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实现资源数据与图面资料的系统管理,利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一定的组织和定期的统一更改,实现数据和林相图的更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伐区调查设计工作.伐区设计、伐区生产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及GPS定位相结合,实现图形库与档案库的互查互动,全面掌握伐区情况.伐区设计的图文材料一次完成,形成从采伐许可、组织伐区作业到伐区验收一整套严格的采伐作业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2.
伐区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采伐调查设计是林木采伐生产管理的源头和基础,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高低是确保伐区作业质量的关键。国有森工企业的伐区调查设计主要存在采伐方式、应伐木、采伐间隔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绥宁县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和分析绥宁县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合理采伐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为做为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者要熟练掌握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具体内容,用法律法规政策约束自身行为,正确处理伐区调查的各种关系,加强林木采伐伐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达到合理采伐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国有林场采伐调查设计分伐区规划与伐区采伐调查设计两步完成,伐区采代调查设计主要有伐区调查设计、伐区工艺设计、准备作业工程设计和采伐调查设计说明书编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直干桉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为例,探讨了伐区外业调查的内容、方法、计算结果、采伐量报批、伐前公示、伐区工艺设计、采伐作业、注意事项、伐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作为科学、准确编制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直干桉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为例,探讨了伐区外业调查的内容、方法、计算结果、采伐量报批、伐前公示、伐区工艺设计、采伐作业、注意事项、伐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作为科学、准确编制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林木采伐调查设计是林业采伐作业的法律性文件,是实施采伐作业和相应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林业生产经营中具有重要地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07年利用数据库技术研发了林区林木采伐调查设计和伐区管理系统软件,并通过应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调查设计图面信息化管理。文章以此系统为基础,论述了林木采伐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角规测树、树高测定、出材率确定、林中林缘空地面积处理、伐区采伐管理等影响伐区调查设计精度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调查设计是经营采伐的重要一环。通过管涔林区经营采伐试验,本文就伐区选择和区划、伐区调查和设计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今后经营采伐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天保工程区进行人工商品林合理采伐是实现森林三大效益和合理经营的需要,是解决还贷和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需要,其实施要点包括伐区调查、伐区作业设计、伐区施工。通过2003年的采伐试点,分析了人工商品林采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清原县林业局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与要求,提出基于网络对森林资源采伐限额、采伐申请、伐区设计、设计审批、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验收、更新验收等进行科学管理的设想,与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共同研制和开发了《林木采伐限额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意在运用网络技术,使森林采伐限额的信息管理工作更科学、规范、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2.
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伐区调查设计过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树木胸高确认不同,森林采伐量误差值越大;调查人员测量胸径时所站位置不同,其森林采伐量也不一样;立木所处地形及不同测量工具和调查设计人员,其测量结果都有影响;②枯立木、风倒木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③伐区调查设计规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总结目前伐区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采伐量精度的方法,为今后伐区的合理的调查设计以及采伐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我国现行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技术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样地布设和判读、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判读有证伐区的采伐情况、对无证成片采伐改全面判读验证为抽样判读实测、加强对大面积无证大片采伐和重大毁林案件的监测力度等。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充分挖掘高分辨率影像的优势和潜力,降低外业踏查工作量,增加成果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RTK(real-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测步骤。RTK测量技术应用于伐区设计,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速度快、误差不累积、数据处理简便快捷、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同时,总结了RTK在测量中受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南部某县部分区域为研究区,采用ZY-1-02C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屏幕矢量化方法,提取2012年实际采伐的伐区空间分布信息,在AreGIS平台支持下,与2012年伐区调查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对2012年实际采伐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实际采伐伐区共396个,总面积为4 557.8 hm2,其中有证采伐伐区267个,占总伐区数的68.4%,面积3 823.4 hm2,占总面积的83.9%;无证采伐伐区129个,占总伐区数的31.6%,面积734.4 hm2,占总面积的16.1%.在有证采伐伐区中,面积总误差为2.7%,总体重叠率为82.0%,其中超界采伐712.2 hm2,少采607.2 hm2.说明该研究区森林采伐中,无证采伐情况较为严重,即使是有证采伐,也存在部分伐区未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采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测步骤。实例介绍RTK测量技术应用于伐区设计,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速度快、误差不累积、数据处理简便快捷、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同时,总结了RTK在测量中受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晏林  文忠波  陈悦  周欣宇 《林产工业》2019,46(7):35-38,43
以家具企业小径原木断料车间为研究对象,分层构建智能断料系统框架,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断料系统,以实现断料生产的数据管理、科学决策和自动化断料的过程控制。并通过实例对断料问题的关键技术进行数学建模、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利用率达到了90.3%。小径原木智能断料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人工商品林伐区工艺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人工商品林资源分布区位的重要性及采伐利用的特点,对人工商品林采伐伐区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还阐明了内业计算及设计成果编写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森林采伐限额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有效手段。依据近两年全国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结果材料,分析了林木采伐管理、伐区凭证采伐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标规划与轮伐公式确定森林收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研究中心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别利用目标线性规划与传统森林轮伐公式计算热林中心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用材林年采伐量,比较分析同一个经理期(2009—2019年)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轮伐公式计算的采伐量一般偏大,且目标规划单位面积年经济收益是轮伐公式获得经济效益的10 20倍。利用目标规划法在同时实现材积收获量最大、出材量最大、净现值收益最大的目标前提下,对森林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源分布满足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即尽可能达到法正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