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品种小粒咖啡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热区广泛种植的小粒咖啡品种铁毕卡、卡蒂姆_1及卡蒂姆_2幼苗为材料,比较了3种小粒咖啡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受伤害程度、根系与渗透调节响应差异,并基于相关指标变化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过程中铁毕卡的丙二醛(malondiadehyde,简称MDA)含量最高,其质膜受损害最严重;3个品种的根系体积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卡蒂姆系列的根冠比大于铁毕卡;铁毕卡的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早于卡蒂姆系列,其中脯氨酸含量高于卡蒂姆系列,可溶性糖含量小于卡蒂姆系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卡蒂姆_1与卡蒂姆_2聚为一类,铁毕卡单独聚为一类,这一关系与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一致。结果表明,小粒咖啡卡蒂姆系列耐旱力强于铁毕卡;不同小粒咖啡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耐旱力有关,而耐旱力应该与亲缘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闽楠造林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闽楠实生幼苗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处理、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四个处理,研究在各个处理条件下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闽楠幼苗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均有所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闽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闽南幼苗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闽楠幼苗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闽楠具备一定的抗旱性,在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可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以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C、N、P积累与分配,探究白枪杆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方法】以1 a生白枪杆幼苗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分别是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的积累量与分配、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分析和各器官C、N、P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等指标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白枪杆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显著降低(P<0.05)。叶片、茎和根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占比降低,茎和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白枪杆幼苗C、N和P的积累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与适宜的水分处理相比,白枪杆幼苗各器官的C∶N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和根的C∶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白枪杆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生长主要受N限制。【结论】白枪杆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和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白枪杆幼苗的苗高、地径增长量呈下降趋势,生物量的分配也倾向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青薯9号马铃薯新品种在贵州干旱石漠化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试验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青薯9号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轻度干旱胁迫对青薯9号幼苗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明显;相对电解质渗出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在持续干旱第20天,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青薯9号叶片的REC和MD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5%和39.7%、124.5%和116.3%、177.0%和152.0%。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青薯9号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Pro含量随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在轻度干旱胁迫第15天达最大值,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第10天达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随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即在长期轻度、短期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青薯9号幼苗可以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体内多余活性氧,维持膜稳定性,但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酶增强,植株受到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控水设置4种干旱胁迫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1年生石灰花楸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变矮,地径变细,叶面积减小,主根变长,侧根数增加;干旱降低了幼苗生物量积累,生物量分配方式向有利于根系水分吸收的方向转变,茎叶生物量比降低,根生物量比增加,根冠比变大;随着干旱胁迫持续时间延长:石灰花楸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对照和轻度胁迫下保持基本稳定,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则持续降低;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SOD活性的变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尧  于漱琦 《农业与技术》1998,18(3):18-19,24
在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根、茎、叶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含水量,蛋白质总含量及SOD活性均下降,而MDA含量逐渐增高,原因是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过程中其组织及细胞内存在着自由基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水培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 Rhed.)幼苗为试验材料,硅酸钠(2 mmol/L Na_2SiO_3·9H_2O)作为硅源,研究硅对苹果幼苗干旱胁迫伤害缓解及促进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与不施硅相比,施硅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硅转运蛋白转录水平升高、硅含量升高、生物量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叶片中H_2O_2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渗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叶绿体结构较完整且光合作用较强。表明施硅能够通过提高Lsi1基因转录进而提高平邑甜茶幼苗体内硅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苹果幼苗的氧化伤害,促进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新银合欢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修复中最常用的物种之一。以新银合欢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自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50 d及复水10 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叶绿素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POD、CAT 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整体呈现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相关性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干旱胁迫50 d后正常复水10 d,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又急剧下降接近对照水平,解除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该研究结果对于新银合欢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幼苗的前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镉对咖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小粒种咖啡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方法,在镉胁迫处理60 d后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当镉浓度在0~80 mg/L范围内,咖啡幼苗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CAT、POD、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镉胁迫下咖啡幼苗的膜系统受到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土壤干旱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二月兰盆栽幼苗的试验,分析测定了土壤干旱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二月兰叶片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下降;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珙桐种子萌发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珙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质膜遭到损害,大量离子外渗,重度胁迫下质膜损害最严重;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在中度和重度胁迫后期增加显著,说明其对干旱亏缺的敏感性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3种酶对干旱胁迫和活性氧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相互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红果风铃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以1年生红果风铃木幼苗为材料,测定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红果风铃木SOD总活性、MDA、PRO及SC含量,以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为对照,观察幼苗在胁迫下的受害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红果风铃木生长受到显著影响,水平衡在第4天明显失调,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大值,SOD总活性在整个胁迫周期内变化不明显,由此判断植株体内SOD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具有滞后性,最终导致MDA含量上升,细胞质膜被破坏,Pro与可溶性糖调节渗透压失衡,最终引起植株发生不可逆伤害。在随后30 d的恢复处理中,除干旱10 d组外,其余各组均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干旱8 d左右是红果风铃木干旱死亡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紫花苜蓿“正道”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及地下生物量、植物叶片形态、气孔开度等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均逐渐减少;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则无明显增加.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开度下降,而根系体积、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气孔密度则上升.[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花苜蓿在干旱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伊桐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100%田间持水量)、干旱处理(50%田间持水量)和0.1 mol/L盐溶液处理,比较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与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影响了伊桐幼苗的形态生长,减少了其生物量积累,增加了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减小了光合叶绿素含量,增加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②伊桐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土壤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伊桐幼苗受盐胁迫的不良影响要大于干旱胁迫,说明伊桐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耐盐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15.
采取模拟干旱和高温交叉胁迫方法,测定干旱高温互作下高山杜鹃幼苗的生理指标并进行分析,为耐干旱高温种质的遗传改良和人工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干旱高温时间的延长,在40℃高温下,20%的PEG胁迫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程度最大。在干旱高温互作下,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含量平均高达对照组的283.3%;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78.1%和163.8%;可溶性蛋白比对照组增加了28.8%;POD、CAT的活性呈上升趋势,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71.9%和22.9%;而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5.4%,说明干旱高温互作对高山杜鹃幼苗的生长和干旱高温抗性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取模拟干旱和高温交叉胁迫方法,测定干旱高温互作下高山杜鹃幼苗的生理指标并进行分析,为耐干旱高温种质的遗传改良和人工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干旱高温时间的延长,在40℃高温下,20%的PEG胁迫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程度最大。在干旱高温互作下,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含量平均高达对照组的283.3%;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78.1%和163.8%;可溶性蛋白比对照组增加了28.8%;POD、CAT的活性呈上升趋势,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71.9%和22.9%;而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5.4%,说明干旱高温互作对高山杜鹃幼苗的生长和干旱高温抗性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65.1%.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水肥条件协同作用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能力的影响,为新银合欢幼苗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室内盆栽控制法培养新银合欢幼苗,设2个水分水平(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50 d)和4个施氮处理[不施氮对照(CK,N_0)、低氮(0.86 g/株,N_1处理)、中氮(1.72 g/株,N_2处理)和高氮(2.58 g/株,N_3处理)],系统测定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新银合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效率。【结果】水分条件相同时,施氮均能使新银合欢幼苗总生物量及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增加,根占比下降;施肥量相同时,正常浇水可促进幼苗根系以上各形态指标上升,干旱胁迫时,N_3处理可提高幼苗单株总生物量及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干旱胁迫下适量增施氮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POD和CAT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酶的协同作用可降低幼苗体内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水肥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从整个植株氮和磷浓度分布看,全氮含量为叶茎根;全磷含量为根茎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的氮和磷运转效率及氮素利用率均以N_2处理最高。【结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提高新银合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对氮和磷的吸收能力;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中等浓度氮(1.72 g/株)可有效诱导新银合欢幼苗抗氧化保护酶系统活性增强,从而增强其抗旱性,延缓叶片衰老,同时可显著增加幼苗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氮素的转运及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了解外源Ca^2+对干旱下矮牵牛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施用不同浓度CaCl2对矮牵牛幼苗抗旱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施加CaCl2均能显著降低矮牵牛的旱害指数,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复水处理后,施加CaCl2的各处理旱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施用CaCl2能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并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其中以40mmol/LCaCl2对矮牵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了解外源Ca2+对干旱下矮牵牛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施用不同浓度CaCl2对矮牵牛幼苗抗旱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施加CaCl2均能显著降低矮牵牛的旱害指数,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复水处理后,施加CaCl2的各处理旱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施用CaCl2能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并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其中以40 mmol/L CaCl2对矮牵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