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海南胶园不同母质发育砖红壤磷素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dley磷分级方法对海南胶园5种母质15个砖红壤磷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变幅较大,砂页岩、花岗岩、片麻岩、浅海沉积物和玄武岩5种母质砖红壤Resin-P含量间、NaHCO3-Pi含量间、NaOH-Pi含量间和HCl-P含量间差异均不显著。所有土壤各级磷中残余态磷含量和百分比均最高,且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上残余态磷含量和百分比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母质砖红壤。5种母质砖红壤中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有机磷总量最低,所有土壤有机磷占全磷百分比的平均值为14.67%;除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外,其他4种母质发育砖红壤上有机磷均以NaOH-Po为主,其占有机磷总量百分比的平均值为83.68%。Resin-P、NaHCO3-Pi、NaOH-Pi和HCl-P 4个无机磷组分含量间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正相关,且均与土壤Bray 2提取态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NaHCO3-Po和NaOH-Po两个有机磷组分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NaHCO3-Po、土壤有机磷总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海南岛6类土壤,进行不同施磷量盆栽试验,应用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水溶性磷肥在砖红壤中转化的情况。盆栽试验历时5年。其结果表明:(1)过磷酸钙与土壤充分混合,连续盆栽作物5年中均有明显效应。(2)施磷肥处理所增加的有效磷比例和盆栽后土壤有效磷量逐年下降幅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差异很大。(3)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很快转化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但其形态比例、变化趋向和速度也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异。玄武岩(铁质)砖红壤以Fe—P(磷酸铁盐)为主,浅海沉积物(硅铝质)砖红壤以Al—P(磷酸铝盐)为主,花岗岩和云母片岩(铝质)砖红壤的Al—P含量略高于Fe—P。在盆栽过程中各类土壤的Al—P含量逐年降低,而Fe—P的含量除了在玄武岩砖红壤中是逐年降低外,在其他类型的土壤中则逐年提高,施肥后,Ca—P(磷酸钙盐)的含量在各类土壤中都比盆栽前提高,但变化幅度很微小。(4)不同施磷量处理间土壤中O—P(闭蓄态磷酸铁)的含量差异不显著,盆栽过程头3年没有明显变化,而盆找后第5年比前3年有所增长,但只有玄武岩砖红壤的增长量达到显著水平。(5)无机磷转化的次序,似乎存在Al—P→Fe—P→O—P转化的趋向,因此,Al—P的有效性>Fe—P。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方法,研究了海南岛热作土壤(即热带旱作土壤,以下同)无机磷的形态和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及肥效。初步结果表明海南岛热作土壤无机磷以闭蓄态磷酸盐(Occluded phosphate 即O—P)为主体,其含量占土壤无机磷总量50%以上。非闭蓄态磷酸盐(Non-occluded phosphate即非O—P)则以磷酸铁(Fe—P)为主,其次是磷酸钙(Ca—P)和磷酸铝(Al—P)。土壤有效磷(Bray No.1法提取,以下同)大都在3~15ppm,仅占非O—P的3~10%。因此海南岛热作土壤普遍缺磷,施磷肥的效果显著。自然土壤有效磷与土壤Al—P相关极显著。与Fe—P相关不显著,而与Ca—P和O—P呈负相关。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热作土壤中主要向非O—P转化,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盆栽两个月后,土壤O—P没有明显增减,而非O—P特别是Fe—P、Al—P则显著增加。施肥后土壤Fe—P、Al—P与土壤有效磷和作物吸收磷量相关显著,说明磷肥在土壤中转化形成的非O—P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当造)对作物是有效的,而不是很快“固定”失效。因此,对热作土壤中磷酸铁、铝的性质和磷肥的施肥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4种橡胶园土壤进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的养分变化及其对橡胶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土壤速效氮与速效磷变化幅度均表现为砂页岩最大而玄武岩最小,土壤速效钾变化幅度均表现为浅海沉积物>玄武岩>砂页岩>花岗岩,从总体上看,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对橡胶苗的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显著,其中以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上的橡胶苗生长最好,而在浅海沉积物土壤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5.
海南胶园土壤磷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海南农垦7个胶同土壤磷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Langmuir、Freundlich和TemDkin方程都能很好与等温吸附曲线拟合,其中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并与研究结果最相符;②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磷吸附能力依据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X_m排序为:玄武岩>砂贞岩>变质岩>花岗岩>浅海沉积物;③土壤CEC_(7.0)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游离铁含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土壤磷的吸附能力.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_m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土壤粘粒含量越高,供试土壤磷的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橡胶园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与土壤电荷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14个胶园土壤中粘土矿物组成及土壤表面电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供试胶园土壤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部分土壤中还含有水云母、1.4 nm矿物及三水铝石.各粘土矿物组分含量因气候生态区、发育母质及地形而异;②胶园土壤表面以负电荷为主,负电荷量随土壤pH值的升高而增加,表明其为可变负电荷:③橡胶园土壤正电荷量少,且随pH值升高而减少;④低pH值时,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正电荷量大小顺序为:玄武岩>浅海沉积物>花岗岩和砂页岩.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在热带砖红壤中的垂直运移特征,在野外自然降雨条件下,利用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选择花岗岩、玄武岩和砂页岩3种母质发育的砖红壤为供试土壤,以不施肥为对照,对0~20 cm、20~60 cm、60~100 cm和100~20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在花岗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20 cm深处,并在20 cm处表现出累积趋势;在玄武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60 cm处,但需时较长;在砂页岩为母质的砖红壤中可运移至200 cm处,且运移到20、60、100和200 cm处需时较短。另外不同母质砖红壤溶液中尿素转化的硝态氮向下垂直运移的程度不同,其大小顺序为砂页岩>玄武岩>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定位抽取不同母质土壤在20、60、100、200 cm处的土壤溶液,并对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测定,通过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初步探讨不施肥条件下5种不同母质土壤硝态氮垂直向下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土壤上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距离不同,在花岗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60 cm处的迹象,在片麻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100 cm处的迹象,在浅海沉积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运移到200 cm处的迹象。总体上来看,硝态氮在5种土壤20、60、100 cm处可移动的浓度含量存在差异,其多少顺序可基本概括为:砂页岩、片麻岩发育的土壤>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海南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南14个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供试胶园土壤负电荷总量(CEC8.2)介于3.81~15.66 cmol/kg;永久负电荷量(CECP)介于0.82~9.82 cmol/kg之间 ,可变负电荷t(CECv)介于0.88~13.09 cmol/kg之间:可变负电荷量占表面负电荷总量的比例介于12.27%~88.00%之间,平均值60.64%.土壤的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45~3.46 cmollkg.②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总量及可变负电荷量均是玄武岩发育的胶园土壤>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浅海沉积物;胶园土壤表面阴离子交换量(AEC)是玄武岩母质发育而成的胶园土壤>浅海沉积物>变质岩>花岗岩>砂页岩;③影响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影响胶园土壤表面正电荷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游离铁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对海南橡胶人工林4种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理化特性,探究不同母质发育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母质之间橡胶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玄武岩土壤肥力水平最高,其次是浅海沉积物和变质岩,花岗岩最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逐渐增加并在216 h达到最大值,土壤碳源利用能力也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花岗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中微生物利用碳源功能强于变质岩和玄武岩;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较强,对胺类和多聚物类较弱;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均匀度(McIntosh指数)和优势度(Simpson指数)均与土壤孔隙度、有机碳、全氮、pH值、碳氮比等理化因子显著相关;孔隙度、pH值、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胶园土壤的钾素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海南岛各地不同母质发育的橡胶园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及胶树叶片钾素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由玄武岩、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其钾素含量都很低,全钾量常低于0.3%,这类土壤的钾素供应能力极低,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不足,叶片含钾量仅0.75%左右,必须施用钾肥。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都较高,速效钾含量最高可达100ppm以上,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一般是丰富的,叶片含钾量在1%以上,甚至高达1.6%,因此,一般不需施用钾肥,只有在氮磷极丰富或胶树开割投产多年后,或施用刺激剂采胶以提高产胶量,或更新后土地再利用时才要适当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2.
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不同成土母岩上发育的土壤能影响所产茶叶的品质,在浙江省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系(片麻岩为主)及部分多石英的凝灰岩上常产优质茶,反之在玄武岩、石灰岩及中更新世(Q2)红土上常所产茶叶的品质较差。本文以茶叶的内在品质对此加以证实。分析的生化指标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均指各该项总量)等5项。指标经综合分析,可分为7个等级,都与一定的成土母岩相对应。花岗岩等3种产优质茶的母岩上,土壤都有高硅、低钙、及砂性质地的特征;反之,所产茶叶品质较次的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均有低硅、高钙及粘性质地的特征。Q2红土应属后面一类,但硅与钙的含量不全符合,还须进一步研究。凝灰岩上所产茶的品质居于7个等级中的中档。成果说明:作为外部生态环境重要因素的成土母质,和茶叶内部的生化性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琼东南万宁兴隆地区典型黄色砖红壤上不同土地利用及不同初始含水量下的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对比了3种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胡椒园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1 h累积入渗量等入渗指标均明显高于自然草地土壤和咖啡园土壤,入渗性能最佳;虽然自然草地的稳定入渗率和1 h累积入渗量等指标略高于咖啡园土壤,但二者整体入渗性能相差不大。造成上述入渗性能差异的原因与不同种植园对土壤改造程度不同而引起土壤质地变化有关。不同初始含水量对土壤入渗过程也有显著影响,随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加,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1 h累积入渗量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越湿润,土壤入渗性能也相应减弱。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和初始含水量下的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作为今后黄色砖红壤土壤入渗的适宜模型。本研究结果可为琼东南黄色砖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及相关灌溉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概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现有资料,将海南岛的主要土壤类型,划分为7个土纲、20个土类,即:铁铝土土纲的砖红壤、砖红壤性土、赤红壤和黄壤等土类;半淋溶土土纲的燥红土和红色石灰土等土类;初育土土纲的紫色土、黑色石灰土、火山灰土、新积土、滨海砂土、幼年土、石质土、粗骨土等土类;半水成土土纲的潮土和山地灌丛草甸土等土类;水成土纲的沼泽土和泥炭土等土类;盐碱土土纲的海滨盐土土类,以及人为土土纲的水稻土土类等。本文着重就其地理分布、剖面形态,以及其理化性质等方面,分别做概要的说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15.
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砖红壤酸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砖红壤施用不同的改良剂,经一年的大田试验,测定土壤的活性酸与交换酸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酸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滤泥单施与石灰单施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的活性酸以及交换性酸的含量,有较好的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而施用绿肥、甘蔗渣、羊粪以及羊粪与膨润土混施均不能有效降低土壤的酸度。  相似文献   

16.
施用不同豆科绿肥对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尼龙袋法,研究酸性土壤施用4种豆科绿肥(尖叶木蓝、铺地木蓝、扁豆与链荚豆)后,在1年内不同时间,土壤无机磷各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绿肥对于土壤无机磷影响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上施用豆科绿肥可显著降低酸性土壤无机磷的总量,对于土壤无机磷各组分,施用绿肥可显著增加土壤铁磷(Fe-P)以及铝磷(Al-P)的含量,但显著降低土壤中钙磷(Ca-P)以及闭蓄态磷(O-P)的含量;施用绿肥对于土壤无机磷的影响随施肥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