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7年调查福建福清地区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以明确该地区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原。共采集了46份疑似感染病毒的马铃薯植株,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福清地区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检出率分别为56.52%、17.39%和10.87%,以PVY检出率最高,说明PVY是危害该地区马铃薯样品的主要病毒病原。通过病毒复合侵染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病毒复合侵染马铃薯现象。研究结果可为福清地区马铃薯种薯的引进和病毒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湖南省马铃薯种薯质量和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2019年-2020年马铃薯秋作和冬作期间,对长沙、益阳、湘潭、澧临等马铃薯生产区的155个马铃薯样品,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DAS-ELISA)技术,筛查6种主要马铃薯病毒,包括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检测结果表明:6种马铃薯病毒病在湖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单一和两种病毒复合感染植株占比最高,其次是3种病毒复合感染,存在极少数植株复合感染4~5种病毒病情况。在秋作马铃薯中,PVY检出率达到29.41%;PVS和PVA检出率均为27.94%;PVM、PVX、PLRV的检出率分别为20.59%、19.12%、17.65%。在冬作马铃薯中,PVX检出率最高,达到31.03%;其次是PLRV,...  相似文献   

3.
我区马铃薯种植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全区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2万hm2。2006年春,对兴业县、容县和玉林市福绵管理区的冬种马铃薯进行了病害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疑似病毒症状的病株,病株率从5%到70%不等。用病毒特异的RT-PCR方法检测了田间采集的31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本,其中30个样本检出病毒,分别是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X病毒(PVX)。复合感染现象普遍,其中PVY和PLRV)复合感染最多,有3个样本同时受3种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种苗复合感染病毒多重RT-PCR同步快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马铃薯病毒ssRNA的快速制备方法,根据马铃薯病毒CP基因序列设计PVX、PVS、PVY和PLRV特异性引物对、P1基因序列设计PVA特异性引物对,建立了多重RT PCR快速检测体系,可以同步检出复合侵染马铃薯种苗主要病毒,灵敏度比传统的ELISA至少高100倍。结合生物活性稳定剂研制的固相化检测试剂盒,已用于四川和重庆等15个县市田间与苗圃248个马铃薯显症或无症样品的实际检测,表明四川和重庆地区2~3种马铃薯病毒往往复合侵染(PVX、PVA和PVS三种病毒复合侵染或PLRV和PVY二种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5.
我国马铃薯病毒主要有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常发生复合侵染。根据GenBank中4种马铃薯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长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4种病毒CP基因全长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序列同源性96%以上;针对4种病毒CP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在一个PCR体系中同步对4种病毒进行扩增,得到421、202、516、330bp的特异性条带,优化建立了能同步检测PVY、PVX、PVS和PLR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检测结果证明优化后的多重RT-PCR体系能在田间样品中快速、高效地检测出4种病毒。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贵州采集了752份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和疑似样品,应用DAS ELISA方法进行检测。主要筛查6种病毒:PVX、PVY、PVS、PLRV、PVM、PVA。结果显示: 270份样品检测到病毒,总体上,PVY的检出率最高,PVS次之,33份样品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造成的,田间PVY+PLRV混合侵染率最高,PVS+PVY次之。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和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病毒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症状表现为花叶、黄化和卷曲等。2019年4月-5月,在浙江省湖州、杭州、绍兴、宁波、金华、台州和丽水等7个地市的主要马铃薯产区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马铃薯样品,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T-PCR验证的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共筛查并验证出6种马铃薯病毒,包括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H病毒Potato virus H(PVH)、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以及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Potato aucuba mosaic virus(PAMV)。检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这7个地市中每个地市都具有2种以上的病毒发生,其中PVH作为一种新鉴定的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成员在除宁波以外的各地区都有发生;此外杭州市、湖州市以及绍兴市均检测出了PAMV。对检测到的PVS、PVH、PVM和PA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病毒均存在地域差异性。本研究为浙江省马铃薯病毒的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多数马铃薯病毒可以借助蚜虫传播, 并通过块茎世代积累, 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 严重影响块茎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新型?环保的马铃薯病毒病防治药剂, 本研究通过3个季节的田间试验, 对矿物油?维生素B1和杀虫剂吡虫啉在防治马铃薯病毒病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通过马铃薯出苗后间隔10 d连续3次喷施, 矿物油能够控制马铃薯卷叶病(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的发生, 对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 PVM)和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 PVS)的平均防效也分别达到66.72%和70.40%, 但对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和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 PVA)在不同的年份和季节的防效不稳定, 平均防效为27.34%和65.02%?维生素B1对PLRV?PVM和PVS的防效也比较明显, 分别达83.36%?83.33%和73.32%, 而对PVY同样防效不稳定, 对PVA防效不明显?杀虫剂吡虫啉对PLRV?PVS和PVM的防效也不稳定, 且对PVY和PVA的防效均不显著?本研究中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发生频率极低, 未进行病毒病的防效比较?综上所述, 矿物油和维生素B1对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的综合防效较吡虫啉好, 同时它们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产投比高于化学药剂,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2016年,在甘肃省10个地市24个马铃薯主栽县(区)146个生态区域(乡镇)采集了757份具有典型症状的马铃薯样品,应用DAS-ELISA法进行检测,筛查6种主要病毒(PVX、PVY、PLRV、PVA、PVS和PVM)。结果表明:631份样品检测到病毒,PVS的检出率最高,达47.03%,PVY次之,为33.82%,PVA最低,只有0.63%;发生复合侵染的病毒主要为PVY+PVS,复合侵染率达到10.13%,三种病毒复合侵染主要是PVY+PVS+PVM;病毒种类和感病程度与品种、地域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RNA干扰介导抗病性获得兼抗四种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兼抗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和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otato virus S,PVS)4种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新材料,分别以这4种病毒全长CP基因为模板,通过设计PCR引物和亚克隆获得4种病毒CP基因相对保守区段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拼接成融合基因,以载体pHANNIBAL和pBI121为基础,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并对获得的转基因马铃薯进行病毒抗性检测。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融合基因片段RH1和RH2,酶切鉴定分别得到长度为1 200 bp的条带,与预期片段相符;构建了含pdk内含子和RH1、RH2融合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经Bam H I/Sac I双酶切,获得长度约3 200 bp的片段,表明RNAi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RH构建成功;转化易感病毒马铃薯品种陇薯11号,PCR检测和PCR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融合基因已整合到陇薯11号马铃薯基因组中;抗病性检测显示4株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对4种病毒均免疫。表明利用RNAi可筛选出抗多种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新种质。  相似文献   

11.
12.
13.
Surveys were conducted of symptomatic potato plants in late season crops, from the major potato production regions in Northern Tunisia, for infection with six common potato viruses. The presence of 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 Potato virus Y (PVY), Potato virus X (PVX), Potato virus A (PVA), Potato virus S (PVS) and Potato virus M (PVM) was confirmed serologically with virus infection levels up to 5.4, 90.2, 4.3, 3.8, 7.1 and 4.8%, respectively. As PVY was prevalent in all seven surveyed regions, further biological, serological and molecular typing of 32 PVY isolates was undertaken. Only one isolate was shown to induce PVYO-type symptoms following transmission to tobacco and to react only against anti-PVYO-C antibodies. Typical vein necrosis symptoms were obtained from 31 samples, six of which reacted against both anti-PVYN and anti-PVYO-C antibodies showing they contained mixed isolates, while 25 of them reacted only with anti-PVYN antibodies. An immunocapture RT-PCR molecular test using a PVYNTN specific primer pair set in the 5’NTR/P1 genomic region and examination of recombinant points in three genomic regions (HC-Pro/P3, CI/NIa and CP/3’NTR) showed that all 25 serotype-N PVY isolates were PVYNTN variants with similar recombinations to the standard PVYNTN-H isolat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PVYNTN variant and its high incidence in late season potatoes in Tuni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