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据国外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50%,有人推算全世界约有至少5亿人感染弓形虫。1症状及病理1.1临床症状在猪弓形虫病发病初期,猪体会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不良症状,甚至还会食欲减退且经常昏睡,而仔猪在发病初期则会出现尿液呈红茶色且尿量较少等问题。部分病猪眼结膜还会出现潮红问题,且呼吸困难,鼻腔内流出粘性液体,随  相似文献   

2.
<正>猪伪狂犬病是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以种猪严重繁殖障碍,仔猪脑脊髓炎、腹泻及高死亡率,生长育肥猪呼吸道综合征为特征。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表现为高热、喘气、皮肤发红等,对于弓形体病,只有磺胺类药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无效。在病的后期,病猪体表,尤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的养猪场,危害严重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喘气病、弓形虫病和猪球虫病。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弱毒所致感染则可能不被发觉。猪喘气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猪长期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低;一般情况死亡率不高,但继发性感染也会造成严重死亡。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宿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很高,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猪球虫病多见于仔猪,可引起仔猪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仔猪出生…  相似文献   

4.
猪弓形虫病(猪弓形体病或猪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原虫性传染病。感染弓形虫的猫、狗、鼠是引起猪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来源。对猪弓形虫病必须进行实验室快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这对于养猪生产与公共卫生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7月初,博白县博白镇某猪场暴发一种以病猪发热、呼吸困难、流产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疫病。  相似文献   

5.
<正>猪弓形虫病又称弓浆虫病,是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猪患此病时,常引起整个猪群发病,造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危害。1发病情况西丰县某个体养猪户,饲养猪91头,其中仔猪52头,因夏季气温高,老鼠经常蹿入猪舍,其中有30头猪发病,死亡18头,死亡率达60%。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达40~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的病猪咳嗽,流鼻液,体表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猪场感染猪弓形虫病的病猪86头,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长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前相比,两组病猪治疗后腹水中弓形虫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水弓形虫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近几年来,猪弓形虫病在长坡地区发病较多,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30%左右,本人最近对12头病例进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腹泻俗称"猪拉肚子",是一种最常见的猪病,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极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仔猪腹泻的发病率约高达60%。在本人几十年的兽医诊疗实践中,常常遇到仔猪腹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本文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1临床症状患猪排便次数明显高于日常排便次数,但每次排便量甚少,并且排泄物稀薄,水分含量比平常粪便多,病猪每日排便量高于200 g即可判定为猪腹泻。2治疗2.1停食法治疗猪腹泻病最简单的方法是停食法,根据病猪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又叫弓形体病或毒浆原虫病,是由原生动物的一种单细胞的弓形虫寄生于细胞内引起的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病猪发热、废食,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精神不振,全身震颤,排粪困难;母猪发生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猪一旦感染弓形虫,危害相当严重,对养猪生产,食肉卫生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5月6日间集安市发生两例猪弓形虫病,经过确诊,对症治疗,均已痊愈.  相似文献   

10.
<正>猪弓形体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患病猪以高热、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畸形为主要特征。病猪体温高达40℃~42℃,患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可视黏膜苍白并伴有黄疸及全身皮肤发红,在病的后期,病猪体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瘀血及皮下渗出性出血而呈紫红斑,指压不褪色。弓形虫具有五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  相似文献   

11.
<正>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血液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猪弓形虫病最早的报道是在美国俄亥俄州(1952年),继之在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也相继有发生本病的报道。猪爆发弓形虫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我国于1977年在上海发生的"猪无名高热",最后确诊为猪弓形虫病。2013年6月我乡新明养殖场发生弓形体病疫情,共感染发病1 27  相似文献   

12.
猪弓形虫病,是以病猪高热和呼吸道及神经症状、死亡和怀孕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多种动物和人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猪群暴发弓形虫病,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是当前猪场必须严加防控的重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正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类和动物共患病的传染病病发病率极高,目前研究表明已经感染了将近200多种动物。所以要做好猪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是控制养猪成本,争取更大效益的关键。1临床症状1.1急性型该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病猪体温升高,发热至少持续3d,严重时还会连续发热10d左右。病猪的平均体温约在  相似文献   

14.
猪弓形虫病是以病猪高热、呼吸道及神经症状以及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原虫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该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在人和动物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猪弓形虫病会导致母猪流产、弱胎、死胎,患病仔猪高热、呼吸困难、消瘦及便秘等;而弓形虫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暴发性流行时会造成育肥猪大量死亡,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虫病多发于仔猪阶段和高温高湿季节,感染源多来自于家畜、犬猫或啮齿动物的传播。该病常引起猪群高热不退,易误诊为“高热病”。笔者现将一起仔猪弓形虫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血液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因此,目前猪弓形虫病在世界各地已成为重要的猪病之一而受到重视。一、诊断要点1.病原。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袭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虫,猫是其终末宿主,虫体寄生在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4,(11):90-92
为了解延边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在建立猪弓形虫病LAMP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采自延边地区的264份猪血液样本进行了猪弓形虫病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猪弓形虫病LAMP方法,在样本DNA稀释3×105倍后仍可检出,该方法扩增不出新孢子虫、瑟氏泰勒虫及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DNA,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适合于猪弓形虫病的检测。通过对延边地区的264份猪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延边地区是猪弓形虫病的流行地区,尤其家养散户型感染率高,而且仔猪的感染率高于育肥猪。  相似文献   

19.
<正>猪弓形虫病又称猪弓浆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的传播给人类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1发病情况2017年7月,文登区米山镇一养猪户所饲养的12只,体重在20kg左右的育肥猪发生,体温升高,病猪后肢无力,呼吸急促,腹部皮肤出现紫色斑点,个别猪表现游  相似文献   

20.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体内的寄生性原虫病。根据发病情况,25kg以上的架子猪及育肥猪的发病率远高于仔猪。该病多发于5~10月份,以夏季发病率最高。20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