栽培的最佳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12.
草菇培养料中添加猪、牛粪、尿素等,可提高草菇产量,但处理不当产生的大量氨气会抑制草菇菌丝生长,诱发喜氨的鬼伞菌发生,而导致草菇减产.笔者于1989年6~9月进行了草菇培养料添加消氨物对鬼伞菌的抑制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V_(35),引自湖南省食用菌所.培养料配方为稻草78%、干牛粪粉10%、干猪粪粉10%、石膏2%.消氨物为市售的明矾和甲醛.  相似文献   

13.
在瓶栽工艺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分别以玉米秸秆、棉籽壳、玉米芯为主料,筛选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tuoliensis)高产优质配方。结果表明,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玉米秸秆为主料时产量最低,棉籽壳作为培养料主料,产量较高,玉米芯为主料,经过复配后可以达到较高产量。综合考虑成本后,配方P4是白灵菇瓶栽工艺工厂化生产中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提取黄酮后的淡竹叶渣作环保处理和生物转化利用而进行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为,配方50%淡竹叶渣、48%棉籽壳、2%石灰的小区(干培养料重5 kg),平均草菇产量为1.08 kg,平均生物转化率达21.60%,接近全棉籽壳栽培的,可作为优选培养料配方;5个参试草菇品种,以V9715表现较好,每小区(干培养料重5kg)平均产量达1.25 kg,生物转化率达25%。  相似文献   

15.
以金针菇为试材,将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纤维废弃物添加到金针菇栽培培养料中,研究纤维废弃物对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优化现有栽培配方。结果表明:啤酒糟有利于金针菇菌丝健壮生长,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提高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桔皮渣促进金针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甘蔗渣、甜菜渣、桔皮渣与啤酒糟搭配均有助于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得到的最优配方为30%玉米芯、39%米糠、15%麸皮、5%棉籽壳、5%啤酒糟、5%桔皮渣、1%碳酸钙。  相似文献   

16.
白灵侧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灵侧耳可以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多种培养料上生长。以棉籽壳(50%-30%)与木屑(50%-70%)混合培养料菌丝生长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白灵侧耳培养料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充分发菌后的菌袋于4℃低温下保存1年仍可以出菇;若保存于常温下,则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生物学效率(鲜品)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四、播种 (一)选用优良菌种栽培平菇欲得高产,首先应选择适合各个季节栽培的种类和品种已如前述。其次是选用优良菌种,即菌丝生长洁白,不发黄,无杂菌感染,菌龄在25天左右,未长出子实体或只上半部有少量幼菇的菌种。不同培养料生产的菌种,栽培后有差异,据一般试验和应用来看,以麦粒种产量最高,棉子壳、废棉及稻草粉种也较高,木屑菌种最差。  相似文献   

18.
史刚荣 《食用菌》1994,16(4):27-27
平菇栽培的成败关键在于发菌期,菌丝长满了培养料,则表明栽培成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菌丝体发育质量的优劣、栽培料的配方是否科学等,又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如何加速菌丝生长、提高菌丝发育质量,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各地经验总结出的一套平菇快速发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质菌种 根据气候条件选用适温菌种。苗龄以苗丝长满瓶10~15天左右为宜,要求菌丝粗壮,生长均匀,色泽洁白,无污染,无菌索,无异味,但有菇香味。为确保菌种质量,应从设备好,技术高,讲信誉的科研和专业供菌种单位购买菌种。 (二)改善培养料配方 变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复合培养料,并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素、增氧剂,以促进菌丝萌发,加速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期。例如:以玉米芯为主的培养料配方:玉米芯50%,棉子壳30%,糠(秸秆粉碎物)15%,草木灰2%,石膏1%,尿素0.13%,过磷酸钙0.2%,并在每100kg料中加硫酸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5种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鲜菇产量,筛选猴头菇工厂化栽培适宜培养料配方。结果为:配方B(木屑37%,棉籽壳24%,麦麸20%,玉米粉19%)走菌速度快,菇形好,头2潮菇平均产量最高,为315g/袋,生物转化率达85.1%;其次是配方D(木屑35%,棉籽壳25%,麦麸15%,米糠5%,玉米芯7%,玉米粉7%,大豆皮6%),头2潮菇平均产量310 g/袋,生物转化率为83.8%。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多因子栽培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证明,以稻草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时,添加30%的麦麦,3%的黄豆粉、适量的糖和矿物元素效果较佳,生物转化率可达90%以上。然后又以正交试验中的最佳栽培基为对照,再分别用杂木质,玉米芯,棉籽壳等代替其中的稻草糠,比较了几种主要原料对金针菇的栽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两种培养基菌丝生长较浓白、粗壮,但产量仍以稻糠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最高,棉籽壳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