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属于支原体属。多数认为猪附红细胞体应改名为猪嗜血支原体。猪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无鞭毛。对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不敏感,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鱼立克次氏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晔  段宏安  周毅  丁超  刘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62-9666
鱼立克次氏体病是由鱼立克次氏体(Piscirickettsia salmonis)引起的鲑科鱼病,1989年首次报道在智利饲养的银大马哈鱼中发现该病.该病主要危害银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虹鳟、细鳞大马哈鱼和大西洋鲑等鱼类.阐述了鱼立克次氏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学,概述了该病的检疫与诊断以及防控与预警方法,旨在为该病的检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猪附红体病,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流行该病。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及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医学界和兽医界重视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病原——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一类无细胞壁、嗜血液寄生的多形态微生物,目前仍被列为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isiaies)、无形体科(Ano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近几年随着对数种附红细胞体的基因序列(16S rRNA)的分析,认为附红细胞体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宜将其列入柔膜体纲(Mocullicute)的霉形体属(Mycoplasma)。因此,就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分类、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以及该病的诊断方法等研究进展作其阐述。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寄生在宿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作为我国的养羊大省,羊附红细胞体病常见且多发,此疾病不易根治,容易被牧民忽视,常给牧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一、病原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寄生于动物血液里;传染病学上分类,有的人认为属于立克次氏体,也有人认为属于寄生虫。此疾病能引起动物发热、溶血。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济宁市某4处猪场,其中有9个肥育猪舍中54头猪出现四肢末靖及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紫色斑块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该病作以报告。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物、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主要由牛摩拉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眼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浑浊或呈乳白色。1病原本病是由多种病原造成的,包括牛摩拉氏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等,其中以牛摩拉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其大小约为2微米×1微米,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嗜血支原体病作为一种新发人兽共患病正日益得到兽医学界与相关部门的关注.该病原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并有隐性感染、慢性迁延、条件致病、急性发病时致死率高的特征;最初猪嗜血支原体命名为附红细胞体,并将其归为立克次氏体目.而后在其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后将其重新分类为支原体类微生物.但是该分类还存在异议.研究报道证实人类也可感染嗜血支原体微生物,病人以低热、乏力、嗜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腹痛、肝脾肿大,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胆红素增高为特征.然而,该病在临床医师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原附红细胞体以往多被当成寄生虫或立克次氏体,近年来明确其属于嗜血支原体。一般情况下,该病原具备多种形态,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也可在血浆内游离。对丫淀橙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后的血涂片进行镜检,可发现附红细胞体大多为圆形颗粒,直径为0.5μm,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氏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蓝色。  相似文献   

13.
新疆有动物传染病161种,其中按病原分类:病毒病37种,细菌病47种,真菌病3种,霉形体病5种,衣原体病2种,立克次氏体病2种,螺旋体病2种,共计98种.按动物种类分类,多种动物共患病14种,牛病13种,羊病16种,马病8种,猪病18种,骆驼病2种,禽病22种;其它动物传染病5种.新疆动物寄生虫共计667种,导致的动物寄生虫病64种.  相似文献   

14.
前言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自coles(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有大量关于牛和绵羊的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报告。在这些文章中提到的病原微生物有: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就目前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Jenen1974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引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该病2002年在德宏州有疫情报告。伪狂犬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以发热,在临床上是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德宏州是该病散发区,早在1989年德宏动物疫病调查报告中就有记载。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猪附红体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数呈球形、环形、椭圆形、杆状及发芽状。单独或呈长链状粘附在红细胞表面,也可围绕在整个红细胞上。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热、呈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有消化和呼吸功能障碍。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一、病原体病原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常寄生于红细胞中。附红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  相似文献   

18.
猪嗜血支原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或猪红皮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血液传染病.我国最早是在1972年江苏省南部曾报道该病的发生,后来经过大量的病例化验检测被证实为猪嗜血支原体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情更加复杂多样,猪嗜血支原体病已成为当前养猪生产中的多发病,特别是最近几年,该病的流行和发生越来广泛,且在养猪生产中多呈非典型症状.现在大部分省、市均有该病的发生,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该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患病猪贫血、黄疸,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而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附红体病呈上升趋势,该病可感染许多动物,这种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保定市动物医院近日接收一例牧羊犬,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经治疗后痊愈,下面介绍一些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主要由牛摩拉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眼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浑浊或呈乳白色。1.病原本病是由多种病原造成的,包括牛摩拉氏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等,其中以牛摩拉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其大小约为2微米×1微米,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