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验证劲素含腐植酸水溶肥的应用效果,以番茄为试材,通过对比不同施肥处理的番茄产量指标(坐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和品质指标(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来评价劲素含腐植酸水溶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自配水溶肥1相比,劲素含腐植酸水溶肥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单株产量提高11.15%,番茄各项品质指标显著改善。与自配水溶肥2处理相比,施用劲素含腐植酸水溶肥的处理番茄果实品质明显较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8%、18.23%和15.38%。试验结果说明,劲素含腐植酸水溶肥能够显著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腐植酸、聚天冬氨酸对西兰花生长的影响,为其施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腐植酸、聚天冬氨酸与复合肥混施及两者复配与复合肥混施对西兰花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5‰腐植酸+3‰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处理较其它处理最好,可使西兰花株高、茎粗及产量分别增加8.3%、13.3%和10.3%,花球单重和商品率分别达到478 g和89.4%,并且较10‰腐植酸+6‰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处理经济成本低。[结论]综上所述,5‰腐植酸+3‰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施肥适宜西兰花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腐植酸、聚天冬氨酸对西兰花生长的影响,为其施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腐植酸、聚天冬氨酸与复合肥混施及两者复配与复合肥混施对西兰花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0.5%腐植酸+0.3%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处理较其他处理最好,可分别使西兰花株高、茎粗及产量增加8.3%、13.3%和10.3%,花球单重达478 g,商品率达89.4%,并且较1.0%腐植酸+0.6%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处理经济成本低。[结论]0.5%腐植酸+0.3%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施肥适宜西兰花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营养液添加海藻肥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添加稀释1 000倍海藻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菜的设施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置4个营养液处理:1/2倍霍格兰营养液(CK)、1/2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1)、3/8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2)、1/4倍霍格兰营养液+1 000倍海藻肥(T3)。【结果】相比于不添加海藻肥的1/2倍霍格兰营养液(CK),T1、T2处理在鲜质量上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和光合色素含量。在各浓度营养液添加海藻肥能提高生菜多酚、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尤其是T2、T3处理对生菜的品质提升效果更佳。T2、T3处理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提高,分别提高40%和32.06%,硝酸盐含量则分别降低42.9%和42.59%,多酚含量分别增加65.99%和65.06%,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72.49%和75.77%。与CK相比,3/8霍格兰营养液添加海藻肥能够保持生菜生长不受影响,干物质含量增加;而在1/4霍格兰营养液添加海藻肥,生菜鲜质量较CK降低22.34%。【结论】T2、T3处理对生菜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较好。综合考虑生物量与施用成本,T2处理为比较适合水培生菜的高效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5.
有机基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菇渣、木屑、炉渣、泥炭为栽培基质材料,同时添加消毒鸡粪和油渣来代替土壤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试验,探讨了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B(菇渣+泥炭)的栽培效果最好,其产量较CK1(V泥炭∶V炉渣=2∶3)、CK2(土壤)分别提高8.8%和12.2%;其次为处理A(纯菇渣),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5%和6.7%;2种处理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始收期均比CK1和CK2提前2d,并且显著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保水剂对盆栽樱桃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基质盆栽方式研究施入不同剂量保水剂对樱桃番茄植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保水剂处理水平,分别为0(CK),2.0,4.0,6.0,8.0 g·株~(-1),在露天环境下调查不同保水剂施用水平对樱桃番茄生长和结果特征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减少灌溉水量且施用量以8.0 g·株~(-1)时节水效果最佳;当保水剂剂量为2.0 g·株~(-1)时,番茄植株叶片数和株高,以及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含量而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导致果实糖酸比均显著低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中又以2.0 g·株~(-1)处理糖酸比最低。综合而言,施入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盆栽樱桃番茄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2.0 g·盆~(-1)处理促生长和增产效果最好,但其番茄果实品质下降幅度亦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番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粉都金冠王’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将生物有机肥与栽培基质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配,以不添加生物有机肥的栽培基质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基质理化性质、营养元素积累、基质酶活性和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基质通气状况,提高基质pH及EC值,增加基质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2)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基质酶活性及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其中T3处理下,基质中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相比CK分别提高23.10%、10.58%、20.98%、16.91%,基质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相比CK分别提高58.69%、8.71%、29.36%、26.02%。(3)添加一定量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和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其中T3处理下番茄植株根系活力及壮苗指数相比于CK分别提高19.99%、41.03%,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升高。(4)T3处理下番茄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增幅达...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番茄品种西贝2号为材料,设置不追肥(CK)和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追施尿素(T1)或腐植酸水溶肥(T2)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株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追施尿素和腐植酸水溶肥均能显著提高番茄株高、产量、单果重和单株果重;T2处理的番茄产量、单株果重、单果重分别比T1处理增加6.95%、10.14%和3.75%(P0.05),产量提高主要体现在单果重的增加,单株果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追施尿素相比,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的氮肥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T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比T1增加25.51%,产值、纯收益分别比T1增加6.95%、8.00%,产投比无明显差异。综上,与不追肥及追施尿素相比,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可实现番茄产量和效益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全营养液水溶肥为对照(CK),研究生物有机肥(S)与保水剂(B)对设施连作黄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确定生物有机肥的合适用量以及其与保水剂的配施效果。结果表明,B+S处理供肥以及保水、保肥效果较S处理更好。与CK相比,B+S处理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明显提高0~20 cm土壤的EC和速效磷、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降低土壤pH值,其中B+S200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17.21%,B+S400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62.74%,B+S600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提高了59.48%;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提高黄瓜产量,提高幅度为5.37%~12.54%;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73%~18.18%、15.08%~15.20%、44.48%~47.58%。因此,生物有机肥与保水剂结合施用改善土壤、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效果更好,其中B+S200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垄距对温室番茄生理生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最佳的垄距提供参考。【方法】以"普罗旺斯"番茄为材料,设置4个垄距处理,分别为1.1 (对照CK),1.3,1.5和2.0 m,对应垄宽+沟宽分别为80 cm+30 cm,80 cm+50 cm,80 cm+70 cm,80 cm+120 cm。测定并比较不同栽培垄距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产量、品质及温室主要生态因子指标,筛选温室番茄的最佳栽培垄距。【结果】随栽培垄距的增大,番茄地上部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光合效率、产量和品质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番茄冠层气温、温室地温和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垄距1.5 m(即垄宽+沟宽为80 cm+70 cm)处理番茄生长势和产量、品质均最佳,产量为90 119.92 kg/hm~2,较对照(CK)提高16.87%;糖酸比为7.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47 g/kg,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5.97和3.39 mg/kg,较对照(CK)分别提高54.91%,25.18%,28.12%和7.10%。【结论】适当加宽栽培垄距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1.5 m(垄宽+沟宽80 cm+70 cm)为温室番茄最适宜的栽培垄距。  相似文献   

11.
土壤缓慢水分胁迫下柽柳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多花柽柳(Tamarix.hohenackeri Bge)、长穗柽柳(T.elongata Ledeb)在土壤缓慢水分胁迫条件下,在干旱处理前期,水分胁迫程度较轻时,脱落酸(ABA)含量增加不多,至干旱处理后期水分胁迫程度较严重,ABA含量急剧增加。两种柽柳的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增加,赤霉素(GA)含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12.
腐殖酸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存在于土壤、煤炭、湖泊、河流及海洋中,传统方法生产腐殖酸主要是采用氨水直接氨化法、碳化氨水法和堆沤发酵法等,现采用碱化酸析法生产腐殖酸,研究其生产的主要设备、操作要点、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碱化酸析法生产腐殖酸,产品含量高,使用方便,且便于保存。  相似文献   

13.
5种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5种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5种酚酸类物质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根长、CAT活性、POD活性等形态、生理指标,为小麦与药用植物轮作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升高,50.00 mg/L对香豆酸和0.01、0.10、1.00 mg/L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组分别比空白对照高18.79%、42.60%、42.69%、26.57%,均达显著水平;阿魏酸、对香豆酸和香草酸降低了小麦幼苗的苗高和主根长,对羟基苯甲酸增加了幼苗的主根长,但均不显著;对香豆酸处理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POD活性以及SOD活性均有所降低,而丁香酸处理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有所升高,0.01、0.10、10.00、100.00 mg/L丁香酸处理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蒸馏水)显著增加9.63%、11.22%、11.50%、8.13%。香草酸处理组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SOD活性也有所增加。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阿魏酸、对香豆酸对小麦幼苗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们的化感指数均不大。  相似文献   

14.
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同;总黄酮在叶中含量最高,齐墩果酸在根中含量最高;熊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花中含量最高。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研究认为夏枯草根、茎、叶、花中都分布有药用成分,可全草入药,并且在终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各部位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可在此期间采收。  相似文献   

15.
对74份木瓜属种质资源果实的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未检测到绿原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06~0.108 mg/g、0.694~0.840mg/g,总黄酮含量为16.135~28.182 mg/g;日本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117~1.694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441~0.911 mg/g、0.366~0.487 mg/g,总黄酮含量为16.424~19.804 mg/g;皱皮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096~2.746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60~1.836 mg/g、0.110~1.604 mg/g,总黄酮含量为6.661~40.839 mg/g;毛叶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297~4.017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11~1.520 mg/g、0.031~1.345 mg/g,总黄酮含量为8.428~39.517 mg/g。  相似文献   

16.
腐殖质对丁草胺在水中的光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太阳光,氙灯,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胡敏酸,Fu啡酸对水中丁草胺光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和氙灯光辐射下,HA和FA均使丁草胺的光解速度减缓,而在自然光下HA,FA却使丁草胺光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取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瘤胃原虫中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OBCFA)是原虫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单独添加LA或DHA对瘤胃原虫中主要OBCF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当LA和DHA协同添加时C15∶0和C17∶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异构酸和反异构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参中焦谷氨酸的分离及其在加工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中国红参中提取分离鉴定出焦谷氨酸,其含量测定表明,从高到低依次是群人参>红参>大力参>生晒参;在红参不同部位分布依次为须根>根茎>侧根>主根。通过试验阐明了焦谷氨酸在不同加工方法中转化机理,主要是人参中的谷氨酸与焦谷氨酸互为可逆反应所致,由于不同加工方法处理条件不同,焦谷氨酸与谷氨酸达到某一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顺反混合菊酸(顺/反=43/57),用氢氧化钠-乙二醇处理,反应产物经~1HNMR 测定表明:反式异构体的含量可达95%,反应收率为86%。  相似文献   

20.
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川红一号、简阳红花以及来自32个国家的共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法国的PI253529的种子含油率最高,分别达32.68%和31.60%。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奥地利的PI253518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3.79%和81.67%。孟加拉国的PI401479油酸含量最高,达53.10%。综合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和亚油酸、油酸含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发现以加拿大PI559909和匈牙利的PI312275表现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种子含油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偏相关。油酸的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棕榈酸含量分别与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油酸含量则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