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韭菜基质栽培的推广应用,采用盆栽试验,将园土、菇渣、草炭、珍珠岩4种栽培基质按不同的比例配合,研究其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的 pH差异不大,容重和 EC值差异显著,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韭菜的株高、茎粗、叶宽、株数均以处理2(菇渣+园土)最高,其次为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其它3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处理2(菇渣+园土)产量最高,为24540 kg?hm‐2;依次是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处理3(草炭+园土)、处理4(菇渣+园土+珍珠岩),处理1(园土)产量最低.以产量为主要依据,兼顾其它性状,处理2(菇渣+园土)和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为最优的韭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基质配比试验,探究在设施基质袋培下菇渣废料基质配比对黄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基质配比对设施基质袋培黄瓜株高、叶节数、单叶面积和根长影响显著,以大料(菇渣和泥炭土1∶1)∶珍珠岩为7∶3处理最佳,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最高,而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该处理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也最高,产量表现为随着复配基质孔隙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设施黄瓜基质袋培下,以大料(菇渣和泥炭土1∶1)∶珍珠岩为7∶3的比例对黄瓜生长发育促进显著、增产最大。  相似文献   

3.
秸秆作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秸秆(稻草、香蕉干、玉米秆)和香根草秸秆为基质材料,并以泥炭土为对照进行孔雀草的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处理的秸秆作为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鲜香根草秸秆适合直接作孔雀草的栽培基质,新鲜玉米秆、香蕉干和稻草不适合直接作孔雀草的栽培基质,需堆沤处理后才有较好的栽培效果;堆沤后的玉米秆较适合作栽培基质,栽培效果比对照好;堆沤后的玉米秆、稻草和香蕉干与进口泥炭土(1∶1)混合后均适合作栽培基质,且栽培效果比单一秸秆基质好。  相似文献   

4.
农业废弃物在兰花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菇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松树皮、火山石、珍珠岩为原料,配制5种不同的基质,以无菌渣和秸秆配制的基质为对照,在5种基质上栽培兰花(品种为春剑),3个月后观测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和兰花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的理化性状各有优势,栽培效果差异不明显。因此,菌渣和腐熟的水稻秸秆可代替泥炭土作为兰花的无土栽培基质。这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花卉和树木,既能有效提高生产量,又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农业废弃物对兰花生长的影响,本文以泥炭土、火山石、树皮作为兰花培育的单一基质,以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火山石、松树皮、珍珠岩等制成混合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兰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比单一基质更适合兰花生长。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水稻秸秆和菌渣作为兰花栽培基质,既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又可以节约兰花的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水保肥能力,筛选出适宜模块式垂直绿化植物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模块式垂直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各配比的容重、孔隙度、酸碱度、吸水率、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同时以不同配比基质应用至模块式垂直绿化墙体上观测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福建茶的生长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加,椰糠比例的降低,配比基质的孔隙度、pH值、吸水率逐步升高,容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增大,对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和福建茶生长的影响大小程度分别为T3>T4>T2>T5>T1、T3>T2>T4>T1>T5、T3>T4>T2>T5>T1、T4>T3>T2>T5>T1。结果表明:以泥炭土、椰糠为主原料的模块式垂直绿化栽培基质的椰糠+泥炭土的占比在60%+20%至20%+60%之间为宜,其中以各占40%左右的比例为最佳配比,更有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水保肥能力,筛选出适宜模块式垂直绿化植物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模块式垂直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各配比的容重、孔隙度、酸碱度、吸水率、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同时以不同配比基质应用至模块式垂直绿化墙体上观测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福建茶的生长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加,椰糠比例的降低,配比基质的孔隙度、pH值、吸水率逐步升高,容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增大,对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和福建茶生长的影响大小程度分别为T3>T4>T2>T5>T1、T3>T2>T4>T1>T5、T3>T4>T2>T5>T1、T4>T3>T2>T5>T1.结果表明:以泥炭土、椰糠为主原料的模块式垂直绿化栽培基质的椰糠+泥炭土的占比在60%+20%至20%+60%之间为宜,其中以各占40%左右的比例为最佳配比,更有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花生壳替代泥炭土对基质及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壳替代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品质及基质性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比。【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种处理基质:CK(100%泥炭土)、N75(75%泥炭土+25%花生壳)、N67(67%泥炭土+33%花生壳)、N50(50%泥炭土+50%花生壳)、N33(33%泥炭土+67%花生壳),探究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基质理化性质及金线莲的生长、品质影响。【结果】(1)花生壳替代泥炭土可以提高基质通气性、持水性和肥力,与对照相比,33%泥炭土+67%花生壳处理基质容重降低53.84%,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97.14%、148.35%,全氮含量增加7.85%,速效磷增加67.76%,速效钾增加1 830.53%,且存在显著差异;(2)33%泥炭土+67%花生壳为栽培基质的金线莲生长状况、品质最好,其株高、根长、叶长、叶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总黄酮、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41.57%、30.59%、45.08%、53.16%,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花生壳替代泥炭土能提升基质肥力、促进金线莲生长和提高金线莲品质,配比为33%泥炭土+67%花生壳的基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基质对羽衣甘蓝生长的影响,筛选合适的羽衣甘蓝栽培基质,以泥炭、木薯渣、松鳞、园林废弃物、蚯蚓土、珍珠岩等为原材料,按体积比混合组成4个处理:T1(60%松鳞+30%泥炭+10%珍珠岩)、T2(60%木薯渣+30%泥炭+10%珍珠岩)、T3(60%园林废弃物+30%泥炭+10%珍珠岩)、T4(60%蚯蚓土+30%泥炭+10%珍珠岩),以种植土为对照,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隶属函数值最高,说明该处理下羽衣甘蓝生长指标及观赏性最优,T1处理次之,T4处理栽培效果与CK处理持平;T3处理羽衣甘蓝长势最差。因此,T2(60%木薯渣+30%泥炭+10%珍珠岩)可作为羽衣甘蓝的栽培基质加以推广应用。通过对不同处理基质性质的监测,发现各处理的pH值在羽衣甘蓝生长期内变化不大,说明有机栽培基质可以起到缓冲pH值的作用。各处理碱解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效磷变化较为稳定,速效钾养分淋失较多,因此对基质理化性质进一步调节增强基质保肥性是后期研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配方对新型立体装置栽培生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散叶生菜203为试验材料,以蛭石、菇渣、珍珠岩、草炭随机两种等体积混合为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新型立体装置栽培生菜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菇渣、菇渣/珍珠岩为基质,生菜的营养生长、品质、叶绿素和根系活力好于其它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较CK也有大幅提高,其中蛭石/菇渣为基质的产量增幅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有机和混合基质配方对青蒜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蒜品种G 88为试材,将菇渣、锯末、炉渣和泥炭按不同体积比组成5种混合基质配方,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施用消毒鸡粪和有机生态型复合肥,研究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对青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基质配方栽培的青蒜在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含量等均优于土壤栽培,青蒜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大,游离氨基酸和大蒜素含量显著提高,植株体内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青蒜的产量显著提高。比较而言,以纯有机基质配方A 3(菇渣4份+泥炭1份)的栽培效果最优,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提高,青蒜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不同发酵剂堆肥制作的菇渣育苗基质对机插秧生长的影响,本文以自制的不同菇渣基质添加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研究不同发酵剂菇渣基质对机插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有机肥发酵菌堆肥基质所育秧苗的出苗率最高;秧龄14 d,菇渣+发酵菌剂+育苗伴侣处理和菇渣+尿素+育苗伴侣处理秧苗生长速度和生育进程高于对照;秧龄21 d,菇渣+发酵菌剂+育苗伴侣处理秧苗的株高、叶龄、茎基宽、百株干物质量、白根数、根冠比、重高比、壮苗指数等均高于其他发酵剂基质和对照基质,盘根力度接近对照基质,适合机插秧基质。秧龄28 d,菇渣+发酵菌剂+育苗伴侣处理秧苗的株高、叶龄、茎基宽、百株干质量、白根数、根冠比随着生育的进程表现仍然最高。结果说明:菇渣+有机发酵菌肥堆肥基质配合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可应用于机插秧水稻的产业化育秧中。  相似文献   

13.
李辉荣 《乡村科技》2023,(17):108-110
为寻找适宜的油松幼苗培育基质,试验以园土、珍珠岩、蛭石、腐熟猪粪有机肥和菇渣为材料,按照不同配方配制了6种基质,研究其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油松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其中以40%园土+30%珍珠岩+15%腐熟猪粪有机肥+15%菇渣处理的油松幼苗根系发育最好,生物量最大,生长状况较好,是培育油松幼苗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14.
有机基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菇渣、木屑、炉渣、泥炭为栽培基质材料,同时添加消毒鸡粪和油渣来代替土壤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试验,探讨了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B(菇渣+泥炭)的栽培效果最好,其产量较CK1(V泥炭∶V炉渣=2∶3)、CK2(土壤)分别提高8.8%和12.2%;其次为处理A(纯菇渣),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5%和6.7%;2种处理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始收期均比CK1和CK2提前2d,并且显著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黄瓜栽培条件下,醋糟、牛粪和菇渣不同体积配比基质(纯醋糟C,醋糟+菇渣CG,醋糟+牛粪CN和醋糟+菇渣+牛粪CGN)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受不同原料配比和黄瓜生长的双重影响。随黄瓜生育期的推进,CG处理脲酶活性一直呈递减趋势,蔗糖酶活性呈前期比较稳定、后期略有上升的趋势;C、CN和CGN处理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规律比较相似,均呈前期逐渐升高而后期逐渐下降的特征。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的变化较为一致,但基质处理间存在差异。C处理二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其他3个处理呈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动态。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氮素含量间的关系受基质处理的影响。CN处理的脲酶活性与有效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GN处理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与全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C和CG处理的酶活性与氮素含量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经过充分发酵的金针菇渣、常规栽培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为2∶1∶1)为试验材料,两者不同体积比混合配成菇渣复配基质,以常规栽培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对荷兰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渣体积含量为60%的新型基质最适合荷兰黄瓜生长,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品质也显著好于对照。因此,金针菇渣复配基质替代常规泥炭栽培基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绣球扦插苗最佳栽培基质,配制了3种不同的栽培基质(珍珠岩+黄泥+泥炭土、珍珠岩+黄泥+泥炭土+鸡粪、珍珠岩+黄泥+泥炭土+鸡粪+有机废弃物堆肥),比较不同栽培基质中绣球扦插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营养充足的珍珠岩+黄泥+泥炭土+鸡粪+有机废弃物堆肥基质中,绣球扦插苗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菇渣为对照,将菇渣与水苔按不同质量比混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理化性状(EC值、p H值、容重、比重、孔隙度)均适合草莓生长,混配基质栽培的草莓茎粗、叶面积、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果实产量均优于对照,以菇渣∶水苔=15∶1的处理更能显著提高草莓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皮石斛栽培废料和菇渣为主要原料,与土壤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栽培基质,并以纯菇渣和纯铁皮石斛栽培废料为对照,进行草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均衡丰富,容重、电导率、孔隙度、pH值等理化性质均适合草莓生长,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配方H1(80%菇渣+20%土)和H5(80%铁皮石斛栽培废料+20%土)的草莓产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配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固酸比均以配方H5最高。配方H5的综合栽培效果优于其他配方,适用作草莓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0.
以安祖花常用栽培基质进口泥炭作为对照,研究代用基质椰糠、玉米秆、菇渣及珍珠岩等对安祖花品种‘Sierra’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进口泥炭∶珍珠岩=5∶5)及处理6(进口泥炭∶椰糠=5∶5)栽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水平.处理7(进口泥炭∶蛭石∶河沙=3∶4∶3)及处理5(进口泥炭∶玉米秆∶菇渣=5∶2∶3)栽培效果低于对照.结合植株生长效果及经济性原则,处理4栽培基质结构更为稳定,价格低廉,植株生长良好,可作为安祖花‘Sierra’的代用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