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完善小麦一圃提纯复壮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不少地区为了尽快解决小麦品种混杂问题而采取一圃提纯复壮法生产小麦原种。其具体作法是当年选穗建圃,来年淘汰杂行混收留作原种。据我省一些地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年代短,效益较好,方法简单易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按常规办法选穗和精选穗行时,所  相似文献   

2.
1穗行圃选穗标准,1.1选穗方法,于小麦成熟期,在原种圃、良种繁殖田或专设的稀条播选择圃,根据品种标准确认的生育期、株形、穗形、抗逆性等主要特征特性,选择原品种性状典型、生长势强、元病虫害、成熟正常的穗子,带33cm左右茎秆,每百穗扎一把,便于计数、保存。  相似文献   

3.
温彩虹 《中国种业》2018,(11):47-48
阐述了陕西省小麦主栽品种小偃22提纯复壮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两圃一田制"是小偃22提纯复壮的长效机制,"穗系循环法"既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偃22的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也是简易、高效、经济的小麦种子繁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轮选987冬小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选987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小麦品种,2009-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七团试验示范种植轮选987冬小麦13.3h㎡.经过1年的种植对比,该品种株型紧凑,穗层整齐,茎秆坚硬,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株型结构合理,叶片较小且挺直,适宜密植;成熟早,为复播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小麦超高产育种主要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高产小麦育种是"十五"期间的主要育种目标.选育超高产品种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本文就小麦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指标进行探讨,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模式应建立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6.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抗穗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及成熟种子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的抗穗萌特性,并对普通小麦13个显性、半显性、隐性矮秆基因的抗穗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Rht3基因及其株高提升的突变衍生系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抗穗萌特性。将Rht3基因回交导入不抗穗萌的普通小麦,受体品种成熟种子的a-淀粉酶活性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陈景堂  黄亚群  祝丽英  张芳 《种子》2005,24(12):82-83
本研究选用河农972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沾粉法和捻穗法进行人工杂交授粉,结果两种授粉方式的杂交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沾粉法平均结实率为78.0%,捻穗法平均结实率为66.5%,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小麦杂交过程中,沾粉法优于捻穗法.在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采用沾粉法可有效提高杂交工作效率,获得更多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年的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研究了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不同生态区适应的大穗型小麦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依据单穗重、穗长、小穗数中的某一指标和一个地区一年数值来区分,难以反映出此类品种的共有特性和各自穗部特征;大穗型小麦品种生态区域选择性较强,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选用品种。进一步分析可知,大穗型小麦品种应是穗长8.5 cm以上,公顷成穗数在570 万以下,单穗重较突出的品种,其中长江流域宜选用大穗、中大穗型春性品种,黄淮麦区宜选用中大穗型半冬性品种,其中黄淮南片也宜选用大穗型弱春性品种,而京津等北部麦区不宜选用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快速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农为主,农以种为先”,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产量份额。目前,小麦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麦种子的质量,只有搞好小麦提纯复壮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才可以保证小麦丰产丰收。近几年,小麦新品种自进入大田生产至推广时期,推广年限只有3~5年。传统的小麦品种提纯复壮方法是采取“三圃制”技术,即三年三圃制。这种方法会导致原种出圃,品种过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小麦提纯复壮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资准备1.品种选择①品种的生育期要求正常年份霜前3~5天成熟,低温年份保证霜前成熟。井灌稻品种在此基础上应早一个熟期(即五天左右),且耐冷性要强。②偏大穗品种(穗粒数100)有利于高产。一般分蘖力强的品种穗小、秆矮,相反则穗大、秆高。③散穗型品种(稻粒密度稀)成熟快,结实率高,应优先选择种植;密粒型品种(穗粒密集,穗型直立,也叫棒状穗)属于高产型品种,缺点是年度间成熟差异很大,因稻穗通气不畅,温度高、湿度大,易得稻曲病;多枝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当前,水稻品种提纯复壮技术,以“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方法,却通过建立“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生产原种,被认为最合理、有效。我认为,水稻品种是个大群体,三圃提纯技术不利于将一个群体中的优良个体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建立数百至上千个株(穗)行圃,数十至数百个株(穗)  相似文献   

12.
这是建好穗行的基础.小麦成熟期(最好是在收获前2~3d.旗叶未干时.以便考察叶部病害情况)在田间选择具有繁育品种典型性状、个体生长健壮、发育良好、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生育期适当、不倒伏、结实性好、子粒饱满的优良穗子.考虑到脱粒时复选淘汰和其他可能发生的损失.应适当多选一些穗子.选好的穗子要分别单独收割,充分晾干,及时单独脱粒.如不能及时脱粒,可熏蒸后挂藏,挂藏期间若发现麦蛾.应喷药或熏蒸.脱粒时应充分晒干,分穗脱粒.淘汰杂穗、有害虫的穗子和异色、秕小、异形子粒的穗子.单独装袋保存.小型穗子保持20粒左右.大中型穗保持25粒左右.设专人妥善保管,注意防虫、防鼠、防霉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麦应变栽培需要,对豫西地区春季播种冬小麦和引进春小麦品种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月中旬前播种或3月上旬前出苗的豫麦18小麦品种,在豫西地区可收获产量,但产量较低;春小麦产量一般高于春季同期播种冬小麦产量,但应选择成熟早,灌浆快,后期耐高温品种,注意适期早播,提高穗粒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糯小麦和普通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对氮素水平响应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糯50222和轮选987为试验材料,设计3个氮肥处理(0,100,200 kg/hm2),结果表明:糯50222植株的分蘖力和成穗率均低于轮选987,最终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明显低于后者;但糯50222的穗粒数明显高于轮选987。2个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变化,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糯50222的灌浆速率小于轮选987,导致其千粒质量低于轮选987。增施氮肥后,糯50222的分蘖增多,成穗率增大,穗数增加;而轮选987的穗数也增多,但是分蘖成穗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增施氮肥促进了糯50222植株茎、叶和鞘部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而轮选987呈相反趋势,但两品种的千粒质量均呈下降趋势。施氮在0~200 kg/hm2内,与轮选987小麦产量出现了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农大糯50222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13-2017年山西省审定的41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麦区审定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年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南部水地和中部水地审定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中穗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审定品种则是穗粒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因此,水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旱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穗数和千粒重。从品质类型看,强筋和中强筋小麦比例很少,中筋小麦比例较多,区组间品质差别较大,达标品种(包括强筋、中强筋和中筋)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南部水地>南部旱地>中部水地>中部旱地。审定品种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指标均相对较高,但有61.0%的品种面团稳定时间较短,低于中筋小麦标准,故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时间作为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山西省近年审定品种总体的抗病性较差,没有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占审定品种比例分别为2.4%、0和12.2%。需要引进抗病资源,同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平,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1基本程序 三级水稻种子生产是把种子繁育工作提早到从品系中间试验表现突出开始,从育种家种子中选择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单穗。设立穗行圃,在全生育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严格去除分离行、变异行和混杂行;成熟时在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的众多穗行内普选单穗,用于下一年设立穗行圃,其余全部穗行混收,  相似文献   

17.
良种的混杂退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一家一户耕作,如何搞好小麦良种的提纯复壮,是关系到下年小麦能否增产的关键。现介绍两种小麦良种简易提纯复壮法: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江苏省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本研究对2005—2019年江苏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产量为134.43 kg/h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株高>穗粒数,呈负相关;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审定品种中有27个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到中筋小麦品质标准,有15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54.12%的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低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下一步应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没有可以兼抗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的品种,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品种为‘淮麦21’、‘宁麦17’、‘镇麦9号’、‘宁麦18’、‘扬麦21’和‘扬江麦586’。江苏省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抗旱耐盐小麦济南18号是利用白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综合抗性极佳的长穗冰草(Agropyrons elongatum)DNA导入普通小麦86(6)002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于2000年4月通过山东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幼苗葡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亩穗数一般40~45万,早春起身较慢,后期生长发育快.株型紧凑,株高90cm左右,茎秆弹性好,较抗倒状.高抗条锈和白粉病,抗旱、耐盐.穗纺锤型,穗粒数30~35粒,长芒,白粒,角质,千粒重40g左右.中熟,后期落黄好,抗干热风.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团种植的冬麦品种多穗麦,经提纯复壮和试验,该品种不但增产潜力大,且稳产性能良好,它更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它用种量少,分蕖多,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效果好等多项优点,在荒地种植平均单产小麦530kg熟地种植平均单产700~800kg,值得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现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鉴定、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