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榆耳又称榆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野生榆耳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我国榆耳是由张金霞1988年首次驯化栽培成功,其后许多人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袋料榆耳已经成为我国榆耳生产最主要的栽培模式。随着人们对榆耳营养生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和优良菌株的开发应用,榆耳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药用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市场需求逐年增大,而野生榆耳资源已  相似文献   

2.
<正> 榆耳是辽宁、吉林等省特产的野生食用菌。近年研究发现榆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它的出现压倒群芳,倍受人们青睐。由于榆耳食用、药用及美容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翠英 《北京农业》2007,(28):23-24
<正>榆耳,俗称榆蘑,主要产于东北东部山区,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VE、VB1、VB2、钙、镁、磷  相似文献   

4.
<正> 榆耳(Gloeostereum incqrnatum)发生在榆或春榆的枯死树干上,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榆耳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于2000~2002年对榆耳进行了多轮试验,终于获得100%~120%生物学效率。现将此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榆耳又名榆蘑,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属担子菌亚门非褶菌目伏草菌科菌类。榆耳子实体乳白色或米黄色,单生或丛生,无柄,边缘向上翻转,菌盖有松软的绒毛层,肉嫩时白色,成熟时微黄色。目前,榆耳市场需求量较大,野生榆耳产量不  相似文献   

6.
榆耳,俗称榆蘑,主要产于东北东部山区,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VB、VB1、VB2、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各种氨基酸。榆耳子实体具有特殊风味,为珍稀美味食用菌,也是一种药用菌。药理及实验表明,榆耳有较强的抗炎、抗溃疡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肠炎、痢疾、胃溃疡等疾病,对消化系统的癌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榆耳发酵液,对沙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经常食用榆耳,可以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7.
张翠英 《北京农业》2007,(10):23-24
榆耳,俗称榆蘑,主要产于东北东部山区,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VE、VB1、VB2、钙、镁、磷和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各种氨基酸。榆耳子实体具有特殊风味,为珍稀美味食用菌,也是一种药用菌。药理及实验表明,榆耳有较强的抗炎、抗溃疡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胃溃疡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野生榆耳生长发育所需条件做了系统阐述,对榆耳室内瓶栽、陆地袋栽,榆耳的段木栽培摸式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榆耳学名(Gleoestereum incarnatum S.1toellma),也称榆蘑、胶韧革菌,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韧革菌科韧革菌属,野生于小叶榆(家榆)和春榆的枯枝、树洞上,常生于温度高、光线较暗的阴坡的枯朽树木上,8~9月产生子实体。菇品味道鲜美、口感柔中脆嫩、营养丰富,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赤白痢疾病有治疗作用,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国内外市场销路看好,现已进入商业性栽培。生物转化率100%~150%。生产周期100~120天。  相似文献   

10.
榆耳学名Gleoestereum Incamamm altoellma,也称榆蘑、胶韧革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韧革茵科、韧革茵属。野生于小叶榆(家榆)和春榆的枯枝、树洞上,常生于温度高、光线较暗的阴坡的枯朽树木上,8-9月产生子实体。菇品味道鲜美,口感柔中脆嫩,营养丰富,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赤白痢疾病有治疗作用,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真菌。国内外市场销售看好,现已进入人工栽培.生物转化率100%-150%。生产周期100-120天。  相似文献   

11.
<正>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总称,通常称之为"紫衫"、"紫松柏"等,红豆杉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1种,在我国有4种和1变种。近年来,由于野生红豆杉资源的过度利用及红豆杉属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双重影响,野生红豆杉资源迅速减少并趋于濒危状态。在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的同时,开展红豆杉资源的栽培和繁育,以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红豆杉资源的利用。引进优良植物资源,加强繁育开发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以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江西省野生果树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江西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果树种和变种共878种,分属于54科129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樟科、壳斗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冬青科、忍冬科和榆科。赣中南地区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棕榈科等;赣北地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集中在漆树科、桦木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卫矛科等。松科、葡萄科、猕猴桃科及蔷薇科等种类在全省有广泛分布。目前,江西野生果树资源利用较少,还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野生蔬菜是指自然分布的、未经人工栽培而被食用的一类蔬菜.野生蔬菜具有以下特点:天然无污染,风味独特,鲜香可口;营养价值高、药食同膳;生长期较短,人工可多茬栽培,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 新疆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异大,生态系统及生物种多样性复杂.新疆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尚未被充分合理利用,大量的野菜资源仍"沉睡"或被"践踏",使其年复一年的自生自灭,不能变为财富,即使少量被利用的野菜,如猪芽花、石子粕等利用率也甚低.  相似文献   

14.
蟾蜍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类两栖爬行动物,它自脱的蟾衣与从耳后腺采集的蟾酥是名贵中药材,蟾肉滋补健身.随着野生资源匮乏,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蟾蜍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类两栖爬行动物,它自脱的蟾衣与从耳后腺采集的蟾酥是名贵中药材,蟾肉滋补健身。随着野生资源匮乏,人工养殖势在必行。利用稻田养蟾,优势互补,可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性循环。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探索的稻田养蟾模式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特产于我国的濒危物种,自然资源稀少,属国家Ⅱ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为探明浙江古田山野生长序榆的群落特性、种群特点,分析长序榆种群的濒危机制,参照CTFS固定样地调查方法,对古田山长序榆野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及长序榆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古田山长序榆群落植物物种较丰富,科属组成分散。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伴有一定数量层间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从径级结构看,古田山长序榆幼树和小树个体较多,中树和大树个体较少,属增长型种群。古田山长序榆群落距离自然村较近,植株总数较少,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需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及其开发前景,并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5点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开展野生牧草多样性考察、收集和研究工作,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完善关键技术和方法,确保资源传承;对现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8.
<正> 野生猕猴桃除直接提供可食果品和食品加工原料外,还是重要的砧木、授粉种、园艺观赏种和药用来源。因此,野生猕猴桃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要。随着果树资源开发的深入,野生猕猴桃因其独特的风味、显著的食疗价值及纯天然无沪染等优势,其开发与利用价值必将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类真菌,猪苓菌核是我国有明确记载的稀有中药材。我国野生猪苓分布很广,但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迫在眉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采取半人工栽培模式种植猪苓,具有  相似文献   

20.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1979年我国发现的一个榆属新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现存的野生原种数量极其稀少,分布范围狭小,天然更新不良,濒临灭绝边缘。对长序榆的深入研究对于拯救濒危植物、保存珍贵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学、种群、群落、繁殖特性等方面对我国长序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相应补充。利于构建更为合理的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种群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