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各县平均年降水量为367~433毫米,且分布不均。夏季(6~8月)是降水最多、气温最高的季节,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特别是盛夏7~8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各季降水量的平均相对变率冬季(12~2月)为81%~104%,夏季(6~  相似文献   

2.
利用集宁区近63年(1954~2016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移动平滑、累积距平等方法对近63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近集宁区63年降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5.74毫米/10年),汛期降水量递减趋势为(-5.58毫米/10年),大到暴雨(≥25毫米)日数减少趋势为(-0.2天/10年)。5~9月降水量占全年85.5%,其中7~8月降水量占全年50%以上。同时,本地区年降水虽然不大,但局部暴雨却比较频繁,暴雨特点是突发性强、笼罩面积小、短历时而强度大,危害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黎城县气象局近30年的逐月降水量和近3年来区域内自动雨量站降水量等资料,对黎城县降水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黎城降水量集中出现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63%,十二、一、二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2%;黎城县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山区比平川年雨量偏多100毫米左右,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山梁大于沟谷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黎城县气象局近30年的逐月降水量和近3年来区域内自动雨量站降水量等资料,对黎城县降水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黎城降水量集中出现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63%,十二、一、二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2%;黎城县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山区比平川年雨量偏多100毫米左右,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山梁大于沟谷区。  相似文献   

5.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它生长寿命长,可达20~30年。但生长最旺盛,产草量最高的时间只有4~6年,一般从种后的第七年开始产草量逐年下降。而每年的产草量头茬最高,二茬次之,三茬最低。从苜蓿的整个生长过程看,盛产期太短,只有4~6年,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13%~20%。而对于每年来讲,头茬苜蓿产草量占全年的45%左右,二茬苜蓿产草量占全年的35%左右,三茬苜蓿产草量只占全年的25%左右。二茬三茬苜蓿产草量大幅度递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生命周期很长(20~30年),而盛产期很短(4~6年),而对每一年来讲,又是头茬产量高,二茬三茬递减呢?主要是苜蓿…  相似文献   

6.
<正>谷子(去壳后俗称小米),虽属杂粮,但由于其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_2、钙、铁等物质,近年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夏谷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夏谷生育期较短,一般品种80~90天。夏谷生长正处在日照较短的高温季节,穗分化进行得早而且快,这些情况都构成了夏谷栽培管理要一切从早的特点。一、抓紧时间整地,力争早播1.整地施肥。夏谷前茬作物一般为小麦,麦收灭茬后,要抓紧时间整地。整地前每667平方米(1亩)撒施腐熟圈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暖干化趋势背景下本溪市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利用本溪市4个国家观测站1953—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等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de Martonne干燥度、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等方法,对本溪市可利用降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市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下,可利用降水资源呈现随机性减少趋势,本溪市降水量的47%是可以利用的,53%被蒸发;夏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3%,但夏季可利用系数最大,为55%;春季可利用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0%,可利用降水系数只有32%。近58 a来,本溪市可利用降水以18.53 mm/10 a线性倾向率减少,与降水减少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济源县二十五年(1961~1985)来夏谷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降水量不足和降水时间分配不合理是影响该县夏谷产量的主要原因,其中,九月上旬降水偏少对产量影响最大。该县夏谷全生育期内总积温和总日照时数能满足夏谷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六月下旬因降水不足致使日照时数偏多是影响产量的又一主要气象因子。夏谷生育期内各时段气温分布比较合理,不存在限制产量提高的温度因子。依据逐步回归和积分回归原理,建立了夏谷产量预报方程,对产量预报的准确性作了检验;同时,还将各气象要素对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县夏谷栽培管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油菜茬复种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生态性种植模式,其优点是利用时间差提高土壤利用能力,进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并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农民易于接受.甘肃省陇东地区近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6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有效积温和降水占全年的50%以上,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油菜茬复种作物奠定了基础,对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为农民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甘肃陇东地区一膜两年用油菜茬随处可见,进行该种植模式的推广不仅可较好的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可以较好的挖掘农田增产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和农业产值,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了探索不同作物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经济效益,特进行了油菜茬不同作物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是内蒙古三大旅游节—胡杨节的所在地,海拔高度1600m,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属内陆干燥气候。年均气温8.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7℃,极端最低气温-32.6℃,年平均降水量,35.2mm,七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28%。年均蒸发量3399.6mm;无霜期247d;全年日照3406.1h,占  相似文献   

11.
大荔县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局地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变异系数和变化倾向率等方法对陕西省大荔气象站1961-2016年的降水、雨日、雨强气候因子的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荔县56 a间的平均降水量为503. 5 mm,年降水量总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递减率为-9. 5 mm·10a~(-1);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 7%,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 5%;大荔县年降雨日数总体也出现减弱趋势,雨日递减率为-2d·10a~(-1),其中春季和秋季的降雨日数的减弱趋势明显;年降水量的降水日数都呈减少缺失但时间变化存在差异。故科学分析县域内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点,对合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高辽西地区水分生产潜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西部地区 ,土地面积约占辽宁全省土地面积三分之一 ,作物总播种面积占辽宁全省总播种面积的 30 .4%。所以该区农业发展状况 ,将对全省农业水平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 ,本文试图在对影响辽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途径。1 辽西地区农业资源状况辽西地区农业水浇地较少 ,旱地面积较大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98%。水资源贫乏 ,年降水量仅为 42 3~ 480mm ,以 6~ 8月降雨最多 ,占全年总量的 70 %以上。年蒸发量 1 632mm。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安徽淮北5~9月多年(1959~1989年)平均降水量为566~6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左右,利于发展麦茬稻生产。但旱涝频繁,6~8月平均降水相对变率虽为全年最小,仍在50%左右,麦茬稻本田期(6~9月)平均需水量为572~628毫米,80%保证率降水量的水分供需差仍为105~180毫米左右,泡田还需水150毫米。泡田和水层灌溉期间稻田渗漏量最少为200毫米,有效雨量系数若以0.5计,常年麦茬稻本田每亩需灌400~500方。从水分供需差分析,淮北东部较适于发展水稻生产。淮北发展水稻生产还必须根据水利和能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大力推广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75—2015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湖南省降水特征和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衡邵盆地地形,对衡邵盆地2005—2015年的干旱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该时段干旱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年降水量在地域分配上差异也较大,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相对较少。湖南省绝大部分地区夏秋干旱日数占全年干旱日数的60%~80%,尤以湘中衡邵盆地干旱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以上,且区域内各县市干旱的时空分布差别较大,衡邵盆地因受地形性下沉气流影响,过程降雨量往往少于其他地方,干旱概率较其他地区高。对于大部分区域而言,耕地、林园地、草地所占比重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呈负相关,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所占比重与C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固原气象站1957年到2018年的年、月及季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固原有2个降水量偏多年代,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20年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4%,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1%。8月份为降水量最多的月份,12月份为降水量最少的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达484.3 mm。依据固原多年的降水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苗苗  张云峰  王会山  郑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9-15171
应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趋势;自然降水率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山脉及其南端年平均降水效率相对较高,大庆、齐齐哈尔南部、绥化南部较小;全省年大气可降水量存在不规则波动,年际变化不大;年大气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的78.2%;大气可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呈单峰结构,全年的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粟锈病发生严重,影响粟的产量和质量。1983—1985年对春谷839份和夏谷1021份,进行田间成株期及部分品种温室苗期抗锈性鉴定。结果是,春谷未出现高抗类型,中抗的仅有两个品种,占鉴定品种数0.24%;夏谷高抗锈病的品种18个,占鉴定品种数1.76%;中度抗病(2型)有33个品种,占鉴定品种数3.23%;并发现部分抗性品种36个,占鉴定品种数3.53%。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番茄两小茬生产,是我市蔬菜反反季节生产的主要形式:年栽培面积20多公顷、在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换茬中,由于育苗期正处于全年最低温度的12月下旬至翌年元月,保温设施跟不上,常出现大量的畸形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了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吸收以及各茬次苜蓿干草产量和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在分枝初期至现蕾期生长最快,养分吸收量大,植株蛋白质积累速度快,现蕾至初花期干物质和蛋白质积累量达到最高,是最佳收获时期。苜蓿周年可以收获四茬,第一茬养分吸收量最大,产量最高,占全年产量的36.9%,蛋白质累积量占全年的36.5%,是影响苜蓿周年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华北夏谷区2001—2015年谷子育种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华北夏谷区近15年谷子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谷子育种变化趋势,为谷子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以通过鉴定的51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分析,并与15年间华北地区谷子生长季6—9月份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梳理通过鉴定的51个品种的类型。【结果】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各农艺性状在年度间变异较大,随着年份的推移,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重和穗粒重持续增加,千粒重基本不变,公顷穗数略有下降。51个通过鉴定品种的整体变化趋势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1个通过鉴定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差异极显著,单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差异不显著。华北夏谷区谷子生育期气候趋向于暖湿的变化趋势。通过鉴定的品种产量和生育期、单穗重、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低温、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最低温、最高温、降水量、生育期、穗粒重、出谷率决定谷子产量85.17%的变异。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负效应的是最低温,为正效应的是最高温。近几年谷子育种水平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抗除草剂品种和优质米类型逐渐增多,反映了轻简栽培和优质是目前的主要育种方向。但是以冀谷19、豫谷1、冀谷25等3个主干品种为亲本来源的品种数为26个,占杂交选育品种的57.8%,育成品种亲本范围相对较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结论】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育成品种产量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育种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造成产量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而且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狭窄可能是育种突破的关键瓶颈。在今后的育种过程中,要从亲本创制和选择着手,丰富亲本类型;提高品种穗粒重和出谷率,以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夏谷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