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余顺利 《农技服务》2014,(4):153-153,156
<正>1、池塘养殖(1)亲鱼池套养鳜鱼将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鳜鱼投放在家鱼的亲鱼池内,按每亩放养30~50尾进行混养,既能吞食与亲鱼争食的野杂鱼,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能满足其活饵料要求,4个月即可长至400g左右的商品鱼,当年上市食用,成活率达40%左右,每亩可生产鳜鱼5~8kg。.(2)成鱼池套养鳜鱼夏花鳜鱼可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内,每亩投放20~40尾。水质不要过肥,因鳜鱼比一般家鱼易缺氧浮头,混养鳜鱼的成鱼塘不宜再放养鲢鳙鱼夏花,因鳜鱼长速快,防止小规格  相似文献   

2.
沙塘鳢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等底柄动物.鱼苗阶段(体长3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沙塘鳢主养模式饵料解决困难.成活率低.出池规格较少,风险太高。在常规鱼种的产量、出池规格及管理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套养沙塘鳢.每亩可收获沙塘鳢20~35公斤.亩增收达1900元左右。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沙塘鳢的养殖模式.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2004,(6):13
近几年,随着都市渔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小水库、小泡塘等都被人们充分利用开展以游钓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些小水库、小泡塘等大多不能使鱼类安全越冬,这些经营业主都是春放秋捕,因而他们在开春购买鱼种时,均喜欢要250~400克的鲤鱼种及300~400克的鲢鳙鱼种。而且,随着目前市场上对鱼的规格要求越来越大,一般鲢鳙鱼成鱼规格达到1.5公斤以上,可以比小规格的鲢鳙鱼售价高出很多。所以,养殖业对鲢鳙鱼大规格鱼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渔业发展趋势,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池塘主养大规格鲤鱼种套养二龄鲢鳙鱼种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戬  李威 《新农业》2011,(6):54-54
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主养品种,多品种合理混养,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养殖品种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公司采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以鲤鱼、草鱼、鲂鱼、黄颡鱼为主养品种,每亩放养鱼种1200~1300尾(75~150克/尾重),混养鲢鳙鱼300~350尾,  相似文献   

5.
<正>一、放养技术在同一池内,以养蟹为主,鱼、虾为辅,互利混养,同池共生;在不改变投饵的情况下,三者皆获得好收成,必须掌握放养技术。放养:投放幼蟹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亩放4~6千克,规格每千克在100~160只;在开春后投放鱼种,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白鲢200尾及花鲢80尾以及10厘米以上鳊鱼100尾和草鱼100尾(规格100克/尾),6厘米以上鲫鱼150~180尾,鲤鱼不放。同时每亩放1~2厘米幼虾(青虾)1.5~2.5千克  相似文献   

6.
1.成鱼池套养 在小杂鱼较多、水位较深、进排水方便的家鱼养殖池塘,可以投放大规格的鳜鱼进行混养。一般每667平方米套养鳜鱼夏花50尾~60尾或50克~100克的鱼种10尾~20尾。但以鲢、鳙鱼为主的肥水鱼池中不宜套养鳜鱼。套养鳜鱼的鱼塘,不宜用敌百虫防治鱼病。 2.亲鱼池套养 亲鱼池一般经常换注新水,野  相似文献   

7.
北方鲤鱼养殖与常见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鲤鱼养殖技术1、鱼苗培养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6月3日宁夏灵武市李家圈渔场从区水产研究所调进10万尾中科3号鲫鱼夏花进行鱼种主养试验,养殖面积8亩,截止9月28日干塘检查,总产中科3号鲫鱼2240千克,平均亩产280千克,平均规格35克/尾,成活率64%。一、材料与方法1.鱼池的选址灵武市李家圈渔场,2口苗种养殖池,面积8亩,平均水深1.5米,排灌较为便利,水源为黄河水。2.鱼苗放养(1)鱼池清整与消毒。整理、维修进水口,加注水时,用40目的筛绢捆扎好进水口,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塘采取干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泼  相似文献   

9.
<正>抓好鱼苗、鱼种的投放若水旱草丰盛,宜主养草鱼、鳊鱼;若肥源充分,可主养鲢鱼、鳙鱼、白鲫鱼、罗非鱼;螺、蚬多的地区,可主养青鱼、鲤鱼。放养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程度判别,精养鱼塘通常每亩投放1500~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1000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履行多品种、多规格的鱼种合理混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5,(10)
1,常规鱼类如果养成食用鱼,宜以鲤、鲫、罗非鱼为主,培育鱼种以草、鳊鱼为主,同时适当搭配鲢、鳙鱼。放养规格可选隔年鱼种和当年夏花,若放养隔年鱼种,一般亩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1000~2000尾,其中鲤鱼占20~30%,鲫鱼占50%,搭配鱼占20~30%。罗非鱼可放每公斤120~200尾的越冬小片和当年早繁的夏花,亩放500~1000尾。投放当年夏花培育鱼种,一般亩放2500~3500尾,其中草鱼占50~60%,鳊鱼占20%,搭配鱼占20~30%,收获时可长成50~10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稻田养殖常规鱼类的饲养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幼鱼的生长状态、减少沙塘鳢夏花在鱼虾混养池塘内种间和种内残食,通过在车间内建立模拟池塘的生态系统,测定了不同规格沙塘鳢夏花在养殖37 d后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沙塘鳢鱼苗总存活率为83%,中鱼组的体质量变异系数与其他2组相比增加明显。小鱼组的特定生长率最快,且小鱼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雌二醇(E2)含量、睾酮(T)含量、生长激素(GH)含量和甲状腺激素(T4)含量都显著高于中鱼组和大鱼组。另外,小鱼组存在50%的小规格鱼不能很好地捕食青虾的现象。综合幼鱼存活率、生长状态和产量,建议初始放养时沙塘鳢体长在32 mm以上且沙塘鳢体质量/青虾体质量的平均值在2.6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刘勃 《农家致富》2006,(11):39-39
三、几种混套养模式 1.成鱼养殖池混养 翘嘴红鲌放养一般与其他鱼种同时进行,尤以冬放为好,鱼种不易受伤。一般混养,苗种体长10厘米左右。每亩20-30尾;苗种体长15厘米左右,约每亩30尾,可产翘嘴红舶商品鱼10千克。  相似文献   

13.
张卫 《新农村》2001,(11):17-17
湘云鲫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成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力强、食性杂、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克,鱼种经1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000克,比普通鲫鱼生长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浮池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则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千克,可池塘主养、混养,也  相似文献   

14.
2、商品鱼养殖 商品鱼养殖方式较多,养殖户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养殖方式。 (1)套养。在主养鲢、鳙鱼的池中,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200~250尾经过筛选的夏花草鱼种。用颗粒饲料进行喂养,年底可产商品草鱼300—350千克。养殖过程中应把好以下技术关:  相似文献   

15.
以池塘主养、河蟹塘不同密度混养、河道混养及其它品种池塘混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密鲴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密鲴鱼种投放密度为1200尾/667m2;河蟹塘混养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80尾、120尾、160尾和200尾;河道混养和其它品种池塘混养的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主体鱼平均单产为284.6kg/667m2,饲料系数为1.72,平均成活率93%,每667m2纯利超过2000元;黄尾密鲴作为河蟹塘混养品种时,平均起捕规格为0.25~0.35kg/尾,平均成活率为95%,经济效益良好。河道混养和其他品种池塘混养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667米2),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春节前,667米2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120尾、花鲢40尾;6月10日667米2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50尾;7月10日667米2放花鲢夏花1000尾。草鱼以投喂草料为主,根据青饲料的供应情况,适当搭配一定数量的颗粒配合饲料,至7月10日花鲢夏花下塘后,定时定点投喂一些菜饼、米糠等混合粉料,供花鲢夏花和塘中自孵的白鲫苗摄食,以便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保证鳜鱼能摄食到…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20,(8)
正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具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是一种名贵淡水食用鱼,养殖前景看好。1.鱼种池套养鱼种池套养鳜鱼不仅可培育大规格鱼种,还能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鱼,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鳜鱼夏花鱼种套养以饲养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可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放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虾鱼混养是以青虾为主.搭配放养一些鲢、鳙、草、鲫等鱼种。近年来.江苏盐都县潘黄镇宝才村仇相宏利用浅塘.进行青虾与金鱼混养,取得了初步成功.667平方米获金鱼3000尾(平均长12厘米)、青虾30千克(平均规格6厘米)。现简述该养殖户生产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新农村》2007,(11):26
1.鱼蟹混养2~3月份,每亩(1亩=667平方米)鱼塘水面套养200只/千克的扣蟹80~100只。放养蟹种应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长江系的纯正种苗。到10月中旬及时收捕,回捕率一般在60%左右,每亩水面可产优质大规格成蟹7~10千克。2.鱼鳖混养精养鱼池中当水温达15℃以上时,每亩水面混养幼鳖(150克/只)20只,年底可捕获90%以上,个体均重在500克左右。采用鱼鳖混养能互相促进,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经济效益。3.套放鳜鱼该方式适合于野杂鱼虾较多的鱼池,每亩水面套放规格50克/尾左右的鳜鱼50尾,年底可捕获90%以上,平均个体重500克左右。每口网箱面积以25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16日某养殖场购进体重50~80克的乌鳢鱼种6600尾,放养于一口面积3亩、水深0.8~1.2米的土池老塘中,放养量每亩为2200尾。同时,每亩搭养100-150克的白鲢30尾,鳙鱼15尾。平常根据乌鳢的摄食需要投喂冰冻海水小杂鱼,从放养到疾病暴发前乌鳢表现正常、吃食旺盛。2003年10月3日清晨巡塘,发现乌鳢死亡300余尾,死亡乌鳢每尾已达700~1000克左右.当日投喂已不见乌鳢来吃食。养殖户以为是池塘缺氧致死,急忙大换水至傍晚。10月4日乌鳢又死400余尾。而同池饲养的其它鱼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